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式送风呼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2809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式送风呼吸系统,包括送风主机,送风主机包括壳体和与壳体连接的风机;可充电电池组,可充电电池组设于壳体内且与风机电连接;以及无线充电模块,无线充电模块设于主机内且与可充电电池组电连接,无线充电模块用于对可充电电池组进行无线充电。在送风呼吸系统进行消毒处理时,无论采用擦拭还是浸泡式消毒,消毒液都不会直接与电极接触,不易造成短路,消毒操作安全性高,送风呼吸系统维护更加方便可靠,在维护过程中不易被损坏,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式送风呼吸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式送风呼吸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送风呼吸系统是通过动力单元提供空气输送动力,动力来源均电池组提供电能,电池组为可拆卸式电池,有充电接口及电能输出接口。医用的动力送风呼吸系统使用时,需要对动力送风呼吸系统进行消毒处理。现有的送风呼吸系统消毒时,电池组均为可拆卸式充电电池,均有裸露的电极存在,不论是擦拭消毒或是浸泡消毒,电池均存在短路的可能性,不利于长期维护使用。经研究发现,现有的医用送风呼吸系统存在如下缺点:不易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式送风呼吸系统,其维护方便可靠,安全性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式送风呼吸系统,包括:送风主机,送风主机包括壳体和与壳体连接的风机;可充电电池组,可充电电池组设于壳体内且与风机电连接;以及无线充电模块,无线充电模块设于送风主机内且与可充电电池组电连接,无线充电模块用于对可充电电池组进行无线充电。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壳主体和盖板,壳主体设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具有敞口的容纳腔室,盖板与壳主体活动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敞口;进风口与出风口均与容纳腔室连通。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盖板与壳主体之间设有密封圈。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送风主机还包括过滤模块,过滤模块与壳主体连接,过滤模块具有进口和出口,出口与进风口连通,过滤模块用于过滤从进口进入进风口的空气。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送风主机还包括第一阀门,第一阀门与壳主体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进风口。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送风主机还包括第二阀门,第二阀门与壳主体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风机、可充电电池组以及无线充电模块均与壳主体连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为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线圈与可充电电池组电连接;无线充电线圈与壳体连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无线充电线圈与壳体的内壁贴合。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外壁设有标识部,标识部与无线充电线圈的位置正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送风呼吸系统,风机和可充电电池组均设于壳体中,且可充电电池组采用无线充电模块进行充电,可充电电池组不需要设置裸露的电极。在送风呼吸系统进行消毒处理时,无论采用擦拭还是浸泡式消毒,消毒液都不会直接与电极接触,不易造成短路,消毒操作安全性高,送风呼吸系统维护更加方便可靠,在维护过程中不易被损坏,降低成本。同时,采用无线充电模块对可充电电池组进行充电,充电操作更加便捷,降低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式送风呼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式送风呼吸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壳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送风主机;110-壳体;111-壳主体;101-进风口;102-出风口;103-敞口;104-容纳腔室;105-主板;106-第一侧板;107-第二侧板;108-第三侧板;109-第四侧板;112-盖板;1121-把手;120-风机;130-过滤模块;200-可充电电池组;300-无线充电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目前,送风呼吸系统的电源模块为可充电电池模块,可充电电池模块均为可拆卸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模块具有裸露的电极。送风呼吸系统在医用时,需要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时,无论是采用消毒液擦拭还是浸泡方式,均存在消毒液易接触裸露电极的风险,从而存在电池模块短路的安全隐患,安全性低。因此,现有的利用插接头进行充电的送风呼吸系统清洗不便,电池模块易短路。请参阅图1-图3,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式送风呼吸系统,可充电电池组200采用无线充电模块300进行充电,没有裸露的电极,不存在消毒液与电极接触而导致电池组短路的安全隐患,清洗便捷可靠,安全性高。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式送风呼吸系统包括:送风主机100,送风主机100包括壳体110和与壳体110连接的风机120;可充电电池组200,可充电电池组200设于壳体110内且与风机120电连接;以及无线充电模块300,无线充电模块300设于主机内且与可充电电池组200电连接,无线充电模块300用于对可充电电池组200进行无线充电。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式送风呼吸系统,风机120和可充电电池组200均设于壳体110中,且可充电电池组200采用无线充电模块300进行充电,可充电电池组200不需要设置裸露的电极。在送风呼吸系统进行消毒处理时,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式送风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送风主机,所述送风主机包括壳体和与所述壳体连接的风机;/n可充电电池组,所述可充电电池组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风机电连接;/n以及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于所述送风主机内且与所述可充电电池组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用于对所述可充电电池组进行无线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式送风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风主机,所述送风主机包括壳体和与所述壳体连接的风机;
可充电电池组,所述可充电电池组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风机电连接;
以及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于所述送风主机内且与所述可充电电池组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用于对所述可充电电池组进行无线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式送风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壳主体和盖板,所述壳主体设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具有敞口的容纳腔室,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主体活动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敞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容纳腔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式送风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主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式送风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主机还包括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与所述壳主体连接,所述过滤模块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出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过滤模块用于过滤从所述进口进入所述进风口的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岩黄松刘麒麟李昌峻林逸飞廖常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安捷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