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HPC混凝土整间预制叠合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077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HPC混凝土整间预制叠合楼板,包括底部的叠合楼板预制薄板层、上部的叠合楼板现浇层以及配筋;叠合楼板预制薄板层的厚度为30毫米,叠合楼板现浇层厚度为70~100毫米;配筋包括底部横向钢筋、底部纵向钢筋、腹杆钢筋和上部钢筋;底部横向钢筋和底部纵向钢筋的两端分别设有外伸部,外伸部位于叠合楼板预制薄板层的端部外侧;腹杆钢筋整体呈波浪形设置,腹杆钢筋的直径为6毫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浇混凝土或单板预制拼装加后浇层施工中存在的不足;无须现场支模,也无须二次灌注,节约造价;可以提高楼板施工安装速度;可以采用工厂化生产,工艺流程操作控制简便,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且质量有可靠的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HPC混凝土整间预制叠合楼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UHPC混凝土整间预制叠合楼板,属于混凝土楼板

技术介绍
目前全国建造的房屋,楼板主要以现浇混凝土或单板预制拼装加后浇层的施工做法。现浇混凝土楼板做法主要须现场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施做法,此做法浪费模板、支撑、人工,造价高不经济,给工地施工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另外现浇混凝土楼板在现场搅拌容易带来粉尘污染。单板预制拼装楼板虽然能避免现场支模绑扎钢筋节约一定的人工,但在施工过程中板与板之间的留缝须二次灌注,造成了二次施工的麻烦,对整个楼板来讲,存在整体性差,抗震不力,板与板之间易产生温度裂缝,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1482042.3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楼板,该叠合楼板即属于单板预制拼装楼板,存在二次灌注的缺点,且影响楼板施工安装速度。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UHPC混凝土整间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HPC混凝土整间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的叠合楼板预制薄板层(1)、上部的叠合楼板现浇层(7)以及配筋;所述叠合楼板预制薄板层(1)的厚度为30毫米,叠合楼板现浇层(7)厚度为70~100毫米;所述配筋包括底部横向钢筋(2)、底部纵向钢筋(3)、腹杆钢筋(5)和上部钢筋(6);所述底部横向钢筋(2)和底部纵向钢筋(3)的两端分别设有外伸部(4),外伸部(4)位于叠合楼板预制薄板层(1)的端部外侧;所述腹杆钢筋(5)整体呈波浪形设置,腹杆钢筋(5)的直径为6毫米;所述叠合楼板预制薄板层(1)上设有两列吊钩(8),每列吊钩(8)共设有四个,相邻吊钩(8)之间等间距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HPC混凝土整间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的叠合楼板预制薄板层(1)、上部的叠合楼板现浇层(7)以及配筋;所述叠合楼板预制薄板层(1)的厚度为30毫米,叠合楼板现浇层(7)厚度为70~100毫米;所述配筋包括底部横向钢筋(2)、底部纵向钢筋(3)、腹杆钢筋(5)和上部钢筋(6);所述底部横向钢筋(2)和底部纵向钢筋(3)的两端分别设有外伸部(4),外伸部(4)位于叠合楼板预制薄板层(1)的端部外侧;所述腹杆钢筋(5)整体呈波浪形设置,腹杆钢筋(5)的直径为6毫米;所述叠合楼板预制薄板层(1)上设有两列吊钩(8),每列吊钩(8)共设有四个,相邻吊钩(8)之间等间距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HPC混凝土整间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楼板预制薄板层(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根平行且等间距设置的底部横向钢筋(2)和若干根平行且等间距设置的底部纵向钢筋(3);相邻底部横向钢筋(2)之间的间距为150毫米,相邻底部纵向钢筋(3)之间的间距为200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HPC混凝土整间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横向钢筋(2)的直径为8毫米;所述底部纵向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楠刘兆坤王政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圆梦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