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的合金材料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107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的合金材料模具,包括上模座、上模、顶板、承载板、下模、下模座、顶芯,所述上模和顶板一体成型,所述上模与顶板的中心均设有上通孔,所述顶板设有至少三楔形体,所述楔形体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下表面,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楔形槽,所述楔形槽与楔形体相配合设置,所述下模和承载板一体成型,所述下模与承载板中心均设有下通孔,所述顶芯滑动设置在下通孔内,所述顶芯下方连接有液压缸,所述上模固定在上模座的下表面,所述下模固定在下模座的上表面,所述上模座安装在拉伸设备的上机架上,所述下模座安装在拉伸设备的下机架上。其优点;自动准确定位、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的合金材料模具
本技术涉及拉伸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的合金材料模具。
技术介绍
工业智能化自动拉伸,作为保温容器先进制造业中的重要装备和手段,保温容器的制作通常是根据所要制作容器大小切割出相应尺寸的不锈钢圆板,通过拉伸模具将不锈钢圆板拉伸成筒状。在此过程中不锈钢圆板的中心偏移则影响内胆的拉伸,造成产品次品率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为此申请号为CN20192014757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气瓶内胆成型拉伸模具,该模具通过手动旋拧旋钮配合调节组件对放置在顶板上的不锈钢圆板移动至中心位置。上述专利方案虽然可以通过手动旋拧旋钮配合调节组件将不锈钢圆板移动至中心位置,然后手动操作不适用现代智能拉伸工艺,保温容器的制作前后经过多次拉伸包括整形等多道工序,工序之间通过工业机器人来传递。另外为了提高拉伸精度,普通的模具装有导柱、导套,但导柱、导套的设置为会影响传递,不适合工业智能化自动连续拉伸作业,同时在加热拉伸过程中模具部件会产生变形,拉伸过程上下模难免会偏位、产品容易出现卡模现象,其中有1个环节出现问题整条线会停机检修,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导柱、导套的模具却有导柱、导套功能且能自动准确定位、精度高的拉伸模具。为了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的合金材料模具,包括上模座、上模、顶板、承载板、下模、下模座、顶芯,所述上模和顶板一体成型,所述上模与顶板的中心均设有上通孔,所述顶板设有至少三个楔形体,所述楔形体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下表面,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楔形槽,所述楔形槽与楔形体相配合设置,所述下模和承载板一体成型,所述下模与承载板中心均设有下通孔,所述顶芯滑动设置在下通孔内,所述顶芯下方连接有液压缸用于驱动顶芯的伸缩,所述上模固定在上模座的下表面,所述下模固定在下模座的上表面,所述上模座安装在拉伸设备的上机架上,所述下模座安装在下拉伸设备的下机架上。进一步,所述楔形体朝上通孔的中心方向设有弧面,这样的设计能减小楔形体与不锈钢圆板间的摩擦,避免楔形体对不锈钢圆板边缘的划伤。进一步,所述楔形体的数量为三个,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楔形体在顶板下表面形成的内切圆中心与上通孔中心重合,所述承载板的上侧面上开设有楔形槽的数量为三个,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楔形槽在承载板上表面形成的内切圆中心与下通孔中心重合。进一步,所述楔形体插入到楔形槽内时,楔形体与楔形槽的间隙公差小于等于0.015mm,能有效地保证模具的安装精度。进一步,所述上模座下表面中心位置设有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下表面连接有顶料杆,用于将拉伸成型的工件从上通孔中推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使用时,这种无导柱、导套的模具却有导柱、导套功能,模具上下开合时不会移位,且楔形体与楔形槽配合时0.015mm以内的间隙公差能有效地保证模具的安装精度,可使不锈钢片在拉伸时获得较好的厚度差,很好的控制了加工件精度。2、本技术在使用时,上模下移过程中,楔形体能将不锈钢圆板推移到承载板的中心位置,实现不锈钢圆板的自动准确对位,从而提高拉伸良率。3、本技术楔形体的弧面设计,能减小楔形体与不锈钢圆板间的摩擦,避免楔形体对不锈钢圆板边缘的划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高精度的合金材料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面剖视图;图3为图1中楔形体在顶板的分布图;图4为图1中楔形体的放大图;其中,上模座1、上模2、顶板3、承载板4、下模5、下模座6、顶芯7、锲形体8、楔形槽9、下通孔10、上通孔11、液压缸12、弹簧垫圈13、顶料杆14、不锈钢圆板15、弧面16、内切圆17、上机架18、下机架1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优选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4所示,一种高精度的合金材料模具,包括上模座1、上模2、顶板3、承载板4、下模5、下模座6、顶芯7、顶料杆14,上模2和顶板3一体成型,上模2与顶板3中心均设有上通孔11,顶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楔形体8,楔形体8朝上通孔11的中心方向设有一弧面16,三个楔形体8呈圆周阵列分布在顶板3的下表面,楔形体8在顶板下表面所形成的内切圆17中心与上通孔11中心重合,承载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三个楔形槽9,呈圆周阵列分布在承载板4上,楔形槽9与楔形体8配合设置,当楔形体插入到楔形槽内后,楔形体8与楔形槽9的间隙公差小于等于0.015mm,本实施例优先0.015mm,下模5和承载板4一体成型,下模5与承载板4中心均设有下通孔10,顶芯7位于下模5的下通孔10内,顶芯7下方连接有液压缸12,用于驱动顶芯7的上、下伸缩,上模2固定在上模座1的下表面,下模5固定在下模座6上,上模座1的下表面中心位置设有弹性垫圈13,弹性垫圈13下表面与顶料杆14相连接,上模座1连接在拉伸设备的上机架18上,下模座6连接在下拉伸设备的下机架19上。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在安装时,楔形体8伸入到楔形槽9中,顶板3和承载板4重叠在一起,将模具的上模座1安装在拉伸设备的上机架18上,模具的下模座6安装在拉伸设备的下机架19上,楔形体8与楔形槽9的配合设置使模具获得很好的安装精度,从而使拉伸工件获得较高的拉伸精度。在使用过程中,机械手将切割好的不锈钢圆板15放在承载板4的上表面,机械手只是粗略定位,要保证拉伸效果需对放置的不锈钢圆板15作进一步的定位,拉伸设备控制上机架18往下移动,带动顶板3上的楔形体8跟随向下移动,当楔形体8接触到不锈钢圆板15时,其边缘受到楔形体8上弧面16的推力,楔形体8沿着楔形槽9继续下移,将不锈钢圆板15推移至承载板4的中心处,使之中心与上通孔11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的直线上,顶板压住不锈钢圆板15后,液压缸12驱动顶芯向上运动,在顶芯7的作用下,不锈钢圆板15渐渐被拉伸呈筒状,筒状的上端接触到顶料杆受到向上的推力,与顶料杆14连接的弹簧垫圈13被压缩,随着进一步的拉伸顶料杆14继续向上移动,不锈钢内胆半成品成型后拉伸结束,液压缸12带动顶芯7下降,不锈钢内胆半成品受到顶料杆14往下的推力,随着上机架18的上升,顶料杆14在弹性垫圈13的作用下把成型的半成品从上通孔11中推出,推出后机械手传递装置将成型的半成品传递到下一工序,同时放入新的不锈钢圆板,由此反复进行自动拉伸作业。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的合金材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上模、顶板、承载板、下模、下模座、顶芯,所述上模和顶板一体成型,所述上模与顶板的中心均设有上通孔,所述顶板设有至少三个楔形体,所述楔形体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下表面,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楔形槽,所述楔形槽与楔形体相配合设置,所述下模和承载板一体成型,所述下模与承载板中心均设有下通孔,所述顶芯滑动设置在下通孔内,所述顶芯下方连接有液压缸,所述上模固定在上模座的下表面,所述下模固定在下模座的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的合金材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上模、顶板、承载板、下模、下模座、顶芯,所述上模和顶板一体成型,所述上模与顶板的中心均设有上通孔,所述顶板设有至少三个楔形体,所述楔形体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下表面,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楔形槽,所述楔形槽与楔形体相配合设置,所述下模和承载板一体成型,所述下模与承载板中心均设有下通孔,所述顶芯滑动设置在下通孔内,所述顶芯下方连接有液压缸,所述上模固定在上模座的下表面,所述下模固定在下模座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的合金材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体朝上通孔的中心方向设有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的合金材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体的数量为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福陈华俊吕鹏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