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功能锻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442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8
本公开涉及医疗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肢功能锻炼器,该下肢功能锻炼器包括基板座,基板座用于与床档抵接,基板座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为平面,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插接部件;脚踏组件,脚踏组件包括第二插接部件,第二插接部件与第一插接部件插接配合。本公开提供的下肢功能锻炼器,通过将基板座的第一表面设置为平面放置于床面,并将基板座与床档抵接进行限位,有效防止在下肢功能锻炼器使用过程中,基板座与床面发生相对运动,保证了使用的稳定性,提高了使用体验,并且,本下肢功能锻炼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成本较低的优势,且可适用于多种结构类型的床体,具有较高的可推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功能锻炼器
本公开涉及医疗机械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下肢功能锻炼器。
技术介绍
功能锻炼是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或者腰椎术后等脊柱手术后的患者以及长期卧床的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临床上经常发现,许多病人虽然治疗比较及时,手术很成功,但由于病人患肢疼痛和害怕的心理,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积极的功能锻炼,术后常常发生软组织粘连,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没有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医生和护士会指导病人使用康复器械进行功能锻炼。但是现有的卧位下肢功能锻炼器械大多只适用于特定的病床,并且结构复杂,体积大,造价高,不易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下肢功能锻炼器。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下肢功能锻炼器,包括:基板座,所述基板座用于与床档抵接,所述基板座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插接部件;脚踏组件,所述脚踏组件包括第二插接部件,所述第二插接部件与所述第一插接部件插接配合。本申请公开的下肢功能锻炼器用于卧位状态下下肢功能锻炼,下肢功能锻炼器包括基板座和脚踏组件,在使用时,将基板座放置于床面靠近床档的位置处,基板座的第一表面与床面接触,由于第一表面为平面,保证了基板座放置于床面的稳定性。并且,在使用时,由于使用者的脚部作用于脚踏组件,使脚踏组件具有向远离使用者的方向的运动趋势,将基板座靠近床档的端面与床档抵接,即基板座远离使用者的一侧与床档抵接,实现对基板座的限位。通过将基板座的第一表面设置为平面,并放置于床面,并将基板座与床档抵接进行限位,有效防止在下肢功能锻炼器使用过程中,基板座与床面发生相对运动,保证了使用的稳定性,提高了使用体验,并且,本下肢功能锻炼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成本较低的优势,且可适用于多种结构类型的床体,具有较高的可推广性。另外,本下肢功能锻炼器中,通过第一插接部件与第二插接部件之间的插接配合,将基板座与脚踏组件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在使用时将第一插接部件和第二插接部件配合,以实现基板座与脚踏组件之间的装配;结束使用时,将第一插接部件与第二插接部件分离,实现基板座与脚踏组件之间的拆卸,从而便于下肢功能锻炼器的移动和收纳。可选地,所述第一插接部件包括套筒,所述第二插接部件插接于所述套筒内,与所述基板座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插接部件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圈。可选地,所述套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第二插接部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通孔卡接配合。可选地,所述卡扣沿所述第二插接部件的径向方向与所述第二插接部件弹性连接。可选地,所述脚踏组件包括转动轮和用于将所述转动轮与所述第二插接部件连接的支架,所述转动轮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脚踏组件还包括脚踏板和用于将所述脚踏板与所述转动轮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转动轮同步转动。可选地,所述连接轴贯穿所述转动部件的中心,且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脚踏板。可选地,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脚部与所述脚踏板脱离的围板。可选地,所述基板座的第一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下肢功能锻炼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基板座;2-第一插接部件;3-脚踏组件;31-第二插接部件;32-转动轮;33-支架;34-脚踏板;35-连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下肢功能锻炼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肢功能锻炼器,包括:基板座1,基板座1用于与床档抵接,基板座1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为平面,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插接部件2;脚踏组件3,脚踏组件3包括第二插接部件31,第二插接部件31与第一插接部件2插接配合。本申请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下肢功能锻炼器用于卧位状态下下肢功能锻炼,下肢功能锻炼器包括基板座1和脚踏组件3,在使用时,将基板座1放置于床面靠近床档的位置处,基板座1的第一表面与床面接触,由于第一表面为平面,保证了基板座1放置于床面的稳定性。并且,在使用时,由于使用者的脚部作用于脚踏组件3,使脚踏组件3具有向远离使用者的方向的运动趋势,将基板座1靠近床档的端面与床档抵接,即基板座1远离使用者的一侧与床档抵接,实现对基板座1的限位。通过将基板座1的第一表面设置为平面,并放置于床面,并将基板座1与床档抵接进行限位,有效防止在下肢功能锻炼器使用过程中,基板座1与床面发生相对运动,保证了使用的稳定性,提高了使用体验,并且,本下肢功能锻炼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成本较低的优势,且可适用于多种结构类型的床体,具有较高的可推广性。另外,本下肢功能锻炼器中,通过第一插接部件2与第二插接部件31之间的插接配合,将基板座1与脚踏组件3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在使用时将第一插接部件2和第二插接部件31配合,以实现基板座1与脚踏组件3之间的装配;结束使用时,将第一插接部件2与第二插接部件31分离,实现基板座1与脚踏组件3之间的拆卸,从而便于下肢功能锻炼器的移动和收纳。为了提高第一表面与床面之间的稳定性,基板座1的第一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其中,防滑结构可以为多个形状大小一致的凸起,凸起的材料可以为橡胶或硅胶;或者在第一表面贴合设置防滑垫,同样可以起到增大第一表面与床面之间摩擦力的作用。具体地,第一插接部件2包括套筒,第二插接部件31插接于套筒内,与基板座1连接。在使用时,将基板座1放置于床面,然后将脚踏组件3中的第二插接部件31插入至套筒中,实现脚踏组件3与基板座1的连接。由于脚踏组件3受到脚部的作用力的方向与基板座1的第一表面平行,第二插接部件31插接于套筒内,使套筒对第二插接部件31在沿平行于第一表面的方向上具有限位的作用,以提高下肢功能锻炼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具体地,第二插接部件31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圈。在第二插接部件31插接至套筒中后,防滑圈位于套筒的内表面与第二插接部件31的外表面之间,且可以与套筒的内表面抵接,从而使套筒和第二插接部件31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有效防止脚踏组件3发生晃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功能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座(1),所述基板座(1)用于与床档抵接,所述基板座(1)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插接部件(2);/n脚踏组件(3),所述脚踏组件(3)包括第二插接部件(31),所述第二插接部件(31)与所述第一插接部件(2)插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功能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座(1),所述基板座(1)用于与床档抵接,所述基板座(1)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插接部件(2);
脚踏组件(3),所述脚踏组件(3)包括第二插接部件(31),所述第二插接部件(31)与所述第一插接部件(2)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功能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件(2)包括套筒,所述第二插接部件(31)插接于所述套筒内,与所述基板座(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功能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部件(31)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功能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第二插接部件(31)的外表面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通孔卡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功能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沿所述第二插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喜艳穆红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