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328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开封时的漏油并能够在规定的保质期内抑制由于氧化导致食用油的劣化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及其制造方法。在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10)中,在杯状的细分容器(12)的收纳部(14a)填充规定量的食用油(50),收纳部(14a)的开口部(16)被可剥离的盖部件(22)密封,在填充于细分容器(12)的收纳部(14a)的食用油以外的空间(14b)填充有惰性气体。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10)在制造完成时细分容器(12)的空间(14b)的残留氧气浓度小于1%。此外,在该制造方法中,在将细分容器(12)的收纳部(14a)的空间(14b)的空气置换为惰性气体的工序中,在收纳部(14a)的开口部(16)与惰性气体的喷射口(120a)重叠的位置处,惰性气体的流量被设定为30L/分钟以上70L/分钟以下,并且置换时间被设定为7秒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在规定的保质期内抑制食用油的劣化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食用油被装入瓶、罐等容器中而流通并提供给消费者。然而,关于该以往被装入瓶、罐等容器中而流通的食用油,为了应对多形式的消费量而封入了大量的食用油,如果在开封后短期内不进行消费,则存在由于氧化等导致食用油的品质劣化的问题。因此,作为单独地包装了一次的食用油的使用量的食用油,公开了填充在便携式袋中的食用油(参照专利文献1)、装入杯状的细分容器中的食用油(参照专利文献2)等的一次性食用油。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9930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实用平成2-2847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专利文献1的填充在便携式袋中的食用油存在以下问题:为了防止食用油的氧化,在容器内全部填充了食用油,开封时食用油会飞溅。此外,专利文献1的填充在便携式袋中的食用油存在以下问题:在想要从设置于便携式袋的缺口打开的情况下,会被卡住难以打开。此外,专利文献1的填充在便携式袋中的食用油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是袋状的,所以如果使用后不立即丢弃,则周围会被食用油弄脏。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存在以下问题:如果为了防止食用油的氧化而将食用油装满容器,则食用油会飞溅。此外,如果为了防止食用油的飞溅而在盖与食用油的液面之间设置空间,则存在空间中存在的氧气会导致食用油氧化而不能够长期保存的问题。此外,由于近年来健康意识的增强,有人将白苏油、亚麻籽油等包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放入例如沙拉、味噌汤中来摄取。这是因为白苏油、亚麻籽油等中包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不能够在体内合成,因此需要从食品中摄取。由于作为不饱和脂肪酸的一种的α-亚麻酸特别容易氧化,因此,在专利文献2的细分容器中填充了包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的情况下,会存在食用油的氧化加重而食用油的质量在短期内劣化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开封时的漏油并且能够在规定的保质期内抑制由于食用油的氧化导致的劣化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是在杯状的细分容器的收纳部填充规定量的食用油,收纳部的开口部被可剥离的盖部件密封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在收纳部设置食用油以外的空间,在空间填充惰性气体,在制造完成时空间的残留氧气浓度小于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由于在细分容器中设置了食用油以外的空间,因此能够抑制开封时的食用油的泄漏。此外,由于在空间填充有惰性气体,因此能够在规定的保质期内抑制由于氧化导致的填充的食用油的劣化。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的细分容器以及盖部件优选由具有阻气性的材料形成。通过使用这种细分容器以及盖部件,密封后,能够防止气体(氧气、水蒸气等)流入收纳部,并且防止填充的惰性气体流出。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的细分容器以及盖部件优选由具有遮光性的材料形成。通过使用这种细分容器以及盖部件,也能够抑制由于光导致的食用油的劣化。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的食用油优选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或中链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虽然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或中链脂肪酸的至少一种的食用油容易氧化,但是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细分容器,能够在规定的保质期内抑制由于氧化导致的食用油的劣化。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的制造方法是制造杯状的细分容器的收纳部填充有规定量的食用油,收纳部的开口部被可剥离的盖部件密封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的方法,该方法至少具有:将规定量的食用油填充到收纳部的工序;将惰性气体喷射到填充有食用油的收纳部,将收纳部的空间的空气置换为惰性气体的工序;将盖部件热焊接到设置在细分容器的开口部的凸缘部的工序,在将收纳部的空间的空气置换为惰性气体的工序中,在收纳部的开口部与惰性气体的喷射口重叠的位置处,惰性气体的流量为30L/分钟以上70L/分钟以下,并且将置换时间设为7秒以上。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的制造方法,由于在收纳部的空间填充惰性气体,因此能够在规定的保质期内抑制由于氧化导致的食用油的劣化。此外,通过在收纳部的开口部与惰性气体的喷射口重叠的位置处喷射惰性气体,并将惰性气体的流量设为70L/分钟以下,在将收纳部的空间的空气置换为惰性气体时,防止了填充在收纳部的食用油飞溅,通过将惰性气体的流量设为30L/分钟以上并且将置换时间设定为7秒以上,能够使制造完成时收纳部的空间的残留氧气浓度小于1%。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的制造方法优选利用具有惰性气体流出防止部的惰性气体置换机构,将收纳部的空间的空气置换为惰性气体,该惰性气体流出防止部防止惰性气体从细分容器排列而成的片的与行进方向相同方向的两端部流出。通过使用上述方法进行制造,能够防止氧气的流入,并且防止填充的惰性气体的流出。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的制造方法优选具有一对引导机构,所述一对引导机构设置于用于热焊接的密封机构,并在将收纳部的空间的空气置换为惰性气体的工序与将盖部件热焊接到设置在收纳部的开口部的凸缘部的工序之间,引导细分容器排列而成的片的与行进方向相同方向的两端部,并且被形成为,通过一对引导机构而对细分容器排列而成的片和以覆盖细分容器排列而成的片的方式重叠的盖部件进行引导。通过上述方法进行制造,在将收纳部的空间的空气置换为惰性气体的工序与将盖部件热焊接到设置在收纳部的开口部的凸缘部的工序之间,能够提高细分容器排列而成的片与盖部件之间的密闭性,能够防止氧气从细分容器排列而成的片的两端部流入,并且防止填充的惰性气体的流出。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的制造方法优选具有惰性气体密闭机构,所述惰性气体密闭机构在将收纳部的空间的空气置换为惰性气体的工序与将盖部件热焊接到设置在收纳部的开口部的凸缘部的工序之间,防止惰性气体从细分容器排列而成的片的与行进方向相同方向的两端部流出。通过具有惰性气体密闭机构,能够在从将收纳部的空间的空气置换为惰性气体的工序到盖部件覆盖收纳部的开口部的期间,提高细分容器排列而成的片与惰性气体密闭机构之间的密闭性,能够防止氧气从细分容器排列而成的片的两端部流入,并且防止填充的惰性气体的流出。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及其制造方法,其能够抑制开封时的漏油,且能够在规定的保质期内抑制由氧化导致的食用油的劣化。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可以通过下述参照附图进行的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的说明变得更加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的示意性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是沿图2的III-III线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的示意性剖视图。图4是沿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其在杯状的细分容器的收纳部填充规定量的食用油,所述收纳部的开口部被可剥离的盖部件密封,所述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的特征在于,/n在所述收纳部设置所述食用油以外的空间,/n在所述空间填充惰性气体,在制造完成时所述空间的残留氧气浓度小于1%。/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802 JP 2019-1428551.一种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其在杯状的细分容器的收纳部填充规定量的食用油,所述收纳部的开口部被可剥离的盖部件密封,所述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收纳部设置所述食用油以外的空间,
在所述空间填充惰性气体,在制造完成时所述空间的残留氧气浓度小于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分容器以及所述盖部件由具有阻气性的材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分容器以及所述盖部件由具有遮光性的材料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其特征在于,
所述食用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或中链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制造装入细分容器的食用油的方法,其在杯状的细分容器的收纳部填充规定量的食用油,所述收纳部的开口部被可剥离的盖部件密封,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至少具有:
将所述规定量的食用油填充到所述收纳部的工序;
将惰性气体喷射到填充了所述食用油的收纳部,并将所述收纳部的空间的空气置换为惰性气体的工序;
将盖部件热焊接到设置在所述收纳部的开口部的凸缘部的工序,
在将所述收纳部的空间的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久保佳则川原亨彦小林信也大杉充
申请(专利权)人:美乐迪安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