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润滑油桶,包括桶体与抽油装置,所述桶体的上端开设有桶口,所述抽油装置的中部设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与所述桶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桶体的底端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表面为弧形的凹面,所述空腔的下表面均匀对称设有若干槽腔,所述槽腔内侧通过伸缩装置与行走轮连接,所述行走轮的前侧设有限位支杆,所述抽油装置包括吸油管和与所述吸油管连接的手摇泵,所述吸油管位于所述手摇泵的上侧通过伸缩折叠管与弯折出油管连接,所述吸油管的下端通过软管连接有带孔的重力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润滑油桶,设计合理,便于运输,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的润滑油桶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桶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润滑油桶。
技术介绍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只要是应用于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而可以减少两物体因接触而产生的磨擦与磨损之功能,即为润滑油,而润滑油桶是一种用来填装润滑油的容器。目前的润滑油桶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体积较大的润滑油桶装满油时非常沉重,不易搬运,并且在对润滑油进行倒出时,非常费力,机易洒漏,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润滑油桶,设计合理,便于运输,使用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润滑油桶,包括桶体与抽油装置,所述桶体的上端开设有桶口,所述抽油装置的中部设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与所述桶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桶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桶体为一体结构的提手,所述桶体的低端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表面为弧形的凹面,所述空腔的下表面均匀对称设有若干槽腔,所述槽腔内侧通过伸缩装置与行走轮连接,所述行走轮的前侧设有限位支杆;所述抽油装置包括吸油管和与所述吸油管连接的手摇泵,所述吸油管位于所述手摇泵的上侧通过伸缩折叠管与弯折出油管连接,所述吸油管的下端通过软管连接有带孔的重力装置。优选的,所述出油管靠近所述伸缩折叠管的一侧设有开关阀。优选的,所述手摇泵位于所述固定盖的上方。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摆动杆、活动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摆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槽腔内侧铰接,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行走轮连接,所述摆动杆的一侧设有弧形凸起。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摆动杆的中部铰接,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槽腔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方与所述槽腔铰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支杆的上端与所述槽腔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支杆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槽腔的外部,所述限位支杆上设有弧形凹槽。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润滑油桶,设计合理,便于运输,使用方便。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于使用的润滑油桶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便于使用的润滑油桶伸缩装置伸出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便于使用的润滑油桶伸缩装置收缩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桶体;2、桶口;3、提手;4、空腔;5、凹面;6、槽腔;7、伸缩装置;8、固定盖;9、吸油管;10、手摇泵;11、伸缩折叠管;12、开关阀;13、出油管;14、软管;15、重力装置;16、限位支杆;17、凹槽;18、凸起;19、行走轮;20、摆动杆;21、第一连接杆;22、第二连接杆;23、活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于使用的润滑油桶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润滑油桶,包括桶体1与抽油装置。桶体1的上端开设有桶口2,抽油装置的中部设有固定盖8,固定盖8与桶口2通过螺纹连接,将抽油装置与桶体1连接紧密,使取油方便。抽油装置包括吸油管9和与吸油管9连接的手摇泵10,手摇泵10位于固定盖8的上方,通过操作手摇泵10便可抽吸桶体1内的润滑油,解决了倒油困难的问题,且取油时不会洒漏,保持桶身与外界环境的清洁。吸油管9位于手摇泵10的上侧通过伸缩折叠管11与弯折出油管13连接,伸缩折叠管11能够调节出油管13的高度,方便向不同高度的位置加油。出油管13靠近伸缩折叠管11的一侧设有开关阀12,防止取油过后,吸油管9内残留的润滑油泄露。吸油管9的下端通过软管14连接有带孔的重力装置15,重力装置15在重力的作用下,沉入桶体1的底部,这样能方便将油桶底部残留的油抽取干净。桶体1的一侧设有与桶体1为一体结构的提手3,桶体1的低端设有空腔4,空腔4的上表面为弧形的凹面5,使桶体1底部的油聚集在凹面5低端,减少桶体1内边缘处润滑油的残留,同时也便于重力装置15沉在桶体1内部的最低端。图2是本技术一种便于使用的润滑油桶伸缩装置伸出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便于使用的润滑油桶伸缩装置收缩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空腔4的下表面均匀对称设有若干槽腔6,槽腔6内侧通过伸缩装置7与行走轮19连接。伸缩装置7包括摆动杆20、活动杆23、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2,摆动杆20的一端与槽腔6内侧铰接,摆动杆20的另一端与行走轮19连接,摆动杆20的一侧设有弧形凸起18。活动杆23的一端与摆动杆20的中部铰接,活动杆2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21的一端、第二连接杆22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接杆21的另一端与槽腔6铰接,第二连接杆22的另一端位于第一连接杆21的上方与槽腔6铰接。限位支杆16的上端与槽腔6固定连接,限位支杆16的另一端延伸出槽腔6的外部,限位支杆16上设有弧形凹槽17。行走轮19伸出槽腔6时,弧形凸起18进入到弧形凹槽17内,将摆动杆20竖直固定,并且活动杆23与第一连接杆21位于一条直线上,第二连接杆22能够分担其它杆的受力,优化行走轮19的支撑力度,保证行走轮19的稳定性。行走轮19收缩至槽腔6内时,摆动杆20与活动杆23垂直,将摆动杆20全部收入至槽腔6内,用限位支杆16支撑桶体1,使其放置稳定不会出现滑动,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使得润滑油桶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同时又方便运输。具体实施方式:将行走轮19伸出槽腔6,推动桶体1使其移动至使用的场地,行走轮19收缩至槽腔6内,限位支杆16支撑桶体1,将出油管13对接到待加油的位置,打开开关阀12,摇动手摇泵10将桶体1内的润滑油抽出。若待加油的位置较高时,拉开伸缩折叠管11,便能升高出油管13方便的对其加油。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润滑油桶,设有带有伸缩折叠管的抽油装置,便于伸缩折叠管能够调节出油管的高度,方便向不同高度的位置加油,伸缩设置的行走轮,使本润滑油桶便于搬运,并在放置时不会出现滑动,提高稳定性,使得使本润滑油桶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使用的润滑油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与抽油装置,所述桶体的上端开设有桶口,所述抽油装置的中部设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与所述桶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桶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桶体为一体结构的提手,所述桶体的低端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表面为弧形的凹面,所述空腔的下表面均匀对称设有若干槽腔,所述槽腔内侧通过伸缩装置与行走轮连接,所述行走轮的前侧设有限位支杆;/n所述抽油装置包括吸油管和与所述吸油管连接的手摇泵,所述吸油管位于所述手摇泵的上侧通过伸缩折叠管与弯折出油管连接,所述吸油管的下端通过软管连接有带孔的重力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润滑油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与抽油装置,所述桶体的上端开设有桶口,所述抽油装置的中部设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与所述桶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桶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桶体为一体结构的提手,所述桶体的低端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表面为弧形的凹面,所述空腔的下表面均匀对称设有若干槽腔,所述槽腔内侧通过伸缩装置与行走轮连接,所述行走轮的前侧设有限位支杆;
所述抽油装置包括吸油管和与所述吸油管连接的手摇泵,所述吸油管位于所述手摇泵的上侧通过伸缩折叠管与弯折出油管连接,所述吸油管的下端通过软管连接有带孔的重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润滑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靠近所述伸缩折叠管的一侧设有开关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润滑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瑞霞,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统润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