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抑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278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抑制装置,包括:小电抗、第一空气间隙、隔离开关、第一避雷器、第二空气间隙、第二避雷器和隔离开关;所述小电抗和所述隔离开关串联连接;所述小电抗、所述第一避雷器和所述第一空气间隙并联连接,并共同连接三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绕组的中性点;所述第二避雷器、所述第二空气间隙和所述隔离开关并联连接,并共同连接低压绕组的中性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抑制过电压,可合理有效地抑制变压器励磁涌流及线路短路故障电流,且不会造成中性点电压过多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抑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抑制装置。
技术介绍
变压器中性点关系到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根据不同接地条件,可分为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不直接接地两种系统。在220kV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可减少变压器中性点的绝缘水平要求,降低工程造价,在电网中广泛采用。近年来运行经验表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方面:空载变压器合闸时可能会出现励磁涌流过大导致保护跳闸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目前励磁涌流的抑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识别励磁涌流与选相合闸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尚有不确定性。另一种是中性点串联合闸阻抗,该方法直接有效,同时会增加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在220kV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零序阻抗较低,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大,甚至超过三相短路电流,严重威胁变压器绕组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抑制装置,以解决零序阻抗较低,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大,严重威胁变压器绕组安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抑制装置,包括:小电抗、第一隔离开关、第一空气间隙、第一避雷器、第二空气间隙、第二避雷器和第二隔离开关;所述小电抗和所述第一隔离开关串联连接;所述小电抗、所述第一避雷器和所述第一空气间隙并联连接,并共同连接三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绕组的中性点;所述第二避雷器、所述第二空气间隙和所述第二隔离开关并联连接,并共同连接三绕组变压器的低压绕组的中性点。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小电抗的值为20Ω。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避雷器的型号为Y1.5W-144/320W。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气间隙间距为240-340mm。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小电抗的直径小于1.2m,高度小于2m,重量小于1t。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小电抗安装于绝缘子安装支架上。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子安装支架不低于2.5m。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气间隙和所述第一避雷器共同安装于设备支架上。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支架不低于3m。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子安装支架和所述设备支架平行并竖直放置于地面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抑制装置,通过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抑制过电压,可合理有效地抑制变压器励磁涌流及线路短路故障电流,且不会造成中性点电压过多偏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某一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抑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某一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抑制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文中所使用的步骤编号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不对作为对步骤执行先后顺序的限定。应当理解,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电抗101、第一隔离开关102、第一空气间隙103、第一避雷器104、第二空气间隙105、第二避雷器106和第二隔离开关107;小电抗101和第一隔离开关102串联连接;小电抗101、第一避雷器104和第一空气间隙103并联连接,并共同连接三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绕组的中性点;第二避雷器106、第二空气间隙105和第二隔离开关107并联连接,并共同连接三绕组变压器的低压绕组的中性点。在本实施例中,在三绕组变压器中,所述三绕组变压器中220kV高压绕组的中性点应采用第一空气间隙103、第一避雷器104和小电抗101并联的方式,小电抗101串联第一隔离开关102以便投切。所述三绕组变压器110kV低压绕组的中性点采用第二空气间隙、第二避雷器和第二隔离开关并联的方式。如此,经过小电抗接地抑制过电压,可合理有效地抑制变压器励磁涌流及线路短路故障电流,且不会造成中性点电压过多偏移。在某一个实施例中,小电抗101的值为20Ω。在某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避雷器104的型号为Y1.5W-144/320W。在某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空气间隙103间距为240-340mm。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三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绕组的中性点的第一空气间隙103应为240-340mm。在某一个实施例中,小电抗101的直径小于1.2m,高度小于2m,重量小于1t。请参阅图2,在某一个实施例中,小电抗101安装于绝缘子安装支架上。在本实施例中,为节约用地,并保护电抗器不受潮、不受小动物侵扰,小电抗101安装于绝缘子安装支架上。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子安装支架不低于2.5m。在本实施例中,小电抗101安装于高度为2.5m的所述绝缘子安装支架顶上。在某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空气间隙103和第一避雷器104共同安装于设备支架上。在本实施例中,接地开关、第一避雷器104、第一空气间隙103一同配置在另一高为3m的设备支架上。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支架不低于3m。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子安装支架和所述设备支架平行并竖直放置于地面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抑制装置,通过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抑制过电压,可合理有效地抑制变压器励磁涌流及线路短路故障电流,且不会造成中性点电压过多偏移。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电抗、第一隔离开关、第一空气间隙、第一避雷器、第二空气间隙、第二避雷器和第二隔离开关;/n所述小电抗和所述第一隔离开关串联连接;/n所述小电抗、所述第一避雷器和所述第一空气间隙并联连接,并共同连接三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绕组的中性点;/n所述第二避雷器、所述第二空气间隙和所述第二隔离开关并联连接,并共同连接三绕组变压器的低压绕组的中性点。/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1230 CN 20201164414191.一种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电抗、第一隔离开关、第一空气间隙、第一避雷器、第二空气间隙、第二避雷器和第二隔离开关;
所述小电抗和所述第一隔离开关串联连接;
所述小电抗、所述第一避雷器和所述第一空气间隙并联连接,并共同连接三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绕组的中性点;
所述第二避雷器、所述第二空气间隙和所述第二隔离开关并联连接,并共同连接三绕组变压器的低压绕组的中性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电抗的值为20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雷器的型号为Y1.5W-144/320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抑制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坤宇王增彬李谦杨贤吕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