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19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设备散热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其维持设备防止过热,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可靠性;包括散热外壳、散热栅、固定架、线圈盒、线圈、插线槽、磁铁、扇轴、扇叶头、扇叶、合页、合盖板、接线保护壳、固定片、控制器和操作面板,散热外壳后端中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内壁与散热栅外壁可拆卸相连接,扇叶头外环侧与三组扇叶内端相连接,线圈前端左侧设置有插线槽,插线槽内端与接线柱后端相连接,线圈盒前端右侧与合页一端相连接,散热外壳前端四个角侧分别与一组固定片内端相连接,散热外壳右端上部与控制器内端相连接,控制器外端前下部与操作面板内端相连接,控制器外端上部与操作面板内端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设备散热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是一种用于工厂机电设备便于安装用于散热的辅助装置,其在设备散热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阶段,在工厂内自动化运行设备通常进行大功率的工作,在用电过程中由于电流作用会产生大量热量,致使温度升高,导致设备处于高温中,长期以往会对设备的使用效果,和寿命等产生不可逆的影响,甚至容易发生中途损坏等,维修成本较大,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维持设备防止过热,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可靠性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外壳、散热栅、固定架、线圈盒、线圈、插线槽、磁铁、扇轴、扇叶头、扇叶、合页、合盖板、接线保护壳、固定片、控制器和操作面板,散热外壳后端中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内壁与散热栅外壁可拆卸相连接,散热外壳内部四个边侧外侧与固定架外端相连接,固定架内端与线圈盒外环侧中部相连接,线圈盒内端与线圈外端相连接,扇轴外壁与线圈盒后端内壁可转动相连接,扇轴前端与磁铁后端相连接,扇轴后端与扇叶头前端中部相连接,扇叶头外环侧与三组扇叶内端相连接,线圈前端左侧设置有插线槽,插线槽内端与接线柱后端相连接,线圈盒前端右侧与合页一端相连接,合页另一端与合盖板后侧端中部相连接,合盖板外侧前部与接线保护壳内端相连接,散热外壳前端四个角侧分别与一组固定片内端相连接,散热外壳右端上部与控制器内端相连接,控制器外端前下部与操作面板内端相连接,控制器外端上部与操作面板内端相连接。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内端与散热外壳内端左侧上部相连接。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还包括报警灯,报警灯底端与控制器顶端中部相连接。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还包括急停按钮,急停按钮内端与控制器外端下部后侧相连接,且急停按钮控制线路连接到设备主电路中。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还包括显示屏和把手套,显示屏内端与合盖板外端中部相连接,显示屏外端与把手套内端相连接。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还包括注油嘴,注油嘴内端与线圈盒环外端后侧右上部相连接。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还包括置牌架,置牌架内端与散热外壳外端右上部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电线穿过接线保护壳连接在接线柱上,之后在合页的约束下将合盖板合闭,然后将该装置利用固定片通过拧螺栓固定在机电设备相应位置,在运行时,通过操作操作面板,使线圈带电,线圈与磁铁发生电磁感应,使磁铁在一个朝向不停转动,进而带动扇轴使扇叶头转动,扇叶对内部进行由散热栅向外的扇风,以维持设备防止过热,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轴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前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右视图;附图中标记:1、散热外壳;2、散热栅;3、固定架;4、线圈盒;5、线圈;6、插线槽;7、接线柱;8、磁铁;9、扇轴;10、扇叶头;11、扇叶;12、合页;13、合盖板;14、接线保护壳;15、固定片;16、控制器;17、操作面板;18、温度传感器;19、报警灯;20、急停按钮;21、显示屏;22、把手套;23、注油嘴;24、置牌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外壳1、散热栅2、固定架3、线圈盒4、线圈5、插线槽6、磁铁8、扇轴9、扇叶头10、扇叶11、合页12、合盖板13、接线保护壳14、固定片15、控制器16和操作面板17,散热外壳1后端中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内壁与散热栅2外壁可拆卸相连接,散热外壳1内部四个边侧外侧与固定架3外端相连接,固定架3内端与线圈盒4外环侧中部相连接,线圈盒4内端与线圈5外端相连接,扇轴9外壁与线圈盒4后端内壁可转动相连接,扇轴9前端与磁铁8后端相连接,扇轴9后端与扇叶头10前端中部相连接,扇叶头10外环侧与三组扇叶11内端相连接,线圈5前端左侧设置有插线槽6,插线槽6内端与接线柱7后端相连接,线圈盒4前端右侧与合页12一端相连接,合页12另一端与合盖板13后侧端中部相连接,合盖板13外侧前部与接线保护壳14内端相连接,散热外壳1前端四个角侧分别与一组固定片15内端相连接,散热外壳1右端上部与控制器16内端相连接,控制器16外端前下部与操作面板17内端相连接,控制器16外端上部与操作面板17内端相连接;将电线穿过接线保护壳14连接在接线柱7上,之后在合页12的约束下将合盖板13合闭,然后将该装置利用固定片15通过拧螺栓固定在机电设备相应位置,在运行时,通过操作操作面板17,使线圈5带电,线圈5与磁铁8发生电磁感应,使磁铁8在一个朝向不停转动,进而带动扇轴9使扇叶头10转动,扇叶11对内部进行由散热栅2向外的扇风,以维持设备防止过热,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可靠性。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8,温度传感器18内端与散热外壳1内端左侧上部相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18可以对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并传达到控制器16内进行显示,提高便利性。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还包括报警灯19,报警灯19底端与控制器16顶端中部相连接;通过报警灯19可以对设备进行高温或故障报警,提高可靠性。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还包括急停按钮20,急停按钮20内端与控制器16外端下部后侧相连接,且急停按钮20控制线路连接到设备主电路中;按压急停按钮20可以使设备紧急停止,以防意外,提高安全性。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还包括显示屏21和把手套22,显示屏21内端与合盖板13外端中部相连接,显示屏21外端与把手套22内端相连接;通过握持把手套22方便打开合盖板13,增加便利性。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还包括注油嘴23,注油嘴23内端与线圈盒4环外端后侧右上部相连接;通过注油嘴23可以向线圈盒4与扇轴9的连接处进行注油,以方便润滑,增加便利性。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还包括置牌架24,置牌架24内端与散热外壳1外端右上部相连接;通过置牌架24可以置放标牌,进行提示等,增加便利性。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其在工作时,首先将电线穿过接线保护壳14连接在接线柱7上,之后在合页12的约束下将合盖板13合闭,然后将该装置利用固定片15通过拧螺栓固定在机电设备相应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外壳(1)、散热栅(2)、固定架(3)、线圈盒(4)、线圈(5)、插线槽(6)、磁铁(8)、扇轴(9)、扇叶头(10)、扇叶(11)、合页(12)、合盖板(13)、接线保护壳(14)、固定片(15)、控制器(16)和操作面板(17),散热外壳(1)后端中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内壁与散热栅(2)外壁可拆卸相连接,散热外壳(1)内部四个边侧外侧与固定架(3)外端相连接,固定架(3)内端与线圈盒(4)外环侧中部相连接,线圈盒(4)内端与线圈(5)外端相连接,扇轴(9)外壁与线圈盒(4)后端内壁可转动相连接,扇轴(9)前端与磁铁(8)后端相连接,扇轴(9)后端与扇叶头(10)前端中部相连接,扇叶头(10)外环侧与三组扇叶(11)内端相连接,线圈(5)前端左侧设置有插线槽(6),插线槽(6)内端与接线柱(7)后端相连接,线圈盒(4)前端右侧与合页(12)一端相连接,合页(12)另一端与合盖板(13)后侧端中部相连接,合盖板(13)外侧前部与接线保护壳(14)内端相连接,散热外壳(1)前端四个角侧分别与一组固定片(15)内端相连接,散热外壳(1)右端上部与控制器(16)内端相连接,控制器(16)外端前下部与操作面板(17)内端相连接,控制器(16)外端上部与操作面板(17)内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外壳(1)、散热栅(2)、固定架(3)、线圈盒(4)、线圈(5)、插线槽(6)、磁铁(8)、扇轴(9)、扇叶头(10)、扇叶(11)、合页(12)、合盖板(13)、接线保护壳(14)、固定片(15)、控制器(16)和操作面板(17),散热外壳(1)后端中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内壁与散热栅(2)外壁可拆卸相连接,散热外壳(1)内部四个边侧外侧与固定架(3)外端相连接,固定架(3)内端与线圈盒(4)外环侧中部相连接,线圈盒(4)内端与线圈(5)外端相连接,扇轴(9)外壁与线圈盒(4)后端内壁可转动相连接,扇轴(9)前端与磁铁(8)后端相连接,扇轴(9)后端与扇叶头(10)前端中部相连接,扇叶头(10)外环侧与三组扇叶(11)内端相连接,线圈(5)前端左侧设置有插线槽(6),插线槽(6)内端与接线柱(7)后端相连接,线圈盒(4)前端右侧与合页(12)一端相连接,合页(12)另一端与合盖板(13)后侧端中部相连接,合盖板(13)外侧前部与接线保护壳(14)内端相连接,散热外壳(1)前端四个角侧分别与一组固定片(15)内端相连接,散热外壳(1)右端上部与控制器(16)内端相连接,控制器(16)外端前下部与操作面板(17)内端相连接,控制器(16)外端上部与操作面板(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威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