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窗纱的纱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24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卸窗纱的纱窗,属于门窗技术领域。一种可拆卸窗纱的纱窗,包括固定窗框、纱窗架体、窗纱,所述窗纱置于纱窗架体内,所述固定窗框通过其上设有的凸轨与纱窗架体上设有的凹槽实现与纱窗架体的可滑动连接;所述纱窗架体内部设有卡板,卡条,卡槽;所述纱窗架体内部左侧架、右侧架上均设有固定窗纱左右两端的结构件。通过卡条与卡槽的卡合,实现卡板对窗纱的上下固定,通过结构件对窗纱左右两端的固定,实现窗纱的固定,这样既可实现窗纱的快速安装,也可实现窗纱的快速拆卸,便于窗纱的清洗,更可以根据人们的不同体验进行窗纱颜色、款式的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窗纱的纱窗
本技术属于门窗
,涉及一种可拆卸窗纱的纱窗。
技术介绍
现代的窗一般由窗框、玻璃和活动构件三部分组成。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布、丝绸或玻璃材料。活动构件主要以金属材料为主,在人手触及的地方也可能包裹以塑料等绝热材料。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窗的构造也日趋复杂以满足更高的要求。居家生活中,一般都要设置窗纱活动构建,窗纱在不影响视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防止虫蚊入侵室内,避免蚊虫对人们生活造成困扰。随着现代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在日常日生活,需要对窗纱进行不同风格的更换,对其进行清洗以提高生活质量。但是,现有的纱窗与窗纱呈一体不可拆卸或拆卸麻烦,不利用更换和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卸窗纱的纱窗,这种纱窗既满足了人们对室内光线的需求,又拆卸方便,易于清洗和更换。为解决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拆卸窗纱的纱窗,包括:固定窗框;其设置于墙体上;纱窗架体,通过其上设有的凹槽与固定窗框上设有的凸轨实现可滑动连接;所述纱窗架体内部上侧设有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两侧壁面上均设有第一孔体,所述第一空槽内设有与第一孔体可转动连接的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一侧设有第一卡条,所述第一空槽下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条相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纱窗架体内部下侧设有第二空槽,所述第二空槽两侧壁面上均设有第二孔体,所述第二空槽内设有与第二孔体可转动连接的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一侧设有第二卡条,所述第二空槽下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条相配合的第二卡槽;所述纱窗架体内部左侧和右侧均设有用于固定窗纱的结构件;窗纱,呈块状,置于纱窗架体内。优选的是,所述结构件为槽体,其固定设置于纱窗架体内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槽体一侧壁上配置有吸铁磁层;所述窗纱其靠近结构件的两端均设有铝铁金属边框。优选的是,所述槽体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优选的是,所述结构件由固定设于纱窗架体上的内壁架体、与内壁架体可转动连接的外壁架体组成;同时,所述内壁架体与所述外壁架体可卡合。优选的是,所述内壁架体与外壁架体通过合页实现转动连接,且内壁架体上设有孔道,外壁架体外端设有与孔道相匹配的齿片,所述内壁架体与所述外壁架体通过孔道与齿片实现卡合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孔体和第二孔体的横截面为圆形。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横截面均呈长方形。优选的是,所述窗纱一端开设有形状与第一卡槽相同、大小大于第一卡槽的条形孔;另一端开设有形状与第二卡槽相同、大小大于第二卡槽的条形孔。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可拆卸窗纱的纱窗,设计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卡板与卡槽实现窗纱的上部、下部的可拆卸固定;通过在纱窗架体内部左侧架、右侧架上均设置用于固定窗纱的结构件,可实现窗纱的左右固定;这样既可实现窗纱的快速安装,也可实现窗纱的快速拆卸,便于窗纱的清洗,更可以根据人们的不同体验进行窗纱颜色、款式的更换。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可拆卸窗纱的纱窗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可拆卸窗纱的纱窗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除过窗纱);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可拆卸窗纱的纱窗的纵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可拆卸窗纱的外壁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可拆卸窗纱的纱窗的第一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可拆卸窗纱的纱窗的第二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可拆卸窗纱的纱窗的固定窗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7所示的一种可拆卸窗纱的纱窗,包括:固定窗框1;其设置于墙体上;纱窗架体2,通过其上设有的凹槽21与固定窗框1上设有的凸轨11实现可滑动连接;所述纱窗架体2内部上侧设有第一空槽22,所述第一空槽两侧壁面上均设有第一孔体221,所述第一空槽22内设有与第一孔体221可转动连接的第一卡板23,所述第一卡板23一侧设有第一卡条231,所述第一空槽22下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条231相配合的第一卡槽24;所述纱窗架体2内部下侧设有第二空槽25,所述第二空槽25两侧壁面上均设有第二孔体251,所述第二空槽25内设有与第二孔体251可转动连接的第二卡板27,所述第二卡板27一侧设有第二卡条271,所述第二空槽25下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条271相配合的第二卡槽28;所述纱窗架体2内部左侧和右侧均设有用于固定窗纱3的结构件;窗纱3,呈块状,置于纱窗架体2内。在本技术方案中,将所述窗纱3置于纱窗架体2内,首先需将第一卡板23转动至打开状态,将所述窗纱3上端置于第一卡板23与第一空槽22下壁面之间;将所述窗纱3通过结构件固定窗纱3的左右两端;再将转动第一卡板23使第一卡板23上的第一卡条231按入第一卡槽24内,第一卡板23与第一卡槽24扣合,窗纱的上端被第一卡板23固定于纱窗架体2,实现窗纱3的上端固定;将第二卡板27转动至打开状态,将所述窗纱3下端置于第二卡板27与第二空槽25下壁面之间;再将转动第二卡板27使第二卡板27上的第二卡条271按入第二卡槽28内,第二卡板27与第二卡槽28扣合,窗纱3的下端被第二卡板27固定于纱窗架体2,实现窗纱3的下端固定,达到窗纱3安装目的。当需要更换或清洗窗纱3时,扣开并转动第一卡板23和第二卡板27,即可将窗纱3取下进行更改或清洗处理。采用这种方式,方便窗纱3的安装、拆卸,实现对窗纱的更换或清洗处理。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结构件为槽体29,其固定设置于纱窗架体2内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槽体29一侧壁上配置有吸铁磁层(未示出);所述窗纱3其靠近结构件的两端均设有铝铁金属边框(未示出)。采用这种方式,将所述窗纱带铝铁金属的左边边框置于左侧槽体内,将窗纱带铝铁金属的右边边框置于右侧槽体内,通过槽体29内吸铁磁层对铝铁金属边框的吸引力,实现窗纱3的左右固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槽体29的横截面为长方形。采用这种方式,便于实现窗纱3左右两侧的安装与拆卸。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窗纱的纱窗,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窗框;其设置于墙体上;/n纱窗架体,通过其上设有的凹槽与固定窗框上设有的凸轨实现可滑动连接;所述纱窗架体内部上侧设有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两侧壁面上均设有第一孔体,所述第一空槽内设有与第一孔体可转动连接的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一侧设有第一卡条,所述第一空槽下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条相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纱窗架体内部下侧设有第二空槽,所述第二空槽两侧壁面上均设有第二孔体,所述第二空槽内设有与第二孔体可转动连接的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一侧设有第二卡条,所述第二空槽下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条相配合的第二卡槽;所述纱窗架体内部左侧和右侧均设有用于固定窗纱的结构件;/n窗纱,呈块状,置于纱窗架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窗纱的纱窗,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窗框;其设置于墙体上;
纱窗架体,通过其上设有的凹槽与固定窗框上设有的凸轨实现可滑动连接;所述纱窗架体内部上侧设有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两侧壁面上均设有第一孔体,所述第一空槽内设有与第一孔体可转动连接的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一侧设有第一卡条,所述第一空槽下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条相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纱窗架体内部下侧设有第二空槽,所述第二空槽两侧壁面上均设有第二孔体,所述第二空槽内设有与第二孔体可转动连接的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一侧设有第二卡条,所述第二空槽下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条相配合的第二卡槽;所述纱窗架体内部左侧和右侧均设有用于固定窗纱的结构件;
窗纱,呈块状,置于纱窗架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窗纱的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为槽体,其固定设置于纱窗架体内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槽体一侧壁上配置有吸铁磁层;所述窗纱其靠近结构件的两端均设有铝铁金属边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代科李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伟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