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药材加工用转动式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080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药材加工用转动式研磨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安插在底座四角的四个竖架,四个所述竖架的上端共同固定安装有顶板,四个所述竖架之间共同滑动安装有置于顶板下方的研磨器皿,所述顶板上安装有带转研磨组件,且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与研磨器皿底部相连接的抵动组件,所述抵动组件包括固定在研磨器皿底部居中位置处的U形架,所述U形架内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能实现对滚轮的抵动从而带动研磨器皿上下位置微调,这样研磨头外缘与研磨器皿内壁之间的间隙可调,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磨出的药材颗粒粒径进行把控,从而确保改进后的装置能研磨出合乎不同要求的药材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药材加工用转动式研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药药材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中药药材加工用转动式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等多种原因,各地区的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应用范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形成了具有不同内涵、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即中药材、民间药和民族药。对于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己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几千年来,以之作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药物中,植物性药材占大多数,使用也更普遍,所以古来相沿药学叫做“本草学”。中药药材的加工离不开对药材的研磨,以往的研磨过程大多经由人工手动进行,进入现代随着电气设备的引入,研磨装置得以推广开来,但目前的研磨装置研磨出的药材颗粒粒径大小不易控制,无法研磨出合乎不同要求的药材颗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的研磨装置研磨出的药材颗粒粒径大小不易控制,无法研磨出合乎不同要求的药材颗粒,进而提出的一种中药药材加工用转动式研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药材加工用转动式研磨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安插在底座四角的四个竖架,四个所述竖架的上端共同固定安装有顶板,四个所述竖架之间共同滑动安装有置于顶板下方的研磨器皿,所述顶板上安装有带转研磨组件,且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与研磨器皿底部相连接的抵动组件。优选的,所述带转研磨组件包括固定在顶板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贯穿顶板后固定有研磨头,所述研磨头位于研磨器皿内。优选的,所述抵动组件包括固定在研磨器皿底部居中位置处的U形架,所述U形架内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居中位置处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外固定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外缘与滚轮的外缘相抵设置。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左右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外均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支撑座和弹簧,且两个所述支撑座相对的一端均与研磨器皿的外缘相固定,两个所述支撑座分别滑动套接在两个支撑柱外。优选的,两个所述弹簧均为强力拉伸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支撑座的侧壁固接,两个所述弹簧的下端均与底座的顶部固接。优选的,所述研磨器皿外罩设有外罩,且所述外罩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接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能实现对滚轮的抵动从而带动研磨器皿上下位置微调,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磨出的药材颗粒粒径进行把控,从而确保改进后的装置能研磨出合乎不同要求的药材颗粒,实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药药材加工用转动式研磨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药药材加工用转动式研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柱、2弹簧、3支撑座、4U形架、5滚轮、6第一电机、7偏心轮、8竖架、9底座、10外罩、11研磨器皿、12顶板、13第二电机、14联动杆、15研磨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中药药材加工用转动式研磨装置,包括底座9和固定安插在底座9四角的四个竖架8,四个竖架8的上端共同固定安装有顶板12,四个竖架8之间共同滑动安装有置于顶板12下方的研磨器皿11,顶板12上安装有带转研磨组件,且底座9上安装有与研磨器皿11底部相连接的抵动组件;带转研磨组件包括固定在顶板12上的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有联动杆14,联动杆14贯穿顶板12后固定有研磨头15,研磨头15位于研磨器皿11内;抵动组件包括固定在研磨器皿11底部居中位置处的U形架4,U形架4内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滚轮5,底座9的顶部居中位置处固定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外固定有偏心轮7,偏心轮7的外缘与滚轮5的外缘相抵设置,底座9上左右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柱1,两个支撑柱1外均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支撑座3和弹簧2,且两个支撑座3相对的一端均与研磨器皿11的外缘相固定,两个支撑座3分别滑动套接在两个支撑柱1外,两个弹簧2均为强力拉伸弹簧,两个弹簧2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支撑座3的侧壁固接,两个弹簧2的下端均与底座9的顶部固接。研磨器皿11外罩设有外罩10,且外罩10的底部与底座9的顶部固接设置,这样能起到对研磨器皿11与底座9之间传动零部件的遮挡、隔绝,确保传动部件的持续、正常运行。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药药材加工用转动式研磨装置中,通过第一电机6带动偏心轮7转动能实现对滚轮5的抵动从而带动研磨器皿11上下位置微调,这样研磨头15外缘与研磨器皿11内壁之间的间隙可调,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磨出的药材颗粒粒径进行把控,从而确保改进后的装置能研磨出合乎不同要求的药材颗粒,实用可靠,灵活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药材加工用转动式研磨装置,包括底座(9)和固定安插在底座(9)四角的四个竖架(8),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竖架(8)的上端共同固定安装有顶板(12),四个所述竖架(8)之间共同滑动安装有置于顶板(12)下方的研磨器皿(11),所述顶板(12)上安装有带转研磨组件,且所述底座(9)上安装有与研磨器皿(11)底部相连接的抵动组件,所述抵动组件包括固定在研磨器皿(11)底部居中位置处的U形架(4),所述U形架(4)内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滚轮(5),所述底座(9)的顶部居中位置处固定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外固定有偏心轮(7),所述偏心轮(7)的外缘与滚轮(5)的外缘相抵设置,所述底座(9)上左右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柱(1),两个所述支撑柱(1)外均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支撑座(3)和弹簧(2),且两个所述支撑座(3)相对的一端均与研磨器皿(11)的外缘相固定,两个所述支撑座(3)分别滑动套接在两个支撑柱(1)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药材加工用转动式研磨装置,包括底座(9)和固定安插在底座(9)四角的四个竖架(8),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竖架(8)的上端共同固定安装有顶板(12),四个所述竖架(8)之间共同滑动安装有置于顶板(12)下方的研磨器皿(11),所述顶板(12)上安装有带转研磨组件,且所述底座(9)上安装有与研磨器皿(11)底部相连接的抵动组件,所述抵动组件包括固定在研磨器皿(11)底部居中位置处的U形架(4),所述U形架(4)内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滚轮(5),所述底座(9)的顶部居中位置处固定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外固定有偏心轮(7),所述偏心轮(7)的外缘与滚轮(5)的外缘相抵设置,所述底座(9)上左右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柱(1),两个所述支撑柱(1)外均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支撑座(3)和弹簧(2),且两个所述支撑座(3)相对的一端均与研磨器皿(11)的外缘相固定,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康
申请(专利权)人:西和县百草堂中药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