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接触消毒式发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228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接触消毒式发药设备,包括底座(1)、门体(2)、箱体(3)和运输组件(7),运输组件(7)设置于底座(1)上,门体(2)设置于箱体(3)上,其特征在于:箱体(3)、门体(2)与底座(1)之间形成一密闭空间,还包括臭氧杀菌组件(6),臭氧杀菌组件(6)设置于箱体(3)内,以实现臭氧杀菌组件(6)对放置于运输组件(7)上的药物进行杀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在开放式发药及窗口式发药,可以避免细菌及病毒在这些直接接触的工作方式中传播,也可应用于除药房外,化验室递交化验单,挂号室挂号单的消毒等,因此避免了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接触消毒式发药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无接触消毒式发药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北京各大医院药房的发药方式均为窗口式发药或开放式发药,这样虽然拉近了医患之间距离,但是直接接触没法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所以,当近距离接触时,病毒细菌都会相互传染,因此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接触消毒式发药设备,可避免在开放式发药及窗口式发药,可以避免细菌及病毒在这些直接接触的工作方式中传播,也可应用于除药房外,化验室递交化验单,挂号室挂号单的消毒等,因此避免了交叉感染,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无接触消毒式发药设备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接触消毒式发药设备,包括底座、门体、箱体和运输组件,运输组件设置于底座上,门体设置于箱体上,所述箱体、所述门体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一密闭空间,还包括臭氧杀菌组件,所述臭氧杀菌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以实现所述臭氧杀菌组件对放置于所述运输组件上的药物进行杀毒。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臭氧杀菌组件包括臭氧机、通气管道、储气筒和喷气嘴,所述臭氧机设置于所述底座上部,所述臭氧机输出端与所述通气管道一端连通,所述通气管道另一端与所述储气筒连通,所述储气筒输出端与所述喷气嘴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移动组件包括驱动件、支腿、限位板、驱动螺杆、滑块和滑座,所述限位板两端分别与所述支腿连接,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支腿上,所述驱动件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螺杆一端连接,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驱动螺杆上,且所述滑块与所述驱动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滑座一侧与所述滑块一侧连接,所述滑座上设置有所述储气筒,以实现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驱动螺杆带动所述滑块和所述滑座向前或向后移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两端分别与所述支腿连接,且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限位轴上,以实现所述滑块在所述限位轴上形成滑动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限位轴设置有一个或两个。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运输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皮带、前支座、传送带、后支座、后辊轴、前辊轴和从动轴,所述驱动电机一端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前辊轴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支座转动连接,所述后辊轴两端分别与所述后支座转动连接,以实现所述传送带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辊轴和所述前辊轴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皮带与所述从动轴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轴一端与所述前辊轴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前支座、所述后支座以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无接触消毒式发药设备,还包括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置于所述箱体上。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底座呈倾斜状,且接近于患者一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的高度。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驱动件为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无接触消毒式发药设备,运输组件设置于底座上,门体设置于箱体上,当使用时,打开门体,然后将需要运送的药物放置于运输组件上,即可实现将药物运输至箱体的另一端,所述箱体、所述门体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一密闭空间,还包括臭氧杀菌组件,所述臭氧杀菌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以实现所述臭氧杀菌组件对放置于所述运输组件上的药物进行杀毒,通过设置臭氧杀菌组件,可以实现在密闭空间内进行杀菌消毒,从而将药物外表的细菌进行杀灭,可避免在开放式发药及窗口式发药,可以避免细菌及病毒在这些直接接触的工作方式中传播,也可应用于除药房外,化验室递交化验单,挂号室挂号单的消毒等,因此避免了交叉感染。限位板两端分别与支腿连接,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支腿上,所述驱动件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螺杆一端连接,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驱动螺杆上,且所述滑块与所述驱动螺杆螺纹连接,当驱动件带动驱动螺杆旋转时,可以实现驱动螺杆与滑块转动连接,从而带动滑块在驱动螺杆上前后移动,所述滑座一侧与所述滑块一侧连接,所述滑座上设置有所述储气筒,以实现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驱动螺杆带动所述滑块和所述滑座向前或向后移动,因此在运输时,臭氧杀菌组件可以移动的对药物外表进行杀菌,因此提高了灭杀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于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按照本技术无接触消毒式发药设备的一优选实施例立体图;图2是按照本技术无接触消毒式发药设备的图1中的所示实施例的拆去箱体后示意图;图3是按照本技术无接触消毒式发药设备的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运输组件示意图;图4是按照本技术无接触消毒式发药设备的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移动组件示意图;图5是按照本技术无接触消毒式发药设备的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臭氧杀菌组件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底座;2、门体;3、箱体;4、鼓风机;5、移动组件;51、驱动件;52、支腿;53、限位板;54、驱动螺杆;55、限位轴;56、滑块;57、滑座;6、臭氧杀菌组件;61、臭氧机;62、通气管道;63、储气筒;64、喷气嘴;7、运输组件;71、驱动电机;72、驱动轴;73、皮带;74、前支座;75、传送带;76、后支座;77、后辊轴;78、前辊轴;79、从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接触消毒式发药设备,包括底座1、门体2、箱体3和运输组件7,运输组件7设置于底座1上,门体2设置于箱体3上,所述箱体3、所述门体2与所述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接触消毒式发药设备,包括底座(1)、门体(2)、箱体(3)和运输组件(7),运输组件(7)设置于底座(1)上,门体(2)设置于箱体(3)上,其特征在于:箱体(3)、门体(2)与底座(1)之间形成一密闭空间,还包括臭氧杀菌组件(6),臭氧杀菌组件(6)设置于箱体(3)内,以实现臭氧杀菌组件(6)对放置于运输组件(7)上的药物进行杀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接触消毒式发药设备,包括底座(1)、门体(2)、箱体(3)和运输组件(7),运输组件(7)设置于底座(1)上,门体(2)设置于箱体(3)上,其特征在于:箱体(3)、门体(2)与底座(1)之间形成一密闭空间,还包括臭氧杀菌组件(6),臭氧杀菌组件(6)设置于箱体(3)内,以实现臭氧杀菌组件(6)对放置于运输组件(7)上的药物进行杀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触消毒式发药设备,其特征在于:臭氧杀菌组件(6)包括臭氧机(61)、通气管道(62)、储气筒(63)和喷气嘴(64),臭氧机(61)设置于底座(1)上部,臭氧机(61)输出端与通气管道(62)一端连通,通气管道(62)另一端与储气筒(63)连通,储气筒(63)输出端与喷气嘴(6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接触消毒式发药设备,其特征在于:移动组件(5)包括驱动件(51)、支腿(52)、限位板(53)、驱动螺杆(54)、滑块(56)和滑座(57),限位板(53)两端分别与支腿(52)连接,驱动件(51)设置于支腿(52)上,驱动件(51)输出端与驱动螺杆(54)一端连接,滑块(56)设置于驱动螺杆(54)上,且滑块(56)与驱动螺杆(54)螺纹连接,滑座(57)一侧与滑块(56)一侧连接,滑座(57)上设置有储气筒(63),以实现驱动件(51)通过驱动螺杆(54)带动滑块(56)和滑座(57)向前或向后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接触消毒式发药设备,其特征在于:移动组件(5)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云成华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