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1538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包括定位框、第一滑块、滑杆、侧排滑轮、顶排滑轮、活动排滑轮、第二滑块,所述的定位框为一侧开放U型框或矩形框,所述的定位框的底部设置有侧排滑轮,所述的定位框的一侧内壁设置有顶排滑轮,所述的定位框的两侧臂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通过滑杆固定,所述的滑杆的朝向定位框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活动排滑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的
,尤其是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内冶炼行业的发展,石墨电极己经是冶炼行业不可或缺的材料,一般石墨电极在成型后需要进行吊运,为保证石墨电极在炉上卡吊的精准度,石墨电极的两端必须划安全线,从而便于吊具的安装,现有的划线多为手工操作,缺乏简单好用的工具,划线精度低,操作不方便;随着自动化水平提高,目前有一些自动划线装置,但是其需要电机、起吊装置、支撑平台、旋转电机等,结构复杂,而石墨电极堆放时的状态混乱无序,两端电极伸出,成堆叠放,非常适合于手动借用一些装置进行划线,因此对于低精度要求的石墨电极划线,缺乏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体积紧凑、速度快、效率高的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包括定位框、第一滑块、滑杆、侧排滑轮、顶排滑轮、活动排滑轮、第二滑块,所述的定位框为一侧开放U型框或矩形框,所述的定位框的底部设置有侧排滑轮,所述的定位框的一侧内壁设置有顶排滑轮,所述的定位框的两侧臂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通过滑杆固定,所述的滑杆的朝向定位框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活动排滑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的侧排滑轮、顶排滑轮、活动排滑轮均由侧固定杆、排轮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定位框之间设置有锁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框为型材组成,所述的第一滑块为中间开矩形孔且矩形孔的尺寸规格大于定位框。进一步地,所述的排轮为金属轮。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框和石墨电极接触的底部及一侧设置有划线弹丝,所述的滑杆和石墨电极接触侧设置有划线弹丝,所述的划线弹丝为染色金属丝或染色棉线或染色的弹性橡胶条;所述的划线弹丝通过固定在定位框、滑杆上的带有圆环的固定柱即可实现张紧,并通过张紧后对石墨电极进行定点染色,确定好染色点后,可以方便的对石墨电极进行划线。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定位框、第一滑块、滑杆、侧排滑轮、顶排滑轮、活动排滑轮、第二滑块、侧固定杆、排轮组成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体积紧凑、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结合具体技术手段来说有如下几点:1、本专利技术创造通过定位框、滑杆组成一种矩形或者方形定位框,利用定位框、滑杆和石墨电极平面接触相切的原理,寻找定位点,对于石墨电极的粗精度定位点画点,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体积紧凑,效果好;2、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滑杆为可活动结构,利用定位框的直角进行定位后,再利用滑杆和石墨电极相切定位,操作方便,在车间及仓库等各种场合下,划线定点操作十分迅速有效,满足低精度的定位要求,是非常有效和实用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的侧固定杆和排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定位框2、第一滑块3、滑杆4、侧排滑轮5、顶排滑轮6、活动排滑轮7、第二滑块8、侧固定杆9、排轮。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2所示,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包括定位框1、第一滑块2、滑杆3、侧排滑轮4、顶排滑轮5、活动排滑轮6、第二滑块7,所述的定位框1为一侧开放U型框或矩形框,所述的定位框1的底部设置有侧排滑轮4,所述的定位框1的一侧内壁设置有顶排滑轮5,所述的定位框1的两侧臂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2、第二滑块7,所述的第一滑块2、第二滑块7之间通过滑杆3固定,所述的滑杆3的朝向定位框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活动排滑轮6。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时,第一点,本专利技术创造通过定位框、滑杆组成一种矩形或者方形定位框,利用定位框、滑杆和石墨电极平面接触相切的原理,寻找定位点,对于石墨电极的粗精度定位点画点,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体积紧凑,效果好;第二,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滑杆为可活动结构,利用定位框的直角进行定位后,再利用滑杆和石墨电极相切定位,操作方便,在车间及仓库等各种场合下,划线定点操作十分迅速有效,满足低精度的定位要求,是非常有效和实用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侧排滑轮4、顶排滑轮5、活动排滑轮6均由侧固定杆8、排轮9组成,结构简单,效果好,实施方便。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滑块2、第二滑块7和定位框1之间设置有锁止结构,结构简单实用,效果好,方便两者固定卡止。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框1为型材组成,所述的第一滑块2为中间开矩形孔且矩形孔的尺寸规格大于定位框1,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制造便捷。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排轮9为金属轮,结构简单,利用排轮和石墨电极进行摩擦滚动接触,有利于定位。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框1和石墨电极接触的底部及一侧设置有划线弹丝,所述的滑杆3和石墨电极接触侧设置有划线弹丝,所述的划线弹丝为染色金属丝或染色棉线或染色的弹性橡胶条,所述的划线弹丝通过固定在定位框、滑杆上的带有圆环的固定柱即可实现张紧,并通过张紧后对石墨电极进行定点染色,确定好染色点后,可以方便的对石墨电极进行划线;所述的固定柱的形状类似“9字型”,由圆环和固定柱组成,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成本低。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包括定位框(1)、第一滑块(2)、滑杆(3)、侧排滑轮(4)、顶排滑轮(5)、活动排滑轮(6)、第二滑块(7),所述的定位框(1)为一侧开放U型框或矩形框,所述的定位框(1)的底部设置有侧排滑轮(4),所述的定位框(1)的一侧内壁设置有顶排滑轮(5),所述的定位框(1)的两侧臂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2)、第二滑块(7),所述的第一滑块(2)、第二滑块(7)之间通过滑杆(3)固定,所述的滑杆(3)的朝向定位框(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活动排滑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包括定位框(1)、第一滑块(2)、滑杆(3)、侧排滑轮(4)、顶排滑轮(5)、活动排滑轮(6)、第二滑块(7),所述的定位框(1)为一侧开放U型框或矩形框,所述的定位框(1)的底部设置有侧排滑轮(4),所述的定位框(1)的一侧内壁设置有顶排滑轮(5),所述的定位框(1)的两侧臂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2)、第二滑块(7),所述的第一滑块(2)、第二滑块(7)之间通过滑杆(3)固定,所述的滑杆(3)的朝向定位框(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活动排滑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排滑轮(4)、顶排滑轮(5)、活动排滑轮(6)均由侧固定杆(8)、排轮(9)组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姚元林张世顺张利王召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