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301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部,分别配置于多个室内拍摄场所,利用射频标签方式从用户的便携式终端接收个人信息;影像拍摄部,在以选自上述多个室内拍摄场所中的一个室内拍摄场所作为背景来拍摄影像的过程中,基于从上述检测部传输的位置信息以及用户的个人信息来拍摄影像;以及数据服务器,对从上述影像拍摄部传输的影像数据以及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数据库化及存储,利用用户的个人信息来传输上述影像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头系统,更详细地涉及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
技术介绍
最近的便携式终端基本上都设置有摄像头,并支援利用上述摄像头的拍摄功能。当拍摄照片时,用户按下便携式终端的按键或触摸屏幕上的按钮来执行摄像头的拍摄。另一方面,当用户进行拍摄时,触摸屏幕上的按钮的情况下,通常用大拇指进行触摸,因此拍摄时抓住上述便携式终端的手可能会抖动或手的姿势可能不稳定,尤其,自拍(自己拍照)时便携式终端更会抖动。因此,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3-0054576号提出了“用于自拍摄像头拍摄的方法及装置”,但上述用于自拍摄像头拍摄的方法及装置难以按照近距离、中距离、远距离形态自动拍摄本人的影像和周边环境,并且难以提供对此进行加工并分析的服务。并且,用户利用自己的便携式终端进行自拍时,即使利用自拍杆也只能拍摄小范围的背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提供以用户所在的室内拍摄场所为背景进行影像拍摄并利用用户的个人信息传输影像数据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其包括:检测部,分别配置于多个室内拍摄场所,利用射频标签(RFtag)方式从用户的便携式终端接收个人信息;影像拍摄部,在以选自上述多个室内拍摄场所中的一个室内拍摄场所作为背景来拍摄影像的过程中,基于从上述检测部传输的位置信息以及用户的个人信息来拍摄影像;以及数据服务器,对从上述影像拍摄部传输的影像数据以及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数据库化及存储,利用用户的个人信息来传输上述影像数据。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检测部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从用户的便携式终端接收上述用户的个人信息的情况下,上述影像拍摄部向上述便携式终端实时传输待拍摄影像。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个人信息包括电话号码、邮箱地址、社交网络服务账户中的至少一种。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影像拍摄部以自拍支援模式以及防盗模式中的一种模式运行,在上述防盗模式中,上述影像拍摄部基于配置于上述多个室内拍摄场所的地面的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以及影像的对象识别来自动确定拍摄方向,并向上述数据服务器实时传输所拍摄的防盗影像。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数据服务器基于位置信息、影像数据以及用户的个人信息来判断用户是否访问了所有的上述多个室内拍摄场所,若访问了所有的上述多个室内拍摄场所,则向预先设置的虚拟现实游戏服务器传输上述用户的信息,在上述用户连接上述虚拟现实游戏服务器进行游戏的情况下,上述虚拟现实游戏服务器在上述多个室内拍摄场所的周边配置虚拟现实游戏道具。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影像拍摄部可拍摄可视光线频带的静态影像以及动态影像和红外线频带的静态影像以及动态影像。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可以用户所在的室内拍摄场所为背景进行影像拍摄并利用用户的个人信息方便传输影像数据。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不仅可解决在限制的视角无法获得所需的影像的情况,而且经过简单的操作按照近距离、中距离、远距离形态自动拍摄本人的影像和周边环境,并通过邮件或消息等多种方法传输照片,对本人的请求照片资料进行数据库化,以便后续访问时可追加请求过去的照片资料。并且,针对难以用本人的手操作而获取的自拍照片,实时驱动已设置于中距离/远距离的影像拍摄部来获取所需的照片。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1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1的配置结构图。图3为利用图1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1进行拍摄的影像数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1的结构图。根据本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1仅包括用于明确说明要提出的技术思想的简要结构。参照图1,,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1包括多个检测部100、影像拍摄部200、数据服务器300以及便携式终端400。其中,检测部100、影像拍摄部200以及数据服务器300相互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交换数据及控制信号。即,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可利用叫做M2M(machine-to-machine)通信或者IoT(InternetofThings)的通信环境,在相互之前交换数据。如上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1的详细结构及主要运行如下:检测部100分别配置于多个室内拍摄场所,利用射频标签(RFtag)方式从用户的便携式终端接收个人信息。并且,检测部100可进行用于拍摄照片的支付。检测部100定义为用于传输位置信息的固定型终端,以便使用户以当前的室内拍摄场所(STAGE)为基准进行自拍(selfie)。即,本实施例中,室内拍摄场所(STAGE)意味着可以展会、博览会、主题空间为背景拍摄照片的方式指定的照片拍摄场所,在各个室内拍摄场所(STAGE)设置有检测部100。例如,在设置有多个展位的博览会或展会中,各个展位可以定义为一个室内拍摄场所(STAGE)。在多个室内拍摄场所(STAGE)的地面配置有压力传感器,检测部100可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检测用户的位置以后,向影像拍摄部200传输该信息。因此,影像拍摄部200可以用户所在的地点为中心进行影像拍摄。用户向检测部100输入电话号码、邮箱地址以及社交网络服务(SocialNetworkService,SNS)账户中的至少一种个人信息并进行支付的情况下,检测部100控制影像拍摄部200来以预先设置的背景实时显示待拍摄影像,支援用户进行拍摄自拍照片。此时,影像拍摄部200中拍摄的影像传输至数据服务器300,数据服务器300利用所输入的个人信息来传输所拍摄的影像。即,数据服务器300利用电话号码、邮箱地址、社交网络服务账户来传输所拍摄的照片。影像拍摄部200设置于可以室内拍摄场所(STAGE)为背景拍摄照片的位置。例如,可在展厅建筑物的天棚部位设置有多个影像拍摄部,各个影像拍摄部可负责多个室内拍摄场所(STAGE)来拍摄。此时,影像拍摄部200可与设置于天棚部位的照明联动来运行。即,影像拍摄部200判断拍摄区域的亮度后,可控制设置于天棚部位的照明的亮度、照明的照射角度等来自动调节拍摄区域的亮度。并且,影像拍摄部200通过影像对象识别来判断为在拍摄区域存在障碍物的情况下,进行自动移动,以便拍摄到用户的全部身体。即,影像拍摄部200设置于展厅建筑物的天棚部位时,优选地设置有用于使多个影像拍摄部分别自动移动的移动用轨道,影像拍摄部可通过设置移动用驱动部来沿着移动用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检测部,分别配置于多个室内拍摄场所,利用射频标签方式从用户的便携式终端接收个人信息;/n影像拍摄部,在以选自上述多个室内拍摄场所中的一个室内拍摄场所作为背景来拍摄影像的过程中,基于从上述检测部传输的位置信息以及用户的个人信息来拍摄影像;以及/n数据服务器,对从上述影像拍摄部传输的影像数据以及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数据库化及存储,利用用户的个人信息来传输上述影像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部,分别配置于多个室内拍摄场所,利用射频标签方式从用户的便携式终端接收个人信息;
影像拍摄部,在以选自上述多个室内拍摄场所中的一个室内拍摄场所作为背景来拍摄影像的过程中,基于从上述检测部传输的位置信息以及用户的个人信息来拍摄影像;以及
数据服务器,对从上述影像拍摄部传输的影像数据以及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数据库化及存储,利用用户的个人信息来传输上述影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检测部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从用户的便携式终端接收上述用户的个人信息的情况下,上述影像拍摄部向上述便携式终端实时传输待拍摄影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个人信息包括电话号码、邮箱地址、社交网络服务账户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型自拍支援摄像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影像拍摄部以自拍支援模式以及防盗模式中的一种模式运行,在上述防盗模式中,上述影像拍摄部基于配置于上述多个室内拍摄场所的地面的压力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仙美郑相天晋素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数据价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