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升变位输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42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顶升变位输送线,涉及输送线技术领域。该顶升变位输送线,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有两组,两组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固位板,两组固位板的相邻侧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位箱与第二固位箱。通过第一气缸、导向杆、第二滑块和的配合使用,可以对机箱进行升降,从而使变位板可以对物品进行平稳升降,再通过固定体、第三滑块、带齿长板、第二气缸、变位轴、变位齿轮和变位板的配合使用,方便的对需要转向的物品进行变位,使需要装配的侧面面对着工作人员和自动化装置,也方便工作人员和自动化装置对物品进行后期组装,从而提现顶升机构和变位机构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升变位输送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线
,具体为顶升变位输送线。
技术介绍
输送线是指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物料的物料搬运机械,又称流水线,输送流水线可进行水平、倾斜和垂直输送,也可组成空间输送线路,输送线路一般是固定的,输送机输送能力大,运距长,还可在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市场上的输送线输送形式较为单一,对于大件产品组装工序的行业,如空调前后端都需要安装配件时,无法对前后端进行360的旋转变位,当部分输送线较长时,是通过两组及两组以上的输送线进行运输,这样可能导致不同输送线的高度不一,无法实现吻合链接,导致物件无法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顶升变位输送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顶升变位输送线,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有两组,两组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固位板,两组固位板的相邻侧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位箱与第二固位箱,升降板的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板的顶部设置有顶升机构,两组固位板之间设置有运输机构,升降板的上方设置有机箱,机箱的内部设置有变位机构,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卡合机构。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旋转杆、凸轮、第一电机、第一旋转轴、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一滑块,两组支撑板的相邻侧壁转动安装有旋转杆,旋转杆的两端均贯穿两组支撑板,旋转杆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凸轮,一组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和第一伞形齿轮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伞形齿轮,两组第一伞形齿轮相啮合,旋转杆通过第一伞形齿轮与第一旋转轴进行传动连接,两组支撑板的相邻侧壁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两组第一滑块的相邻侧壁与升降板的两侧固定安装,凸轮的顶部与升降板的底部相接触。优选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导向杆和第二滑块,升降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和四组导向杆,第一气缸的自由端与机箱的底部固定安装,四组导向杆的外壁均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四组第二滑块均与机箱的两侧外壁固定安装。优选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第四转动轴、第五转动轴、第一传送辊、固定板、传动齿轮、第二电机、第二旋转轴、传动杆、第二伞形齿轮、第一传动链、第二传动链、第三传动链和第二传送辊,第一固位箱和第二固位箱的相邻侧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第四转动轴和第五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第四转动轴和第五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固位箱的内部并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固位箱的内部并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每两组导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第四转动轴和第五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板的一侧转动安装,第四转动轴和第五转动轴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传送辊,第四转动轴、第五转动轴、第一传送辊和传动齿轮有两组且呈对称设置与第二固位箱上。优选的,所述固位板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固位板的另一侧并固定安装有第二伞形齿轮,传动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固位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伞形齿轮,两组第二伞形齿轮相啮合,第二旋转轴通过第二伞形齿轮与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一端上的传动齿轮与传动杆上的传动齿轮套设有第一传动链,一组第四转动轴、第五转动轴与第三转动轴一端上的传动齿轮套设有第二传动链,另一组第四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另一端上与另一组第五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另一端上的传动齿轮套设有第三传动链,传动齿轮通过第一传动链、第二传动链和第三传动链进行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变位机构包括固定体、第三滑块、带齿长板、第二气缸、变位轴、变位齿轮和变位板,机箱的内侧顶部和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体,固定体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带齿长板,机箱的前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自由端与带齿长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机箱的内侧顶部转动安装有变位轴,变位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变位齿轮,变位齿轮与带齿长板相啮合,变位轴的顶端贯穿机箱的顶部并固定安装有变位板。优选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卡合板、固定块和卡杆架,旋转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合板,一组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卡杆架,卡合板的上开设有卡槽,卡杆架的底端卡合卡槽内,卡杆架与卡合板卡合安装。优选的,所述机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凹槽块,凹槽块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轮杆,转轮杆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转动轮,转动轮与变位板的底部相接触,凹槽块、转轮杆和转动轮有四组且呈环形阵列于变位板的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顶升变位输送线,当运输线无法平齐连接运输时,通过旋转杆、凸轮、第一电机、第一旋转轴、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一滑块的配合使用,对升降板进行升降,使该运输装置与其他运输线平齐,让该运输装置能够与其他运输线进行链接,使运输线能够对物品进行运输,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2)、该顶升变位输送线,通过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第四转动轴、第五转动轴、第一传送辊、固定板、传动齿轮、第二电机、第二旋转轴、传动杆、第二伞形齿轮、第一传动链、第二传动链、第三传动链和第二传送辊的配合使用,对物品进行运输,使运输过程中起到更加平稳的作用,也方便顶升机构和变位机构的使用时,避免了运输机构与顶升机构和变位机构的碰撞,降低装置的故障因素,减少输送线的维修保养次数,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3)、该顶升变位输送线,当物品前后端都需要安装配件时,通过第一气缸、导向杆、第二滑块和的配合使用,可以对机箱进行升降,从而使变位板可以对物品进行平稳升降,再通过固定体、第三滑块、带齿长板、第二气缸、变位轴、变位齿轮和变位板的配合使用,方便的对需要转向的物品进行变位,使需要装配的侧面面对着工作人员和自动化装置,也方便工作人员和自动化装置对物品进行后期组装,从而提现顶升机构和变位机构的实用性。(4)、该顶升变位输送线,由于升降板是通过凸轮离心式升高,当升降装置对升降板进行升降后,长时间的运输物品,对第一伞形齿轮产生扭转力,容易使第一伞形齿轮损坏,通过卡合板、固定块和卡杆架的配合使用,使旋转杆平稳固定于支撑板上,避免支撑板的转动,降低旋转杆对第一伞形齿轮产生的扭转力,减少对第一伞形齿轮的损伤和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齿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机箱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卡合板右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的A部放大图。图中:1支撑板、2升降板、3固位板、4第一固位箱、5第二固位箱、6升降装置、601旋转杆、602凸轮、603第一电机、604第一旋转轴、605第一伞形齿轮、606第一滑块、7顶升机构、701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顶升变位输送线,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有两组,两组支撑板(1)之间设置有升降板(2),升降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固位板(3),两组固位板(3)的相邻侧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位箱(4)与第二固位箱(5),升降板(2)的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6),升降板(2)的顶部设置有顶升机构(7),两组固位板(3)之间设置有运输机构(8),升降板(2)的上方设置有机箱(10),机箱(10)的内部设置有变位机构(9),支撑板(1)的一侧设置有卡合机构(14)。/n

【技术特征摘要】
1.顶升变位输送线,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有两组,两组支撑板(1)之间设置有升降板(2),升降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固位板(3),两组固位板(3)的相邻侧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位箱(4)与第二固位箱(5),升降板(2)的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6),升降板(2)的顶部设置有顶升机构(7),两组固位板(3)之间设置有运输机构(8),升降板(2)的上方设置有机箱(10),机箱(10)的内部设置有变位机构(9),支撑板(1)的一侧设置有卡合机构(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变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6)包括旋转杆(601)、凸轮(602)、第一电机(603)、第一旋转轴(604)、第一伞形齿轮(605)和第一滑块(606),两组支撑板(1)的相邻侧壁转动安装有旋转杆(601),旋转杆(601)的两端均贯穿两组支撑板(1),旋转杆(60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凸轮(602),一组支撑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603),第一电机(60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轴(604),第一旋转轴(604)和第一伞形齿轮(605)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伞形齿轮(605),两组第一伞形齿轮(605)相啮合,旋转杆(601)通过第一伞形齿轮(605)与第一旋转轴(604)进行传动连接,两组支撑板(1)的相邻侧壁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606),两组第一滑块(606)的相邻侧壁与升降板(2)的两侧固定安装,凸轮(602)的顶部与升降板(2)的底部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变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7)包括第一气缸(701)、导向杆(702)和第二滑块(703),升降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701)和四组导向杆(702),第一气缸(701)的自由端与机箱(10)的底部固定安装,四组导向杆(702)的外壁均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703),四组第二滑块(703)均与机箱(10)的两侧外壁固定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升变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构(8)包括第一转动轴(801)、第二转动轴(802)、第三转动轴(803)、第四转动轴(804)、第五转动轴(805)、第一传送辊(806)、固定板(807)、传动齿轮(808)、第二电机(809)、第二旋转轴(810)、传动杆(811)、第二伞形齿轮(812)、第一传动链(813)、第二传动链(814)、第三传动链(815)和第二传送辊(816),第一固位箱(4)和第二固位箱(5)的相邻侧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801)、第二转动轴(802)、第三转动轴(803)、第四转动轴(804)和第五转动轴(805),第一转动轴(801)、第二转动轴(802)、第三转动轴(803)、第四转动轴(804)和第五转动轴(80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固位箱(4)的内部并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808),第二转动轴(802)、第三转动轴(803)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固位箱(5)的内部并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808),每两组导向杆(7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807),第四转动轴(804)和第五转动轴(805)的另一端,固定板(807)的一侧转动安装,第四转动轴(804)和第五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博展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