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式篮球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45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升降式篮球架,包括承重柱、篮板组件和用于驱动篮板组件沿承重柱作升降移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固定在承重柱底部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升降式篮球架可根据需要改变篮板高度,实用性强,调节高度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安全性高。承重柱对场地要求不高,有固定承重基础即可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解决贫困地区中小学运动器材匮乏的问题,实现一个篮球架,多年级、不同身高学生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推广应用于轮椅篮球,大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式篮球架
本技术属于体育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式篮球架。
技术介绍
篮球架的类型主要包括固定式、炮式和底座式,均不具备篮板升降功能,因而适用性较差。市面上现有的升降式篮球架主要为折叠式和垂直升降式两种,其中,折叠式篮球架在折叠升降过程中,不易操作,如若操作不慎,还可能发生危险。垂直升降式篮球架在室外环境下,容易卡死,导致无法实现升降功能。此外,现有升降式篮球架对场地也有较高的要求,导致实用性差,不适于广泛推广。另一方面,一些贫困边远山区中小学运动器材匮乏,迫切需要简单易用、安全性高的可升降篮球架,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身高的学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简单易用、安全性高、适用性强的可升降式篮球架。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升降式篮球架,包括承重柱、篮板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篮板组件沿所述承重柱作升降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承重柱底部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柱的数量为一根,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箱和四根第一丝杠,所述篮板组件包括第一滑块、篮板和横梁;所述第一驱动箱顶部和底部中间位置均开设有与所述承重柱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驱动箱套在所述承重柱上并焊接固定;所述四根第一丝杠围绕着所述承重柱呈矩形布置,且所述四根第一丝杠自上而下插入所述第一驱动箱中;每一第一丝杠底部均固定有第一从动齿轮,每一第一丝杠底端均一体固定有直径小于第一丝杠的第一圆柱凸起,所述第一驱动箱底部开设有四个第二通孔,每一第二通孔内均嵌接有第一滚柱轴承,四第一圆柱凸起分别一一对应地插在四个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一驱动箱顶部与每一第一丝杠接合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二滚柱轴承;四个第一从动齿轮中,前后成对的两第一从动齿轮间设置有与对应两第一从动齿轮分别啮合的过渡齿轮,两过渡齿轮分别固定在两圆轴上,圆轴上端和下端均一体固定有直径小于圆轴的第二圆柱凸起,所述第一驱动箱顶部和底部对应于圆轴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每一第三通孔内均嵌接有第三滚柱轴承,各第二圆柱凸起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三通孔中;位于前侧的两第一从动齿轮间设置有与对应两第一从动齿轮分别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底部中间位置垂直焊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底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前侧设置有与其啮合的竖直设置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前侧垂直固定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驱动箱底部前侧中间位置开设有方孔,并焊接固定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的方盒,所述连杆底端一体固定有直径小于所述连杆的第三圆柱凸起,所述方盒底部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嵌接有第四滚柱轴承,所述第三圆柱凸起插接在所述第四通孔中;所述第一传动轴自前侧穿出所述方盒,所述第一传动轴伸出端焊接第一Z型手摇杆;所述第一滑块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所述承重柱相匹配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一滑块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四根第一丝杠一一对应匹配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滑块插接在所述承重柱和所述四根第一丝杠上;所述篮板通过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前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齿轮后侧设置有与其啮合的竖直设置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后侧垂直固定有第二传动轴;所述方盒容纳所述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自后侧穿出所述方盒和所述承重柱,并可与电动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柱为外径300mm,内径200mm的六边形空心柱结构;第一丝杠直径为180mm。进一步地,所述篮板顶部固定有用于计时及比分显示的显示器;所述篮板顶部还固定有照明灯。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柱的数量为两根,并且,所述承重柱为六边形空心柱结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箱、第二丝杠和固定板,所述篮板组件包括第二滑块、篮板和横梁;所述第二驱动箱包括箱本体和两U型连接块,U型连接块四角位置开设左右贯通的第九通孔,所述箱本体上对应开孔;所述箱本体两侧设梯形槽,所述箱本体与所述两U型连接块配合,抱住两承重柱,并通过螺杆固定;所述箱本体前侧中间位置开设一第七通孔,所述第七通孔左右侧各开设一第八通孔,所述箱本体后侧对应开设两第八通孔;所述第二丝杠设置在所述两承重柱之间,且所述第二丝杠自上而下插入所述箱本体中;所述第二丝杠底部固定有蜗轮,所述蜗轮为斜°蜗轮,所述第二丝杠底端一体固定有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丝杠的第四圆柱凸起,所述箱本体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一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内嵌接有第五滚柱轴承,第四圆柱凸起插在所述第六通孔中;所述箱本体顶部与所述第二丝杠接合的位置设置有第六滚柱轴承;所述第二丝杠与左侧承重柱间设置有与所述蜗轮啮合的第二蜗杆,所述第二丝杠与右侧承重柱间设置有与所述蜗轮啮合的第一蜗杆,两蜗杆均垂直于所述第二丝杠,且所述两蜗杆分别可转动地固定在前后成对的第八通孔上,所述箱本体与所述两蜗杆接合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七滚柱轴承;所述第一蜗杆前端固定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蜗杆前端固定有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左右相对,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与两从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前侧垂直固定有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自所述第七通孔穿出所述箱本体,所述第三传动轴伸出端焊接有第二Z型手摇杆;所述固定板左右侧位置各开设一与承重柱相匹配的第十通孔,所述固定板套接在所述两承重柱上并焊接固定在所述两承重柱顶部,所述第二丝杠向上穿出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二滑块左右侧位置各开设一与承重柱相匹配的第十一通孔,所述第二滑块中间位置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丝杠匹配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滑块插接在所述两承重柱和所述第二丝杠上,并且,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第二驱动箱之间;所述篮板通过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蜗杆后端也固定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蜗杆后端也固定有第三从动齿轮,位于后端的第二、第三从动齿轮左右相对,且后端的第二、第三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与两从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三主动齿轮,所述第三主动齿轮后侧垂直固定有第四传动轴;所述箱本体后侧对应位置同样开设有第七通孔,所述第四传动轴自后侧的第七通孔穿出所述箱本体,并可与电动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篮板的数量为两个,两篮板分别通过横梁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左右侧。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柱外径为300mm,内径为200mm;所述第二丝杠直径为100mm。进一步地,所述篮板顶部固定有用于计时及比分显示的显示器;所述篮板顶部还固定有照明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升降式篮球架可根据需要改变篮板高度,实用性强,调节高度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安全性高。承重柱对场地要求不高,有固定承重基础即可使用。本技术可解决解决贫困地区中小学运动器材匮乏的问题,实现一个篮球架,多年级、不同身高学生使用。本技术还可推广应用于轮椅篮球,大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可升降式篮球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第一驱动箱的结构示意图(去除箱盖及前侧板);图3为实施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式篮球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柱(1)、篮板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篮板组件沿承重柱(1)作升降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承重柱(1)底部位置;/n承重柱(1)的数量为一根,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箱(2)和四根第一丝杠(4),所述篮板组件包括第一滑块(3)、篮板(5)和横梁(6);/n第一驱动箱(2)顶部和底部中间位置均开设有与承重柱(1)相匹配的第一通孔(202),第一驱动箱(2)套在承重柱(1)上并焊接固定;所述四根第一丝杠(4)围绕着承重柱(1)呈矩形布置,且所述四根第一丝杠(4)自上而下插入第一驱动箱(2)中;每一第一丝杠(4)底部均固定有第一从动齿轮(205),每一第一丝杠(4)底端均一体固定有直径小于第一丝杠(4)的第一圆柱凸起,第一驱动箱(2)底部开设有四个第二通孔(203),每一第二通孔(203)内均嵌接有第一滚柱轴承,四第一圆柱凸起分别一一对应地插在四个第二通孔(203)中;第一驱动箱(2)顶部与每一第一丝杠(4)接合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二滚柱轴承;/n四个第一从动齿轮(205)中,前后成对的两第一从动齿轮(205)间设置有与对应两第一从动齿轮(205)分别啮合的过渡齿轮(206),两过渡齿轮(206)分别固定在两圆轴上,圆轴上端和下端均一体固定有直径小于圆轴的第二圆柱凸起,第一驱动箱(2)顶部和底部对应于圆轴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204),每一第三通孔(204)内均嵌接有第三滚柱轴承,各第二圆柱凸起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三通孔(204)中;/n位于前侧的两第一从动齿轮(205)间设置有与对应两第一从动齿轮(205)分别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207),第一主动齿轮(207)底部中间位置垂直焊接有连杆(208),连杆(208)底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一锥齿轮(209),第一锥齿轮(209)前侧设置有与其啮合的竖直设置的第二锥齿轮(2010),第二锥齿轮(2010)前侧垂直固定有第一传动轴(2011);第一驱动箱(2)底部前侧中间位置开设有方孔,并焊接固定有用于容纳第一锥齿轮(209)和第二锥齿轮(2010)的方盒(201),连杆(208)底端一体固定有直径小于连杆(208)的第三圆柱凸起,方盒(201)底部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嵌接有第四滚柱轴承,所述第三圆柱凸起插接在所述第四通孔中;第一传动轴(2011)自前侧穿出方盒(201),第一传动轴(2011)伸出端焊接第一Z型手摇杆;/n第一滑块(3)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承重柱(1)相匹配的第五通孔(301),第一滑块(3)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四根第一丝杠(4)一一对应匹配的第一螺孔(302),第一滑块(3)插接在承重柱(1)和所述四根第一丝杠(4)上;篮板(5)通过横梁(6)固定在第一滑块(3)前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式篮球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柱(1)、篮板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篮板组件沿承重柱(1)作升降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承重柱(1)底部位置;
承重柱(1)的数量为一根,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箱(2)和四根第一丝杠(4),所述篮板组件包括第一滑块(3)、篮板(5)和横梁(6);
第一驱动箱(2)顶部和底部中间位置均开设有与承重柱(1)相匹配的第一通孔(202),第一驱动箱(2)套在承重柱(1)上并焊接固定;所述四根第一丝杠(4)围绕着承重柱(1)呈矩形布置,且所述四根第一丝杠(4)自上而下插入第一驱动箱(2)中;每一第一丝杠(4)底部均固定有第一从动齿轮(205),每一第一丝杠(4)底端均一体固定有直径小于第一丝杠(4)的第一圆柱凸起,第一驱动箱(2)底部开设有四个第二通孔(203),每一第二通孔(203)内均嵌接有第一滚柱轴承,四第一圆柱凸起分别一一对应地插在四个第二通孔(203)中;第一驱动箱(2)顶部与每一第一丝杠(4)接合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二滚柱轴承;
四个第一从动齿轮(205)中,前后成对的两第一从动齿轮(205)间设置有与对应两第一从动齿轮(205)分别啮合的过渡齿轮(206),两过渡齿轮(206)分别固定在两圆轴上,圆轴上端和下端均一体固定有直径小于圆轴的第二圆柱凸起,第一驱动箱(2)顶部和底部对应于圆轴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204),每一第三通孔(204)内均嵌接有第三滚柱轴承,各第二圆柱凸起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三通孔(204)中;
位于前侧的两第一从动齿轮(205)间设置有与对应两第一从动齿轮(205)分别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207),第一主动齿轮(207)底部中间位置垂直焊接有连杆(208),连杆(208)底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一锥齿轮(209),第一锥齿轮(209)前侧设置有与其啮合的竖直设置的第二锥齿轮(2010),第二锥齿轮(2010)前侧垂直固定有第一传动轴(2011);第一驱动箱(2)底部前侧中间位置开设有方孔,并焊接固定有用于容纳第一锥齿轮(209)和第二锥齿轮(2010)的方盒(201),连杆(208)底端一体固定有直径小于连杆(208)的第三圆柱凸起,方盒(201)底部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嵌接有第四滚柱轴承,所述第三圆柱凸起插接在所述第四通孔中;第一传动轴(2011)自前侧穿出方盒(201),第一传动轴(2011)伸出端焊接第一Z型手摇杆;
第一滑块(3)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承重柱(1)相匹配的第五通孔(301),第一滑块(3)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四根第一丝杠(4)一一对应匹配的第一螺孔(302),第一滑块(3)插接在承重柱(1)和所述四根第一丝杠(4)上;篮板(5)通过横梁(6)固定在第一滑块(3)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式篮球架,其特征在于,第一锥齿轮(209)后侧设置有与其啮合的竖直设置的第三锥齿轮(2012),第三锥齿轮(2012)后侧垂直固定有第二传动轴(2013);方盒(201)容纳第三锥齿轮(2012),第二传动轴(2013)自后侧穿出方盒(201)和承重柱(1),并可与电动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式篮球架,其特征在于,承重柱(1)为外径300mm,内径200mm的六边形空心柱结构;第一丝杠(4)直径为18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式篮球架,其特征在于,篮板(5)顶部固定有用于计时及比分显示的显示器;篮板(5)顶部还固定有照明灯。


5.一种可升降式篮球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柱(1)、篮板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篮板组件沿承重柱(1)作升降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承重柱(1)底部位置;
承重柱(1)的数量为两根,并且,承重柱(1)为六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宁冈江胜锋江蕾黄奕凯马伟候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