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圈凹凸结构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281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针织面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圈凹凸结构针织面料,以腈纶膨体纱和混纺纱作为原料,采用电脑横机并按照特定的集圈凹凸结构针织组织编织而成;其中,所述集圈凹凸结构针织组织的特征为:横向上最小循环单元是由8个线圈纵行组成,其纵向最小循环单元由8个横列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电脑横机采用特殊的编织图,编织出的集圈凹凸结构的针织面料,面料的正面花型与反面花型相对立,制作成衣后,正反面均可穿着,透气性好,并且新颖、美观,在冬天穿着也很有特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圈凹凸结构针织面料
本技术涉及针织面料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集圈凹凸结构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针织面料具有一系列机织面料无可比拟的服用特性,质地柔软、吸湿透气、具有优良的弹性和延伸性。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合体、无束缚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近几年来,针织面料以它独特的织物风格特性在流行服饰中的比例不断上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消费者对纺织品,特别是新型针织面料的质量、品种、花式、易护理等的消费要求越来越高。现代针织面料更加丰富多彩,已经进入多功能化和高档化的发展阶段,各种机理效应、不同功能的新型针织面料开发出来,给针织品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效果和视觉效果。但目前的传统工艺生产的针织面料主要由含棉、毛、丝、麻、涤纶化纤的纱线制成,在用于制成衣物时,其保暖效果及透气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集圈凹凸结构针织面料。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集圈凹凸结构针织面料,以腈纶膨体纱和混纺纱作为原料,采用电脑横机并按照特定的集圈凹凸结构针织组织编织而成;其中,所述集圈凹凸结构针织组织的特征为:横向上最小循环单元是由8个线圈纵行组成,其纵向最小循环单元由8个横列组成;具体从下到上分成4个部分,第一部分情况为:第1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连续在正面成圈4次,第2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线圈保持原状,第3纵行采用驼色的混纺纱在反面连续形成4次悬弧,第4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线圈保持原状,第5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连续在正面成圈4次,第6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线圈保持原状,第7纵行采用驼色的混纺纱在反面连续形成4次悬弧,第8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线圈保持原状;第二部分情况为:第1、2、4、5、6、8纵行采用白色腈纶膨体纱在正面成圈1次,第3、7纵行采用白色腈纶膨体纱在反面成圈1次;第三部分情况为:第1、2、4、5、6、8纵行采用白色腈纶膨体纱在正面成圈1次,第3、7纵行将白色腈纶膨体纱形成的反面线圈翻成正面线圈;第4部分情况为:第1、2、3、4、5、6、7、8纵行采用白色腈纶膨体纱在正面成圈2次。优选地,所述混纺纱为涤纶、腈纶与羊毛混纺纱线,且涤纶、腈纶与羊毛的含量分别为62%、33%和5%,所述混纺纱的细度为1/6.5NM,颜色为驼色。优选地,所述腈纶膨体纱含量为100%,粗细支数为2/28NM,颜色为白色。优选地,所述电脑横机的针型为3.5G,横机编织速度为0.7m/s,电脑横机中前针床的弯纱深度为11.2~13.2mm,后针床的弯纱深度为14.5~16.5mm,编织时纱线张力为3N。优选地,所述电脑横机中前针床的弯纱深度为12.2mm,后针床的弯纱深度为15.5mm优选地,所述针织面料的厚度为2.4~2.6mm,织物面密度为3支每5.3~5.7cm。优选地,其织造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腈纶膨体纱和混纺纱作为原料,其中混纺纱为涤纶、腈纶与羊毛混纺纱线,且涤纶、腈纶与羊毛的含量分别为62%、33%和5%;步骤二:将上述原料送入电脑横机中,按照集圈凹凸结构针织组织的编织图设置好电脑横机参数后,纱线即可在电脑横机上进行编织,编织完成后即得具有集圈凹凸结构的针织面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电脑横机采用特殊的编织图,编织出的集圈凹凸结构的针织面料,面料的正面花型与反面花型相对立,制作成衣后,正反面均可穿着,透气性好,并且新颖、美观,在冬天穿着也很有特色。2、本技术中选取腈纶膨体纱和涤纶、腈纶与羊毛混纺纱线作为原料,增加了面料的保暖性,对皮肤无刺激性。3、本技术工艺步骤简单,在织造过程中采用电脑横机上进行编织,生产效率高,优良品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镂空结构针织面料的线圈组织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中镂空结构针织面料的编织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集圈凹凸结构针织面料,以腈纶膨体纱和混纺纱作为原料,采用电脑横机并按照特定的集圈凹凸结构针织组织编织而成;其中,如图1所示,集圈凹凸结构针织组织的特征为:横向上最小循环单元是由8个线圈纵行组成,其纵向最小循环单元由8个横列组成;具体从下到上分成4个部分,第一部分情况为:第1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连续在正面成圈4次,第2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线圈保持原状,第3纵行采用驼色的混纺纱在反面连续形成4次悬弧,第4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线圈保持原状,第5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连续在正面成圈4次,第6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线圈保持原状,第7纵行采用驼色的混纺纱在反面连续形成4次悬弧,第8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线圈保持原状;第二部分情况为:第1、2、4、5、6、8纵行采用白色腈纶膨体纱在正面成圈1次,第3、7纵行采用白色腈纶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圈凹凸结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以腈纶膨体纱和混纺纱作为原料,采用电脑横机并按照特定的集圈凹凸结构针织组织编织而成;/n其中,所述集圈凹凸结构针织组织的特征为:横向上最小循环单元是由8个线圈纵行组成,其纵向最小循环单元由8个横列组成;具体从下到上分成4个部分,第一部分情况为:第1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连续在正面成圈4次,第2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线圈保持原状,第3纵行采用驼色的混纺纱在反面连续形成4次悬弧,第4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线圈保持原状,第5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连续在正面成圈4次,第6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线圈保持原状,第7纵行采用驼色的混纺纱在反面连续形成4次悬弧,第8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线圈保持原状;第二部分情况为:第1、2、4、5、6、8纵行采用白色腈纶膨体纱在正面成圈1次,第3、7纵行采用白色腈纶膨体纱在反面成圈1次;第三部分情况为:第1、2、4、5、6、8纵行采用白色腈纶膨体纱在正面成圈1次,第3、7纵行将白色腈纶膨体纱形成的反面线圈翻成正面线圈;第4部分情况为:第1、2、3、4、5、6、7、8纵行采用白色腈纶膨体纱在正面成圈2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圈凹凸结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以腈纶膨体纱和混纺纱作为原料,采用电脑横机并按照特定的集圈凹凸结构针织组织编织而成;
其中,所述集圈凹凸结构针织组织的特征为:横向上最小循环单元是由8个线圈纵行组成,其纵向最小循环单元由8个横列组成;具体从下到上分成4个部分,第一部分情况为:第1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连续在正面成圈4次,第2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线圈保持原状,第3纵行采用驼色的混纺纱在反面连续形成4次悬弧,第4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线圈保持原状,第5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连续在正面成圈4次,第6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线圈保持原状,第7纵行采用驼色的混纺纱在反面连续形成4次悬弧,第8纵行白色腈纶膨体纱线圈保持原状;第二部分情况为:第1、2、4、5、6、8纵行采用白色腈纶膨体纱在正面成圈1次,第3、7纵行采用白色腈纶膨体纱在反面成圈1次;第三部分情况为:第1、2、4、5、6、8纵行采用白色腈纶膨体纱在正面成圈1次,第3、7纵行将白色腈纶膨体纱形成的反面线圈翻成正面线圈;第4部分情况为:第1、2、3、4、5、6、7、8纵行采用白色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萍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翔羊毛衫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