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钢结构挡雨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15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钢结构挡雨棚,包括两个底座,两个底座顶端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支撑柱,两根第一支撑柱顶端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二支撑柱,两根第一支撑柱的内部分别固定设有电动液压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组合式钢结构挡雨棚,通过第一支撑柱的内部安装的电动液压缸,进行挡雨棚的升降工作,继而改变挡雨棚内部空间,同时适用于大车和小车,棚顶上固定安装有玻纤PVC膜,玻纤PVC膜具有良好的环保性、透光性、自清洁性,弯弧钢梁呈一高一低的弧形,玻纤PVC膜较低的一侧连接有引流板,在下雨时,雨水顺着玻纤PVC膜连接的引流板流下,雨水不会在人进入的一侧形成雨帘,造成行人淋湿衣服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钢结构挡雨棚
本技术涉及一种挡雨棚,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钢结构挡雨棚。
技术介绍
钢结构挡雨棚是建在两座建筑物之间,起到接通两座建筑物做为过道雨棚,或设置车辆停车棚上为车辆遮风挡雨,或设在建筑物出入口门头或顶部阳台上方用来挡雨、挡风、防止高空坠落物砸落,起到保护作用的一种建筑装配。但是现有的钢结构挡雨棚存在以下缺点:1、挡雨棚的内部空间是固定的,不能同时适用于大车和小车,另外搭建挡雨棚费时费力;2、在雨天时,雨水会从棚顶的两侧流下,雨水形成雨帘,造成行人淋湿衣服的现象,不方便行人进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钢结构挡雨棚,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挡雨棚的内部空间是固定的,大型车辆不能和小型车辆同时停入,另外搭建挡雨棚费时费力,在雨天时,雨水会从棚顶的两侧流下,雨水形成雨帘,造成行人淋湿衣服的现象,不方便行人进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钢结构挡雨棚,包括两个底座,两个所述底座顶端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支撑柱,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柱顶端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二支撑柱,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内部分别固定设有电动液压缸,每根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盖,每根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一连接套筒,每根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二连接套筒,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桁梁和两个弯弧钢梁,每个所述弯弧钢梁顶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每个所述底座的四角均通过四根固定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r>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电动液压缸的顶端分别与两根第二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一侧均通过第一牵拉杆分别与两个桁梁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另一侧均通过第二牵拉杆分别与两个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一个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安装有电动液压缸控制开关,两个所述电动液压缸均通过电动液压缸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弯弧钢梁之间等间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梁,若干个所述支撑梁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玻纤PVC膜,两个所述桁梁的顶端安装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一侧与玻纤PVC膜的一侧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组合式钢结构挡雨棚,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支撑柱的内部安装的电动液压缸,进行挡雨棚的升降工作,继而改变挡雨棚内部空间,同时适用于大车和小车;2)、棚顶上固定安装有玻纤PVC膜,玻纤PVC膜具有良好的环保性、透光性、自清洁性,弯弧钢梁呈一高一低的弧形,玻纤PVC膜较低的一侧连接有引流板,在下雨时,雨水顺着玻纤PVC膜连接的引流板流下,雨水不会在人进入的一侧形成雨帘,造成行人淋湿衣服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支撑柱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支撑柱;3、第二支撑柱;4、第一连接套筒;5、第二连接套筒;6、固定盖;7、桁梁;8、弯弧钢梁;9、连接块;10、第一牵拉杆;11、第二牵拉杆;12、固定螺栓;13、开关面板;14、支撑梁;15、玻纤PVC膜;16、引流板;17、电动液压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钢结构挡雨棚,包括两个底座1,两个底座1顶端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支撑柱2,两根第一支撑柱2顶端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二支撑柱3,两根第一支撑柱2的内部分别固定设有电动液压缸17,每根第二支撑柱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盖6,每根第二支撑柱3的顶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一连接套筒4,每根第二支撑柱3的底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二连接套筒5,两个第二连接套筒5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桁梁7和两个弯弧钢梁8,每个弯弧钢梁8顶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每个底座1的四角均通过四根固定螺栓12与地面固定连接。优选的,两个电动液压缸17的顶端分别与两根第二支撑柱3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电动液压缸17的伸缩带动第二支撑柱3进行上下运动,进行挡雨棚的升降工作。优选的,两个第一连接套筒4的一侧均通过第一牵拉杆10分别与两个桁梁7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连接套筒4的另一侧均通过第二牵拉杆11分别与两个连接块9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柱3、桁梁7和第一牵拉杆10构成三角形,第二支撑柱3、弯弧钢梁8和第二牵拉杆11构成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以使整个挡雨棚的结构更加稳定。优选的,其中一个底座1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开关面板13,开关面板13的表面安装有电动液压缸控制开关,两个电动液压缸17均通过电动液压缸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一个电动液压缸控制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两个电动液压缸17,方便一人操作,可以快速的对挡雨棚进行升降工作。优选的,两个弯弧钢梁8之间等间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梁14,若干个支撑梁1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玻纤PVC膜15,两个桁梁7的顶端安装有引流板16,引流板16的一侧与玻纤PVC膜15的一侧固定连接,在下雨时,雨水可以顺着弯弧钢梁8从高到低流下,玻纤PVC膜15具有良好的环保性、透光性、自清洁性,雨水通过玻纤PVC膜15低端留到引流板16上,使得雨水不会在人进入的一侧形成雨帘,造成行人淋湿衣服的现象。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组合式钢结构挡雨棚,首先将底座1通过固定螺栓12固定在地面上,将第二支撑柱3连接在第一支撑柱2内部的型号可为PD-CLL50的电动液压缸17的顶端上,将桁梁7和弯弧钢梁8分别焊接在第二连接套筒5上,把第二连接套筒5套设在第二支撑柱3上固定后进行焊接,焊接后,将第一连接套筒4套设在第二支撑柱3上固定进行焊接,用吊车分别吊住桁梁7和弯弧钢梁8的两端,使安装好的主体吊起,然后安装在底座1上,第二支撑柱3、桁梁7和弯弧钢梁8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套筒4、连接块9和两根牵拉杆构成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以使整个挡雨棚的结构更加稳定,在若干个支撑梁14上安装玻纤PVC膜15,在两个桁梁7上安装引流板16,完成安装工作,工作人员通过电动液压缸控制开关打开两个电动液压缸17,电动液压缸17通过伸缩带动第二支撑柱3进行上下运动来进行挡雨棚的升降工作,通过升起挡雨棚,改变挡雨棚内部空间,同时适用于大型车辆和小型车辆,无需新建挡雨棚,省时省力,便于操作,玻纤PVC膜15具有良好的环保性、透光性、自清洁性,在下雨时,雨水可以顺着弯弧钢梁8从高到低流下,雨水通过玻纤PVC膜15低端留到引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钢结构挡雨棚,包括两个底座(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座(1)顶端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支撑柱(2),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柱(2)顶端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二支撑柱(3),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柱(2)的内部分别固定设有电动液压缸(17),每根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盖(6),每根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顶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一连接套筒(4),每根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底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二连接套筒(5),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套筒(5)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桁梁(7)和两个弯弧钢梁(8),每个所述弯弧钢梁(8)顶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每个所述底座(1)的四角均通过四根固定螺栓(12)与地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钢结构挡雨棚,包括两个底座(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座(1)顶端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支撑柱(2),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柱(2)顶端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二支撑柱(3),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柱(2)的内部分别固定设有电动液压缸(17),每根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盖(6),每根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顶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一连接套筒(4),每根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底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二连接套筒(5),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套筒(5)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桁梁(7)和两个弯弧钢梁(8),每个所述弯弧钢梁(8)顶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每个所述底座(1)的四角均通过四根固定螺栓(12)与地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钢结构挡雨棚,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动液压缸(17)的顶端分别与两根第二支撑柱(3)的底端固定连接。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红军胡荣炜吉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跃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