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建筑基桩用水面夯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建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土木建筑基桩用水面夯实装置。
技术介绍
土木建筑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桩基础:由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现有的土木建筑基桩用夯实装置大多在地面展开进行,往往忽悠了水底的建筑工作,因为水下土壤长期被水浸泡,土壤面凹凸不平,且水下环境难以进行勘测,无法良好的判断水底土壤面,土壤质量较差,在夯实基桩的过程中十分困难,施工工作不易开展,现大多采用人工下水夯实的方式进行工作,工作进程低,并且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大多采用人工下水夯实的方式进行工作,工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建筑基桩用水面夯实装置,包括作业船(1)、坐垫台(2)和储土箱(7),所述坐垫台(2)固定连接于作业船(1)内部前端,且储土箱(7)固定安装于作业船(1)前端,所述储土箱(7)往前延伸出作业船(1),且储土箱(7)位于坐垫台(2)前端,所述储土箱(7)前端安装有夯实机(14),其特征在于:/n所述坐垫台(2)顶面边缘开有承托槽(201),且坐垫台(2)内部并位于承托槽(201)正下方均匀开有若干条呈竖直的活动道(202),所述活动道(202)往下贯通于作业船(1)底面,且活动道(202)内壁对称开有限位道(203),且活动道(202)顶部均嵌接有套筒轴(3),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建筑基桩用水面夯实装置,包括作业船(1)、坐垫台(2)和储土箱(7),所述坐垫台(2)固定连接于作业船(1)内部前端,且储土箱(7)固定安装于作业船(1)前端,所述储土箱(7)往前延伸出作业船(1),且储土箱(7)位于坐垫台(2)前端,所述储土箱(7)前端安装有夯实机(14),其特征在于:
所述坐垫台(2)顶面边缘开有承托槽(201),且坐垫台(2)内部并位于承托槽(201)正下方均匀开有若干条呈竖直的活动道(202),所述活动道(202)往下贯通于作业船(1)底面,且活动道(202)内壁对称开有限位道(203),且活动道(202)顶部均嵌接有套筒轴(3),所述套筒轴(3)内壁嵌入有气袋(301);所述活动道(202)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4),且活动杆(4)外壁底端对称开有内槽(401),所述内槽(401)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滚轮(402),且滚轮(402)外侧凸出于内槽(401)位于限位道(203)中,所述滚轮(402)与限位道(203)内壁滚动连接,所述活动杆(4)顶部插接于套筒轴(3),且活动杆(4)下方嵌接有浮块(403),所述浮块(403)外壁转动连接有转环(404),且转环(404)外壁呈环绕均匀粘接有若干块漂浮垫(405);
所述储土箱(7)顶面靠近坐垫台(2)的一侧铰接有盖板(701),且储土箱(7)内边壁顶部开设有电缆槽(702),所述储土箱(7)内部后端间隔出设备槽(703),且设备槽(703)前壁固定安装有电机(8),所述电机(8)前端转动连接有螺旋轴(801),且螺旋轴(801)往前贯穿过设备槽(703)边壁延伸至储土箱(7)内部,所述储土箱(7)右侧中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马达(9),且马达(9)左侧转动连接有转轴(901),所述转轴(901)往左贯穿过储土箱(7)右壁且延伸出储土箱(7)内部,且转轴(901)左端嵌入于储土箱(7)内左壁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901)外壁四端均固定连接有叶片(902);
所述储土箱(7)内部底角安装有探测仪(10),且探测仪(10)外侧并列安装有若干根探测针(1001),所述探测针(1001)均向外贯穿出储土箱(7)底面,且储土箱(7)底面并列安装有若干根输入管(11),所述输入管(11)内部顶端嵌入安装有阀门(1101),且储土箱(7)内顶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滑轨(12),所述电动滑轨(12)下方传动连接有冲压缸(13),且冲压缸(13)下方传动连接有冲压轴(1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建筑基桩用水面夯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槽(201)呈...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