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机构及其理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机构及其理线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以将理线装置自该连接机构卸下后保持在一预定位置,以利于连接机构所连接的设备的电子模块抽换。
技术介绍
如美国专利公告号US9,072,190B2揭露一种理线臂机构包含一第一臂、一第二臂以及至少一支撑件。该第一臂、该第二臂与该至少一支撑件分别枢接一第一连接件、一第二连接件与一第三连接件。其中,该至少一支撑件通过一滑块连接至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的底部,使该至少一支撑件能够支撑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该第一臂通过该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至一第一滑轨总成的第一固定轨;该第二臂通过该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至该第一滑轨总成的第一活动轨;该至少一支撑件通过该第三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至一第二滑轨总成的第二固定轨。其中,该第一滑轨总成的第一活动轨与该第二滑轨总成的第二活动轨能够用以承载一承载物(例如服务器设备)。其中,由于该至少一支撑件通过该第三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至一第二滑轨总成的第二固定轨,因此,一旦该至少一支撑件从该第二滑轨总成的第二固定轨卸下(卸载)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理线装置,包含一第一臂及一第一连接件,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臂具有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第一臂设置有至少一第一理线特征位于该第一臂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以及/n所述第一连接件枢接至相邻该第一臂的第二端部;/n其中,该第一臂与该第一连接件的其中之一设置有一卡掣特征,且该第一臂与该第一连接件的其中之另一设置有一对应特征;/n其中,当该第一臂相对该第一连接件从一第一位置枢转一预定角度至一第二位置时,通过该卡掣特征与该对应特征相互作用,使该第一臂相对该第一连接件能够保持在该第二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理线装置,包含一第一臂及一第一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臂具有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第一臂设置有至少一第一理线特征位于该第一臂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以及
所述第一连接件枢接至相邻该第一臂的第二端部;
其中,该第一臂与该第一连接件的其中之一设置有一卡掣特征,且该第一臂与该第一连接件的其中之另一设置有一对应特征;
其中,当该第一臂相对该第一连接件从一第一位置枢转一预定角度至一第二位置时,通过该卡掣特征与该对应特征相互作用,使该第一臂相对该第一连接件能够保持在该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卡掣特征从该对应特征解掣时,该第一臂相对该第一连接件能够从该第二位置回到该第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二臂与一第二连接件,其中,该第二臂具有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第二臂的第一端部与该第一臂的第一端部相对彼此枢接;该第二连接件枢接至相邻该第二臂的第二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臂设置有至少一第二理线特征位于该第二臂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掣特征为一弹性件,且该弹性件具有一卡掣部用以与该对应特征能相互卡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支撑件用以支撑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支撑件通过一基座连接至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的一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三连接件相对该至少一支撑件枢接;该第一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与该第三连接件用以提供该理线装置分别地连接至一第一对象物、一第二对象物与一第三对象物。
9.一种理线装置,包含一第一臂及一第一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臂设置有至少一第一理线特征;以及
所述第一连接件枢接至该第一臂;
其中,该第一臂与该第一连接件的其中之一设置有一卡掣特征,且该第一臂与该第一连接件的其中之另一设置有一对应特征;
其中,当该第一臂相对该第一连接件枢转至一位置时,通过该卡掣特征与该对应特征的相互搭配作用,使该第一臂相对该第一连接件能够保持在该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二臂与一第二连接件,其中,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皆具有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第二臂的第一端部与该第一臂的第一端部相对彼此枢接;该第一连接件枢接至相邻该第一臂的第二端部;该第二连接件枢接至相邻该第二臂的第二端部。
技术研发人员:陈庚金,杨顺和,张维成,王俊强,
申请(专利权)人: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川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