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1945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桩,包括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和供电控制装置,第一开关K1用以连接交流充电桩的零线和电动汽车的零线;第二开关K2用以连接交流充电桩的地线和电动汽车的地线;供电控制装置的PWM端通过开关S1连接有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所处的线路上具有第一检测点D1,第一检测点D1与供电控制装置连接,还包括开关S4和S5,开关S4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开关S4用以连接第一电阻R1和电动汽车的控制导引线CP;开关S5的第一端连接该交流充电桩的接地端,开关S5的第二端用以连接电动汽车内的连接确认线CC,实现了对充电桩进行导引控制以及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的唤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桩。
技术介绍
交流充电桩的作用是提供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的能量输入,通过控制两个开关导通,使得交流电网接通到车载充电机。现有交流充电桩的控制导引电路对电动汽车充电时的连接情况参见图1所示。交流充电桩的控制导引电路在工作时,交流充电桩侧能够满足对开关K1和开关K2的控制,导通交流电网输入到电动汽车的车载充电机。但是,该交流充电桩的控制导引电路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出现因电动汽车异常导致充电过程中止的情况发生时,现有的交流充电桩无法在上述情况发生后实现充电过程的自动唤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桩。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桩,包括:第一开关K1,用以连接交流充电桩的零线L和电动汽车的零线L;第二开关K2,用以连接交流充电桩的地线N和电动汽车的地线N;供电控制装置U1,其PWM端通过开关S1连接有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所处的线路上具有第一检测点D1,第一检测点D1与供电控制装置U1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S4,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该开关S4用以连接第一电阻R1和电动汽车的控制导引线CP;开关S5,该开关S5的第一端连接该交流充电桩的接地端GND,开关S5的第二端用以连接电动汽车内的连接确认线CC。改进地,所述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桩还包括有剩余电流保护器U2。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桩中,所述电动汽车设置有车辆控制装置、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通过开关S2连接PE线,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PE线;其中,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之间设置有第二检测点D2,第一检测点D1与第二检测点D2之间设置有所述开关S4,车辆控制装置的一端连接有电阻RC的第一端,电阻RC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和开关S3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开关S3的第二端和开关S5的第二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阻R1=1000Ω。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阻R2=1500Ω。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阻R3=3000Ω。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电阻R4=3000Ω。进一步地,所述电阻RC=3000Ω。进一步地,所述交流充电桩的零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为220V交流电,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再进一步地,在所述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桩中,所述开关S1为常闭开关,所述开关S2为常开开关,所述开关S3为常开开关,所述开关S4为常开开关,所述开关S5为常闭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技术的交流充电桩通过在传统交流充电桩电路基础上,增加设置了开关S4和开关S5,以对交流充电桩进行导引控制,从而实现车辆唤醒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交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交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桩,包括:第一开关K1,用以连接交流充电桩1的零线L和电动汽车2的零线L;第二开关K2,用以连接交流充电桩1的地线N和电动汽车2的地线N;供电控制装置U1,其PWM端通过开关S1连接有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所处的线路上具有第一检测点D1,第一检测点D1与供电控制装置U1连接;第一电阻R1=1000Ω;开关S1为常闭开关;开关S4,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该开关S4用以连接第一电阻R1和电动汽车2的控制导引线CP;开关S4为常开开关;开关S5,该开关S5的第一端连接该交流充电桩1的接地端GND,开关S5的第二端用以连接电动汽车2内的连接确认线CC;其中,开关S5为常闭开关。当然,该实施例的交流充电桩内还设置有剩余电流保护器U2。其中,电动汽车2设置有车辆控制装置、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第二电阻R2=1500Ω,第三电阻R3=3000Ω,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通过开关S2连接PE线,开关S2为常开开关,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PE线;其中,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之间设置有第二检测点D2,第一检测点D1与第二检测点D2之间设置有所述开关S4,车辆控制装置的一端连接有电阻RC的第一端,电阻RC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和开关S3的第一端,开关S3为常开开关,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开关S3的第二端和开关S5的第二端。电阻RC=3000Ω,第四电阻R4=3000Ω。其中,交流充电1与电动汽车2之间的连接均需要通过电动汽车的车辆接口20。另外,该实施例的交流充电桩具有人机交互界面。以下结合图2,对该实施例的交流充电桩给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做出说明:在将连接交流充电桩的充电枪插入到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接口后,在交流充电桩的人机交互界面点击启动充电按钮;交流充电桩的有序充电控制器检测到此时处于高峰用电,电价较高,不立即响应启动充电;交流充电桩有序充电控制器检测到此时处于电价较低阶段,供电控制装置U1断开开关S4和开关S5,延时2秒后,重新闭合开关S4和开关S5;供电控制装置U1检测到第一检测点D1的电压非12V时,开关S1切换到连接供电控制装置U1的PWM端,发出PWM信号;供电控制装置U1检测到第一检测点D1出现了有效的PWM信号,供电控制装置U1闭合开关第一K1和第二开关K2,接通电动汽车的车载充电机电源输入;充电完成后,供电控制装置U1检测到第一检测点D1的电压非6V时,供电控制装置U1断开第一K1和第二开关K2,断开电动汽车的车载充电机电源输入;当需要该交流充电桩再次启动充电时,重启启动充电流程。当需要预约充电时,在该交流充电桩的人机交互界面上输入预约的起始时刻,然后点击启动;当预约时间到达后,交流充电桩有序充电控制器检测到此时处于电价较低阶段,供电控制装置U1断开开关S4和开关S5,延时2秒后,重新闭合开关S4和开关S5,启动充电流程。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桩,包括:/n第一开关K1,用以连接交流充电桩(1)的零线L和电动汽车(2)的零线L;/n第二开关K2,用以连接交流充电桩(1)的地线N和电动汽车(2)的地线N;/n供电控制装置U1,其PWM端通过开关S1连接有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所处的线路上具有第一检测点D1,第一检测点D1与供电控制装置U1连接;/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开关S4,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该开关S4用以连接第一电阻R1和电动汽车(2)的控制导引线CP;/n开关S5,该开关S5的第一端连接该交流充电桩(1)的接地端GND,开关S5的第二端用以连接电动汽车(2)内的连接确认线CC。/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桩,包括:
第一开关K1,用以连接交流充电桩(1)的零线L和电动汽车(2)的零线L;
第二开关K2,用以连接交流充电桩(1)的地线N和电动汽车(2)的地线N;
供电控制装置U1,其PWM端通过开关S1连接有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所处的线路上具有第一检测点D1,第一检测点D1与供电控制装置U1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关S4,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该开关S4用以连接第一电阻R1和电动汽车(2)的控制导引线CP;
开关S5,该开关S5的第一端连接该交流充电桩(1)的接地端GND,开关S5的第二端用以连接电动汽车(2)内的连接确认线C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剩余电流保护器U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2)设置有车辆控制装置、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通过开关S2连接PE线,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PE线;其中,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之间设置有第二检测点D2,第一检测点D1与第二检测点D2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钢汝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