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土板幕墙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07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土板幕墙的连接结构,包括挂件、陶土板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在立柱上,所述挂件与连接件挂接,所述挂件设有楔形条,所述楔形条外设有柔性的衬套,所述衬套设有楔形槽,挂件与衬套通过楔形槽与楔形条的配合紧密连接,所述陶土板预设有用于连接挂件的T型槽,所述衬套与所述T型槽相适配,所述楔形条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小于楔形条的长度,所述凹槽的宽度与衬套的长度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消除了陶土板与挂件之间的间隙,使陶土板不会发生前后位移;避免了挂件与陶土板之间的硬性接触,可有效减少陶土板的破损;通过楔形构造,提高了连接板根部强度,满足承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土板幕墙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装修
,尤其是涉及一种陶土板幕墙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陶土板幕墙是一种新型绿色建筑幕墙。采用天然陶土制成,无污染、可回收,色泽鲜艳,自重轻、强度高,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在图书馆、博物馆等其他文化类建筑工程中。现有陶土板幕墙的安装是挂件与陶土板采用矩形槽的连接方式。该方案虽然能满足陶土板安装,但由于挂件与陶土板之间采用的是矩形槽,为方便安装,两者之间需预留一定的间隙。在外部荷载的作用下陶土板会发生前后位移,造成挤压;另一方面,挂件与陶土板为硬性接触,容易造成陶土板破损,存在安全隐患。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陶土板幕墙”,其公告号CN203977655U,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陶土板幕墙,包括与陶土板连接的挂件、与竖向龙骨固定的连接件,所述挂件与所述连接件挂接,还包括插销,所述陶土板的内表面开有盲孔,所述挂件以及连接件的相应位置处分别开有通孔,所述插销一端插入所述盲孔并固定,另外一端穿过挂件以及连接件的通孔。本技术的陶土板幕墙,通过设置插销,将陶土板与挂件以及连接件销住,可以有效防止陶土板的左右移动情况。但挂件与陶土板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在外部荷载的作用下陶土板会发生前后位移,造成挤压;另一方面,挂件与陶土板为硬性接触,容易造成陶土板破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陶土板在外部荷载的作用下会发生前后位移,造成挤压,挂件与陶土板为硬性接触,容易造成陶土板破损,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陶土板幕墙的连接结构,通过设置衬套,避免了挂件与陶土板之间的硬性接触,可有效减少陶土板的破损,通过楔形构造,提高了连接板根部强度,满足承载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陶土板幕墙的连接结构,包括挂件、陶土板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在立柱上,所述挂件与连接件挂接,所述挂件设有楔形条,所述楔形条外设有柔性的衬套,所述衬套设有楔形槽,挂件与衬套通过楔形槽与楔形条的配合紧密连接,所述陶土板预设有用于连接挂件的T型槽,所述衬套与所述T型槽相适配。通过挂件与衬套之间楔形的相互配合,实现无间隙连接,同时,采用柔性衬套,衬套位于陶土板与挂件的楔形条之间,满足陶土板与挂件的柔性接触,防止陶土板与挂件发生硬性碰撞,造成构件的损坏,可有效减少陶土板的破损;连接挂件的应力集中位置采用楔形结构过渡,提高承载强度,解决了陶土板与挂件之间硬性接触容易受损的问题,同时优化力学结构,保证连接挂件的承载能力;衬套适配于陶土板的T型槽内,衬套与陶土板之间无间隙,即使在外部荷载的作用下,陶土板也不会发生前后位移。作为优选,所述挂件包括连接板、位于连接板下方的下固定板、位于连接板上方的挂板、顶板及上固定板,所述顶板的一侧与挂板相连,顶板的另一侧与上固定板相连,上固定板与挂板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U型槽,在所述上固定板靠近挂板一面的下部设有T型槽,所述挂板远离顶板的一侧与连接板相连构成L型,所述楔形条设置在连接板远离挂板的一侧,所述下固定板与连接板远离顶板的一面相连接,在下固定板远离陶土板一面的下部设有T型槽,上固定板及下固定板的T型槽内均设有与所述连接件固定的胶条。上、下固定板的T型槽内均设有胶条,通过胶条,避免了挂件与连接件之间的硬性接触,挂件的位置可以通过调整胶条从而进行调整,受到外力时能够通过胶条的形变而卸力,挂件上侧通过U型槽与连接件相连,胶条起到固定作用,挂件下侧通过下固定板抵住连接件,胶条位于下固定板与连接件之间,起到固定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楔形条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小于楔形条的长度,所述凹槽的宽度与衬套的长度相适配。楔形条上的凹槽具有定位作用,衬套嵌入凹槽后能够防止衬套发生左右位置的偏移。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板、上支撑板、下支撑板,所述上、下支撑板分别设置在固定板的上下两侧,上、下支撑板平行于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部设有固定孔,所述上、下支撑板的厚度小于U型槽的宽度。连接件安装在两块陶土板之间,上、下支撑板分别固定上下两块陶土板,保证了每两块陶土板之间的间隙基本相同,安装方便快捷,上、下支撑板的厚度小于U型槽的宽度使得挂件能够安装在连接件上。作为优选,所述顶板中部设有调节螺钉。可以通过调节螺钉,轻微的改变挂件的上下位置,保证陶土板之间的缝隙一致。作为优选,所述衬套的横截面为矩形。作为优选,衬套采用橡塑材料。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消除了陶土板与挂件之间的间隙,使陶土板不会发生前后位移;(2)避免了挂件与陶土板之间的硬性接触,可有效减少陶土板的破损;(3)通过楔形构造,提高了连接板根部强度,满足承载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一种横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挂件的一种横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挂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衬套的一种横截面示意图。图中:1、挂件2、连接件3、衬套4、调节螺钉5、陶土板11、挂板12、连接板13、上固定板14、下固定板15、顶板16、楔形条17、凹槽21、上支撑板22、下支撑板31、楔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在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本技术的一种陶土板幕墙的连接结构,包括挂件1、陶土板5及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固定在立柱上,所述挂件与连接件挂接,所述挂件设有楔形条16,所述楔形条外设有柔性的衬套3,衬套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衬套设有楔形槽31,挂件与衬套通过楔形槽与楔形条的配合紧密连接,所述陶土板预设有用于连接挂件的T型槽,所述衬套与所述T型槽相适配;所述挂件包括连接板12、位于连接板下方的下固定板14、位于连接板上方的挂板11、顶板15及上固定板13,所述顶板的一侧与挂板相连,顶板的另一侧与上固定板相连,上固定板与挂板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U型槽,在所述上固定板靠近挂板一面的下部设有T型槽,所述挂板远离顶板的一侧与连接板相连构成L型,所述楔形条设置在连接板远离挂板的一侧,所述楔形条一部分位于连接板的上方,一部分位于连接板的下方,位于连接板上方的楔形条的宽度由下往上逐渐减小,位于连接板下方的楔形条的宽度一致,所述下固定板与连接板远离顶板的一面相连接,下固定板位于挂板右侧,在下固定板远离陶土板一面的下部设有T型槽,上固定板及下固定板的T型槽内均设有与所述连接件固定的胶条;所述楔形条的顶部设有凹槽17,凹槽的宽度小于楔形条的长度,所述凹槽的宽度与衬套的长度相适配,衬套嵌入楔形条上的凹槽内;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板、上支撑板21、下支撑板22,所述上、下支撑板分别设置在固定板的上下两侧,上、下支撑板平行于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部设有螺孔,连接件拖过螺钉固定在立柱上,所述上、下支撑板竖直设置,所述上、下支撑板的厚度小于U型槽的宽度;所述顶板中部设有调节螺钉4,用以调节挂件的上下位置;衬套采用橡塑材料。安装时,先将衬套套在楔形条上,楔形条与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土板幕墙的连接结构,包括挂件(1)、陶土板(5)及连接件(2),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固定在立柱上,所述挂件与连接件挂接,所述挂件设有楔形条(16),所述楔形条外设有柔性的衬套(3),所述衬套设有楔形槽(31),挂件与衬套通过楔形槽与楔形条的配合紧密连接,所述陶土板预设有用于连接挂件的T型槽,所述衬套与所述T型槽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土板幕墙的连接结构,包括挂件(1)、陶土板(5)及连接件(2),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固定在立柱上,所述挂件与连接件挂接,所述挂件设有楔形条(16),所述楔形条外设有柔性的衬套(3),所述衬套设有楔形槽(31),挂件与衬套通过楔形槽与楔形条的配合紧密连接,所述陶土板预设有用于连接挂件的T型槽,所述衬套与所述T型槽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土板幕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挂件包括连接板(12)、位于连接板下方的下固定板(14)、位于连接板上方的挂板(11)、顶板(15)及上固定板(13),所述顶板的一侧与挂板相连,顶板的另一侧与上固定板相连,上固定板与挂板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U型槽,在所述上固定板靠近挂板一面的下部设有T型槽,所述挂板远离顶板的一侧与连接板相连构成L型,所述楔形条设置在连接板远离挂板的一侧,所述下固定板与连接板远离顶板的一面相连接,在下固定板远离陶土板一面的下部设有T型槽,上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青解婷韩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幕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