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烘干机的自动冷却切换的烘干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180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烘干机的自动冷却切换的烘干控制方法,其根据前一个被烘干物的烘干过程和实时监测结果来获得的信息,选定用于选定烘干终止条件所需的温度检测区段,然后通过对应于相应区段的烘干终止条件停止烘干,并自动切换至冷却过程,从而能够在符合目标含水率的同时,提高运行效率,其包括:预运行步骤S10,烘干第一个被烘干物时,在其冷却除湿时段II首次选定测量起始点温度T1_ave;及正常运行步骤S20,对继第一个之后的被烘干物进行烘干时,根据自测量起始点温度T1_ave起经过测量时段Δt_st所检测的温度选定为终止条件,以此自动停止烘干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烘干机的自动冷却切换的烘干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烘干机的自动冷却切换的烘干控制方法,其根据前一个被烘干物的烘干过程和实时监测结果来获得的信息,选定用于选定烘干终止条件所需的温度检测区段,然后通过对应于相应区段的烘干终止条件停止烘干,并自动切换至冷却过程,从而能够在符合目标含水率的同时,提高运行效率。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烘干机100通过投入口111将被烘干物1投放至烘干室110,然后通过加热源113对其进行加热,使得被烘干物1中所含的水蒸发,并使得烘干室110中的空气经由冷凝器(或冷却器)120的循环管道130循环,从而将通过蒸发产生的水蒸气经由冷凝器120后以冷凝水排出。这种烘干机多用于对食物垃圾的烘干减轻上。并且,烘干机的烘干控制方法是,利用具有用户接通/断开的开关210及驱动单元210的烘干控制装置200来执行,其驱动单元是根据开关210操作来控制加热源113的加热操作、循环管道130的空气循环操作以及冷凝器120的除湿操作,烘干机的烘干控制方法是以接通开关的方式来开始运行,且以断开开关的方式来停止运行。已烘干的被烘干物1是通过排出口112排出,需要烘干的被烘干物1则是通过投入口111投放,以此重新执行烘干操作。通常,加热源113主要使用热介质,并且为了使烘干室110的加热温度调整到目标温度,通过锅炉114或电加热器115进行加热,除此之外,还使用木屑颗粒、固体燃料等各种加热方法。不过,无论任何方法,为了烘干烘干室110内的被烘干物1,消耗很多用于加热的能量,因此,为了减少能量消耗,优选地,根据被烘干物的投入量和投入含水率,当获得适当的目标含水率时停止烘干,从而减少烘干装置的运行时间和运行成本。与此同时,注册专利第10-0613663号,其根据加热源113的温度和加热室110内部温度的温度变化特性来控制电加热器115的发热量,从而使得该产品不受食物垃圾的投入量以及其性状的影响,在能够节省供应热源的同时执行烘干操作。另外,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8-0068400号,其根据烘干室内部温度和水蒸汽管道温度,判断烘干完成状态,以此控制烘干操作。不过,待投放的被烘干物1,其含水率根据不同的排出处而不同,而且通常由空冷式组成的冷凝器120根据不同的季节或安装环境而受到外部温度的影响,因此实际运行烘干装置时,其温度变化曲线图呈现出各种模式,从而很难判断烘干完成状态。由于这种现实的困难,因此仅凭温度变化特性来控制热量供应时,有可能过渡烘干而降低运行效率,也有可能使已烘干的烘干副产品的含水率出现严重的偏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KR10-0613663B12006.08.10专利文献2)KR10-2008-0068400A2008.07.23.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烘干机的自动冷却切换的烘干控制方法,其根据烘干物的状态及烘干机的烘干环境,能够在最佳的烘干终止时间停止烘干并自动切换到冷却过程。[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利用烘干控制装置10的烘干控制方法,其根据反映烘干机100中正在烘干中的被烘干物的烘干状态的第一要素温度T1和反映烘干机100的烘干气氛的第二要素温度T2来判断烘干终止时间以终止烘干并自动切换至冷却过程,包括:预运行步骤S10,烘干第一个被烘干物时,在其冷却除湿(coolinganddehumidifying)时段II的第一要素温度T1中,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首次将其中的某一温度值选定为测量起始点温度T1_ave;及正常运行步骤S20,对继第一个之后的被烘干物进行烘干时,监测所述第一要素温度T1和第二要素温度T2之间的温差ΔT,将自所述第一要素温度T1达到测量起始点温度T1_ave起经过预先设定的测量时段Δt_st的(第一要素温度和第二要素温度的)温差的平均值乘以预先设定的适用比率而获得的值选定为终止条件,然后当温差达到终止条件时,停止烘干并切换至冷却过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正常运行步骤S20,其计算自所述第一要素温度T1达到所述测量起始点温度T1_ave起经过预先设定的测量时段Δt_st内检测的第一温度要素T1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乘以预先设定的适用比率而获得的温度选定为终止条件,当所述第一要素温度T1第二次达到终止条件时停止烘干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预运行步骤S10是在每当变更待烘干的被烘干物的实际投入量时执行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预运行步骤S10是在开始烘干后经过预先设定的最长烘干时间t_MAX时、根据预先设定的相隔时间检测的温差的差异达到预先设定的第一个数值时,以预先设定的相隔时间来检测的温差的差异达到预先设定的第二个数值且在预先设定的时段内一直持续时,或者达到所述终止条件时,停止烘干并切换至冷却过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正常运行步骤S20,其用于在前一个被烘干物烘干时检测的所述第一要素温度T1的冷却除湿时段II重新选定所述测量起始点温度T1_ave,还用于设定对将要烘干的当前被烘干物的所述测量时段Δt_st。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用于初始选定所述测量起始点温度T1_ave或重新选定所述测量起始点温度的所述预先设定的规则是指,将所述第一要素温度T1在烘干初期升高之后下降的第一拐点温度T1_max和下降之后再回升的第二拐点温度T1_min的平均值选定为所述测量起始点温度T1_ave的规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拐点温度T1_max是以根据实际投入量对预先设定的适当投入量的比率来设定延迟时间t_delay,并自开始烘干之后经过延迟时间t_delay的温度作为其第一拐点温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拐点温度T1_min是通过从停止烘干的时间起逆向查找方式获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正常运行步骤S20是在开始烘干后经过预先设定的最长烘干时间t_MAX时、以预先设定的相隔时间检测的温差△T的差异达到预先设定的第一个数值时,或者以预先设定的相隔时间△a来检测的温差△T的差异达到预先设定的第二个数值且在预先设定的时段内一直持续时,停止烘干并切换至冷却过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要素温度T1和第二要素温度T2是通过对检测温度进行移动平均而获得的温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要素温度T1是指在烘干机100中从烘干室110排出的湿空气的温度,所述第二要素温度T2是指对从烘干室110中排出的湿空气,其经由冷凝器120除湿后再次注入到烘干室110的已经过除湿后的干燥空气的温度。[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以上方式构成的本专利技术,待连续烘干的被烘干物的投入量和投入含水率的性状跟实际基本相似,并且外部温度环境也跟实际基本相似,因此可以根据在前一个被烘干物的烘干过程中所选定的测量起始点温度,将当前的终止条件选定为最佳终止条件,以此停止烘干,从而提高烘干机的运行效率,使得根据适当的运行来节省用于烘干所需的能量消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烘干控制方法,具体地,利用烘干控制装置(10)的烘干控制方法,其根据反映烘干机(100)中正在烘干中的被烘干物的烘干状态的第一要素温度(T1)和反映烘干机(100)的烘干气氛的第二要素温度(T2)来判断烘干终止时间以终止烘干并自动切换至冷却过程,包括:/n预运行步骤(S10),烘干第一个被烘干物时,在其冷却除湿时段(II)的第一要素温度(T1)中,将在烘干初期升高之后下降的第一拐点温度(T1_max)和下降之后再回升的第二拐点温度(T1_min)的平均值首次选定为测量起始点温度(T1_ave),在开始烘干后经过预先设定的最长烘干时间(t_MAX)时,根据预先设定的相隔时间检测的温差的差异达到预先设定的第一个数值时,或者以预先设定的相隔时间来检测的温差的差异达到预先设定的第二个数值且在预先设定的时段内一直持续时,停止烘干并切换至冷却过程;/n以及正常运行步骤(S20),对继第一个之后的被烘干物进行烘干时,监测所述第一要素温度(T1)和第二要素温度(T2)之间的温差(ΔT),将自所述第一要素温度(T1)达到所述测量起始点温度(T1_ave)起经过预先设定的测量时段(Δt_st)的温差的平均值乘以预先设定的适用比率而获得的值选定为终止条件,然后当温差达到终止条件时,停止烘干并切换至冷却过程,/n所述第一拐点温度(T1_max)是根据实际投入量对预先设定的适当投入量的比率与第一拐点温度(T1_max)的出现时间点的延迟时间(t_delay)之间的相关关系来设定基于实际投入量的延迟时间(t_delay)后,并将自开始烘干之后经过延迟时间(t_delay)时的温度选定为第一要素温度(T1),/n所述第二拐点温度(T1_min)是按照与检测顺序相反的顺序依次检查在烘干终止点之前检测的第一要素温度(T1)中首次出现最低点的逆向查找方式获得,/n所述预运行步骤(S10)是在每当变更待烘干的被烘干物的实际投入量时执行操作,/n所述正常运行步骤(S20),其用于在前一个被烘干物烘干时检测的所述第一要素温度(T1)的冷却除湿时段(II)重新选定所述测量起始点温度(T1_ave),还用于设定对将要烘干的当前被烘干物的所述测量时段(Δt_st)。/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干控制方法,具体地,利用烘干控制装置(10)的烘干控制方法,其根据反映烘干机(100)中正在烘干中的被烘干物的烘干状态的第一要素温度(T1)和反映烘干机(100)的烘干气氛的第二要素温度(T2)来判断烘干终止时间以终止烘干并自动切换至冷却过程,包括:
预运行步骤(S10),烘干第一个被烘干物时,在其冷却除湿时段(II)的第一要素温度(T1)中,将在烘干初期升高之后下降的第一拐点温度(T1_max)和下降之后再回升的第二拐点温度(T1_min)的平均值首次选定为测量起始点温度(T1_ave),在开始烘干后经过预先设定的最长烘干时间(t_MAX)时,根据预先设定的相隔时间检测的温差的差异达到预先设定的第一个数值时,或者以预先设定的相隔时间来检测的温差的差异达到预先设定的第二个数值且在预先设定的时段内一直持续时,停止烘干并切换至冷却过程;
以及正常运行步骤(S20),对继第一个之后的被烘干物进行烘干时,监测所述第一要素温度(T1)和第二要素温度(T2)之间的温差(ΔT),将自所述第一要素温度(T1)达到所述测量起始点温度(T1_ave)起经过预先设定的测量时段(Δt_st)的温差的平均值乘以预先设定的适用比率而获得的值选定为终止条件,然后当温差达到终止条件时,停止烘干并切换至冷却过程,
所述第一拐点温度(T1_max)是根据实际投入量对预先设定的适当投入量的比率与第一拐点温度(T1_max)的出现时间点的延迟时间(t_delay)之间的相关关系来设定基于实际投入量的延迟时间(t_delay)后,并将自开始烘干之后经过延迟时间(t_delay)时的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信默崔璋煜李宰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盖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