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雨水排口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一体化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01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城市雨水排口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一体化设施,包括分流井、旋流沉砂井、出流多孔管、生态浮岛、钢筋笼和亲水微生物填料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基于去除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通过工程性、结构性、生态性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分流井、旋流沉砂井、出流多孔管、生态浮岛、组合的方式,构建排口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治理一体化设施,对排口水体进行原位生态净化处理,稳定改善水体质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以及构建局部水生态景观,结构简单,受限制小,建设成本低,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占空间小,容易维护,景观效果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雨水排口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一体化设施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城市雨水排口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一体化设施。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城市雨洪管理的新技术,在有效地控制周边区域雨水径流量、缓解城市内涝、改善水质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过雨水管网收集并经由雨水排口集中排放的初期雨水径流污染随机性强、污染浓度大、污染范围广泛、控制难度大,对城市水体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湖泊、水库、河道等城市水体仍因地表径流等原因接收了大量的营养盐及有机物,进而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甚至是水体黑臭,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河道整体环境质量。城市建成区内港渠或湖泊受到城市发展、能源供给、小区域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岸边用地紧张,排口末端无改造用地,可改造空间有限,径流污染控制效能不能有效发挥。因此,结构简单、处理高效、运行稳定且可持续的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现有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治理技术在结构及运行上依然存在以下缺陷:(1)雨水调蓄在排口末端设置雨水调蓄池,将初期雨水排入污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雨水排口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一体化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井、旋流沉砂井、出流多孔管、生态浮岛、钢筋笼和亲水微生物填料球,所述钢筋笼位于所述生态浮岛的下方且用以沉于河底,所述钢筋笼与所述生态浮岛相连,所述亲水微生物填料球设置于所述钢筋笼内;所述分流井的分流井进水管与雨水排水管连通,所述分流井的初期雨水分流管与所述旋流沉砂井的旋流沉砂井进水管连通;所述旋流沉砂井的旋流沉砂井出水管通过鸭嘴阀连通所述出流多孔管,所述出流多孔管固定于所述钢筋笼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雨水排口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一体化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井、旋流沉砂井、出流多孔管、生态浮岛、钢筋笼和亲水微生物填料球,所述钢筋笼位于所述生态浮岛的下方且用以沉于河底,所述钢筋笼与所述生态浮岛相连,所述亲水微生物填料球设置于所述钢筋笼内;所述分流井的分流井进水管与雨水排水管连通,所述分流井的初期雨水分流管与所述旋流沉砂井的旋流沉砂井进水管连通;所述旋流沉砂井的旋流沉砂井出水管通过鸭嘴阀连通所述出流多孔管,所述出流多孔管固定于所述钢筋笼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雨水排口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一体化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井的后期雨水排水管与雨水排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雨水排口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一体化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井包括溢流堰槽,以使初期雨水在所述溢流堰槽的作用下,通过所述初期雨水分流管排出,并在后期雨水淹没所述溢流堰槽的顶部时,通过所述后期雨水排水管排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雨水排口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一体化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与所述生态浮岛之间通过钢丝绳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雨水排口初期雨水径流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天余冲甄斌付翀赵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海绵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