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柱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13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柱墙体,包括:模壳,具有沿深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空腔,所述模壳的横截面为围合结构;结构钢筋,沿所述深度方向延伸,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结构钢筋包括箍筋和竖向钢筋,所述竖向钢筋沿所述深度方向延伸,并能够沿所述深度方向相对所述模壳和所述箍筋移动;多个第一拉结件,每一个所述第一拉结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深度方向,每一个所述第一拉结件的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模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框架柱墙体集成了结构钢筋,不需要人工在现场绑扎钢筋,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和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柱墙体
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框架柱墙体。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时一般采用现浇工艺,需要人工进行支模、拆模作业,结构主体浇筑成型后,还需要人工进行抹灰等作业,每年我国在建筑施工上都要耗费大量的木材资源,以及人工成本,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退,建筑工人越来越少,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现浇工艺难以维系中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建筑施工时采用现浇工艺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框架柱墙体,在工厂生产框架柱的装配式免拆模板构件,免去了施工现场的人工支模、拆模作业,甚至免去了后期的人工抹灰作业。该构件为空腔结构的预制构件,空腔内部集成了结构钢筋,不需要人工在现场绑扎钢筋,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和材料成本。而且结构钢筋的竖向钢筋相对于模壳和箍筋在深度方向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如吊装时发生竖向钢筋碰撞情况,可以较轻易的纠正碰撞的钢筋。该框架柱墙体吊装就位后,往空腔内浇筑混凝土,使得框架柱墙体的结构部分浇筑成型。相比传统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该空腔框架柱墙体自重更轻,制作成本更低、制作效率更高。能有效降低成本,更利于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推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框架柱墙体,包括:模壳,具有沿深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空腔,所述模壳的横截面为围合结构;结构钢筋,沿所述深度方向延伸,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结构钢筋包括箍筋和竖向钢筋,所述竖向钢筋沿所述深度方向延伸,并能够沿所述深度方向相对所述模壳和所述箍筋移动;多个第一拉结件,每一个所述第一拉结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深度方向,每一个所述第一拉结件的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模壳内。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每一个所述第一拉结件的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模壳凹凸配合。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拉结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本体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本体部具有正面和背面;在所述第一本体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本体部的正面和/或背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部;在所述第一本体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本体部的正面和/或背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凸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在由第一本体部的正面至背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本体部的中部区域形成有内凹面,所述内凹面凸出所述第一本体部的背面;或者,在由第一本体部的背面至正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本体部的中部区域形成有内凹面,所述内凹面凸出所述第一本体部的正面。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内凹面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本体部呈平直状。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每一个所述第一拉结件分别与所述模壳垂直连接;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拉结件的所述第一本体部平行且面对面设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本体部的正面和/或背面设有至少一个套环,所述套环垂直于所述第一本体部,所述竖向钢筋沿所述深度方向套设于所述套环内,且能够沿所述深度方向相对所述套环移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位于所述套环内的所述竖向钢筋能够在水平方向移动设定距离。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竖向钢筋倚靠于所述箍筋。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外叶墙板,所述外叶墙板通过多个第二拉结件与所述模壳的外壁连接,并与所述模壳的外壁围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保温墙板,所述保温墙板与所述第二拉结件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保温墙板与所述模壳的外壁相贴合,并与所述外叶墙板之间间隔设置形成第三空腔。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拉结件穿过所述模壳的外壁和所述保温墙板,一端位于所述外叶墙板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每一个所述第二拉结件的一端与所述外叶墙板凹凸配合,另一端与所述模壳或所述第一空腔内浇筑的建筑材料凹凸配合。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拉结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本体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本体部具有正面和背面;在所述第二本体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本体部的正面和/或背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部;在所述第二本体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本体部的正面和/或背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凸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在由第二本体部的正面至背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本体部的中部区域形成有内凹面,所述内凹面凸出所述第二本体部的背面;或者,在由第二本体部的背面至正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本体部的中部区域形成有内凹面,所述内凹面凸出所述第二本体部的正面。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内凹面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本体部呈平直状。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每一个所述第二拉结件分别与所述外叶墙板和所述模壳的外壁垂直连接;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二拉结件的所述第二本体部平行且面对面设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箍筋相对于所述模壳的内壁固定。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围合结构为多边形或圆形。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围合结构为四边形,所述箍筋呈四边形,所述模壳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墙板、第二墙板、第三墙板和第四墙板;其中,所述第一墙板平行于所述第三墙板,所述第一墙板通过多个所述第一拉结件与所述第三墙板连接;所述第二墙板平行于所述第四墙板,所述第二墙板通过多个所述第一拉结件与所述第四墙板连接;从所述深度方向看,所述第一墙板和所述第三墙板之间的第一拉结件与所述第二墙板和所述第四墙板之间的第一拉结件正交。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框架柱墙体的立体图;图2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框架柱墙体的俯视图一;图3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框架柱墙体的俯视图二;图4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框架柱墙体的俯视图三;图5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框架柱墙体中第一拉结件的立体图一;图6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框架柱墙体中第一拉结件的侧视图一;图7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框架柱墙体中第一拉结件的立体图二;图8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框架柱墙体中第一拉结件的侧视图二;图9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拉结件固定工装的立体图;图10是图9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11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拉结件固定总成的侧视图一;图12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拉结件固定工装的侧视图;图13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拉结件固定总成的侧视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技术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柱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模壳,具有沿深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空腔,所述模壳的横截面为围合结构;/n结构钢筋,沿所述深度方向延伸,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结构钢筋包括箍筋和竖向钢筋,所述竖向钢筋沿所述深度方向延伸,并能够沿所述深度方向相对所述模壳和所述箍筋移动;/n多个第一拉结件,每一个所述第一拉结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深度方向,每一个所述第一拉结件的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模壳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柱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壳,具有沿深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空腔,所述模壳的横截面为围合结构;
结构钢筋,沿所述深度方向延伸,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结构钢筋包括箍筋和竖向钢筋,所述竖向钢筋沿所述深度方向延伸,并能够沿所述深度方向相对所述模壳和所述箍筋移动;
多个第一拉结件,每一个所述第一拉结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深度方向,每一个所述第一拉结件的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模壳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柱墙体,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第一拉结件的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模壳凹凸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柱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结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本体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本体部具有正面和背面;
在所述第一本体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本体部的正面和/或背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部;
在所述第一本体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本体部的正面和/或背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凸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柱墙体,其特征在于,在由第一本体部的正面至背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本体部的中部区域形成有内凹面,所述内凹面凸出所述第一本体部的背面;或者,在由第一本体部的背面至正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本体部的中部区域形成有内凹面,所述内凹面凸出所述第一本体部的正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柱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面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通孔。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柱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部呈平直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柱墙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每一个所述第一拉结件分别与所述模壳垂直连接;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拉结件的所述第一本体部平行且面对面设置。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柱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正面和/或背面设有至少一个套环,所述套环垂直于所述第一本体部,所述竖向钢筋沿所述深度方向套设于所述套环内,且能够沿所述深度方向相对所述套环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柱墙体,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套环内的所述竖向钢筋能够在水平方向移动设定距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柱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钢筋倚靠于所述箍筋。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柱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叶墙板,所述外叶墙板通过多个第二拉结件与所述模壳的外壁连接,并与所述模壳的外壁围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保温墙板,所述保温墙板与所述第二拉结件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裕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衡煦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