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带配合定位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230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1
一种输送带配合定位夹持装置,其包括一个机台,一个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输送带,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的模具定位结构,以及一个设置所述机台上且所述输送带一侧的夹持移送装置。所述模具定位结构包括一个两端固定在所述机台上且间隔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方的定位板,一个开设在所述定位板上的定位缺口,一个设置在所述定位板的一端且与所述定位缺口连通的进料导向部,以及至少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缺口沿输送带宽度方向两侧边缘的夹持缺口。本输送带配合定位夹持装置整体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且机械操作品质较为一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带配合定位夹持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
,特别是一种输送带配合定位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扬声器是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扬声器的性能优劣对音质的影响很大。扬声器在音响设备中是一个最薄弱的器件,而对于音响效果而言,它又是一个最重要的部件。扬声器的种类繁多,而且价格相差很大。音频电能通过电磁,压电或静电效应,使其纸盆或膜片振动并与周围的空气产生共振(共鸣)而发出声音。现有的扬声器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工装模具实现多个扬声器同时安装,由传送带输送,人工上下料完成安装音圈,磁路组件,充磁等多步操作,工作效率低且组装品质不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带配合定位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输送带配合定位夹持装置,其包括一个机台,一个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输送带,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的模具定位结构,以及一个设置所述机台上且所述输送带一侧的夹持移送装置。所述模具定位结构包括一个两端固定在所述机台上且间隔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方的定位板,一个开设在所述定位板上的定位缺口,一个设置在所述定位板的一端且与所述定位缺口连通的进料导向部,以及至少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缺口沿输送带宽度方向两侧边缘的夹持缺口。所述夹持移送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升降驱动机构,一个设置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上的升降板,一个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的夹持驱动机构,以及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且对应卡入夹持缺口中的夹持手臂。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定位结构与机台之间设有平移导向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平移导向结构包括两个沿输送带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两侧的导轨,以及两个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两侧底部的滑块。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导向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一端两侧且紧靠所述导轨内壁的弧形导向条,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弧形导向条之间且与所述定位缺口连通的进料通道。进一步地,所述进料通道的内径沿输送带长度方向由外向内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导向部与定位板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上设有一个伸入至定位缺口中的进料限位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进料限位结构包括一个穿设在所述定位板且伸入至定位缺口中的伸缩杆,以及一个设置插设在所述伸缩杆与定位板之间的定位插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送带配合定位夹持装置通过进料导向部使输送带上的工装模具可以精准的进入定位缺口,同时根据工装模具的长度预先调节进料限位结构,并且通过夹持移送装置中夹持手臂与让位缺口的,使夹持操作稳定可靠,整体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且机械操作品质较为一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送带配合定位夹持装置的侧面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输送带配合定位夹持装置的夹持移送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送带配合定位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输送带配合定位夹持装置,其包括一个机台10,一个设置在所述机台10上的输送带11,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带11上的模具定位结构20,以及一个设置所述机台10上且所述输送带11一侧的夹持移送装置30。扬声器的组装模具放置在输送带11上并随之向前输送,可以想到的是,所述输送带11配合定位夹持装置还包括其他功能组件以及具体结构,例如电气连接组件,组装模具,安装结构等,其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故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所述模具定位结构20包括一个两端固定在所述机台10上且间隔设置在所述输送带11上方的定位板21,一个开设在所述定位板21上的定位缺口22,一个设置在所述定位板21的一端且与所述定位缺口22连通的进料导向部23,以及至少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缺口22沿输送带11宽度方向两侧边缘的夹持缺口24。定位板21与输送带11表面之间存有间隙,扬声器的组装模具通过输送带11动力输送,经过进料导向部23导向,准确进入至定位缺口22且扬声器的组装模具两侧外壁与定位缺口22对应两侧内壁贴合。所述进料导向部23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定位板21一端两侧且紧靠所述导轨内壁的弧形导向条231,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弧形导向条231之间且与所述定位缺口22连通的进料通道232。可以想到的是,输送带11的宽度大于扬声器的组装模具的宽度并且输送过程中无法保证扬声器的组装模具的输送状态保持一致,通过弧形导向条231和进料通道232的导向,可以使扬声器的组装模具进入定位板21保持状态一直,以利于夹持的稳定性。所述进料通道232的内径沿输送带11长度方向由外向内逐渐减小。该进料通道232的结构设计,使进料通道232表面更平滑,扬声器的组装模具进入更顺畅。所述进料导向部23与定位板21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紧凑,连接可靠。所述夹持移送装置30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机台10上的升降驱动机构31,一个设置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1上的升降板32,一个设置在所述升降板32上的夹持驱动机构33,以及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板32上且对应卡入夹持缺口24中的夹持手臂34。通过升降驱动机构31驱动升降板32在竖直方向位移,夹持手臂34对应在让位缺口竖直移动,当夹持手臂34位移至扬声器组装模具的两侧时,夹持驱动机构33驱动夹持手臂34夹持在扬声器组装模具,形成稳定夹持,夹持固定后随着升降板32上升,完成夹持移动操作,扬声器组装模具后续组装过程在此不做赘述。所述定位板21上设有一个伸入至定位缺口22中的进料限位结构50。所述进料限位结构50包括一个穿设在所述定位板21且伸入至定位缺口22中的伸缩杆51,以及一个设置插设在所述伸缩杆51与定位板21之间的定位插销52。不同型号的扬声器,其组装模具的长度不同,通过控制伸缩杆51在定位缺口22中的位置。当扬声器组装模具的长度较长时,伸缩杆51缩短,使用两组夹持手臂34夹持更加稳定。当扬声器组装模具的长度较短时,伸缩杆51伸长,使用单组夹持手臂34夹持即可。所述模具定位结构20与机台10之间设有平移导向结构40。所述平移导向结构40包括两个沿输送带11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输送带11两侧的导轨41,以及两个设置在所述导轨41上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板21两侧底部的滑块42。通过平移导向结构40,可以平移模具定位结构20在机台10上的位置,便于流水线工装模具的移动安装,不需要移动后再次精准调试。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技术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带配合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配合定位夹持装置包括一个机台,一个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输送带,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的模具定位结构,一个设置所述机台上且所述输送带一侧的夹持移送装置,所述模具定位结构包括一个两端固定在所述机台上且间隔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方的定位板,一个开设在所述定位板上的定位缺口,一个设置在所述定位板的一端且与所述定位缺口连通的进料导向部,以及至少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缺口沿输送带宽度方向两侧边缘的夹持缺口,所述夹持移送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升降驱动机构,一个设置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上的升降板,一个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的夹持驱动机构,以及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且对应卡入夹持缺口中的夹持手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带配合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配合定位夹持装置包括一个机台,一个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输送带,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的模具定位结构,一个设置所述机台上且所述输送带一侧的夹持移送装置,所述模具定位结构包括一个两端固定在所述机台上且间隔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方的定位板,一个开设在所述定位板上的定位缺口,一个设置在所述定位板的一端且与所述定位缺口连通的进料导向部,以及至少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缺口沿输送带宽度方向两侧边缘的夹持缺口,所述夹持移送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升降驱动机构,一个设置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上的升降板,一个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的夹持驱动机构,以及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且对应卡入夹持缺口中的夹持手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配合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定位结构与机台之间设有平移导向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配合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导向结构包括两个沿输送带长度方向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宇邦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