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开塞露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385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开塞露注射器,包括:针筒、设置在针筒内且与针筒配合的推杆以及设置在针筒尾部和推杆上的推块;针筒前端螺纹连接有一次性的导尿管;推块包括: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通过连接柱连接且固定,第一水平板的长度大于第二水平板的长度;第一水平板沿中心轴线开设有与推杆匹配的推杆孔,连接柱沿中心轴线开设有与针筒尾部配合的针筒槽,第二水平板沿中心轴线开设有与针筒槽配合的针筒孔。便于单人徒手操作,使用便捷;能够控制药液注入速度,并确保药液注入速度均匀;能够避免损伤肛周皮肤粘膜,减少感染的发生率;能够控制药物使用量及注入速度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使用,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开塞露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开塞露注射器。
技术介绍
开塞露作为常规的润肠通便医疗装置使用非常广泛,其通过向肛门内挤入润肠通便的药液,达到治疗便秘通便等效果。目前,开塞露通常呈扁球形软塑料囊状,囊前上部为硬塑料插入管,顶部为封闭头。使用时需要用剪刀将封闭头剪去,再将插入管插入患者的肛门内,用手捏动软塑料囊,使开塞露药液挤入肛门内。临床上的传统开塞露长度较短,有局限,且用时入直肠深度不够,加上靠外挤压力不大,病人用后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开塞露注射器,以解决现有开塞露使用进入直肠深度不够且挤压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用开塞露注射器,包括:针筒、设置在针筒内且与针筒配合的推杆以及同时设置在针筒尾部和推杆外侧的推块;针筒前端螺纹连接有一次性的导尿管;推块包括: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通过连接柱连接且固定,第一水平板的长度大于第二水平板的长度;第一水平板沿中心轴线开设有与推杆匹配的推杆孔,连接柱沿中心轴线开设有与针筒尾部配合的针筒槽,第二水平板沿中心轴线开设有与针筒槽配合的针筒孔。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水平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遮挡罩。采用上述的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遮挡罩的截面为喇叭型,且遮挡罩为柔性透明材质,在将液体注入到肛门内后拔出主注射器时,由遮挡罩起到遮挡的作用,防止身体内的液体渗出反弹到手上。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针筒槽的内壁设置有多个防滑垫。采用上述的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滑垫能够有效增加针筒与整个推块之间的摩擦力,使针筒在回抽或者注射过程中保持稳定,防止针筒与推块之间的发生相对位移,提高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针筒内壁设置有凹槽,且针筒前端设置有与针筒内腔连通的针筒嘴,且针筒嘴螺纹连接导尿管。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推杆两端分别设置有柱塞和推柄,柱塞两侧设置有与凹槽配合的凸条。采用上述的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凹槽与凸条配合控制推杆推入的稳定性,以便控制推杆的推入速度。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针筒的外壁设置有刻度线,且针筒外壁对应刻度线设置有凸起。采用上述的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刻度线的位置来控制注入液体的体积,并且凸起刚好与刻度线数值5的倍数对应,因此可以根据凸起的位置来判断推入的液体起到提示的作用。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导尿管的长度为5cm、10cm或15cm。采用上述的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种不同尺寸的导尿管,可根据使用的对象是成人还是儿童选择更适合的尺寸。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医用开塞露注射器便于单人徒手操作,使用便捷;能够控制药液注入速度,并确保药液注入速度均匀;能够避免损伤肛周皮肤粘膜,减少感染的发生率;能够控制药物使用量及注入速度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使用时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医疗操作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医用开塞露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图2为本技术的医用开塞露注射器的针筒和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医用开塞露注射器的推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医用开塞露注射器,包括:针筒10、推杆20和推块30,推杆20设置在针筒10内,且推与针筒10的尺寸大小相匹配,推块30同时设置在针筒10的尾部和推杆20外侧,在针筒10前端螺纹连接有一次性的导尿管40,可对导尿管40进行跟换。请参照图1和图2,针筒10内壁设置有凹槽11,且针筒10前端设置有与针筒10内腔连通的针筒嘴12,且针筒嘴12螺纹连接导尿管40。导尿管40的长度为5cm、10cm或15cm。多种不同尺寸的导尿管40,可根据使用的对象是成人还是儿童选择更适合的尺寸。针筒10的外壁设置有刻度线13,且针筒10外壁对应刻度线13设置有凸起14。可以根据刻度线13的位置来控制注入液体的体积,并且凸起14刚好与刻度线13数值5的倍数对应,因此可以根据凸起14的位置来判断推入的液体起到提示的作用。推杆20两端分别设置有柱塞21和推柄22,柱塞21两侧设置有与凹槽11配合的凸条23。通过凹槽11与凸条23配合控制推杆20推入的稳定性,以便控制推杆20的推入速度。请参照图3,推块30包括:第一水平板31和第二水平板32,第一水平板31和第二水平板32通过连接柱33连接且固定,第一水平板31的长度大于第二水平板32的长度;第一水平板31沿中心轴线开设有与推杆20匹配的推杆孔34,连接柱33沿中心轴线开设有与针筒10尾部配合的针筒槽35,第二水平板32沿中心轴线开设有与针筒槽35配合的针筒孔36。针筒槽35的内壁设置有多个防滑垫38,防滑垫38能够有效增加针筒10与整个推块30之间的摩擦力,使针筒10在回抽或者注射过程中保持稳定,防止针筒10与推块30之间的发生相对位移,提高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第一水平板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遮挡罩37,遮挡罩37的截面为喇叭型,且遮挡罩37为柔性透明材质,在将液体注入到肛门内后拔出主注射器时,由遮挡罩37起到遮挡的作用,防止身体内的液体渗出反弹到手上。本技术的医用开塞露注射器的使用过程:将预灌封注射器的针筒10卡设在推块30的推杆孔34并塞入针筒10内完成组装,从针筒嘴12内吸入需要注射的液体,并选择合适尺寸的导尿管40安装在针筒嘴12上,完成准备工作。在注入时,食指与中指放在连接柱33处,两手指托住助第一水平板31,拇指按压推杆20,由于第一水平板31的面积较大可以有效减轻注射过程中手指的压痛感。回抽时,两手指抵住第二水平板32,为手指提供着力点,使操作稳定。注射完毕后,将注射器的推杆20拉出,取下推块30。采用本技术的医用开塞露注射器在临床上的使用过程:病人取左侧卧位,将一次性的导尿管40插入肛门20~30mm,推入推杆20向肛门内注入开塞露40~60ml,然后拔出导尿管40,左手用卫生纸按住肛门,右手按摩病人腹部下脘、梁门、章门、关元、天枢、气冲等穴,如果不能循经取穴,可自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按顺时针做环形按摩,力度适宜,直到病人有便意为止。儿童使用本技术的开塞露注射器的方法:由于常用的开塞露开口端坚硬粗糙,在小儿便秘的应用中经常会造成小儿肛周粘膜红肿、疼痛,甚至损伤直肠粘膜,给小儿造成痛苦,小儿也不易配合。这时,将导尿管40替换成头皮针。用20ml注射器和一次性头皮针代替开塞露体外给小儿通便,效果较好,易于操作,小儿感觉舒适,容易配合。方法为:将开塞露药液全部抽吸到20ml注射器中(弃去针头部分),然后接上一次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开塞露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10)、设置在所述针筒(10)内且与所述针筒(10)配合的推杆(20)以及同时设置在所述针筒(10)尾部和所述推杆(20)外侧的推块(30);所述针筒(10)前端螺纹连接有一次性的导尿管(40);/n所述推块(30)包括:第一水平板(31)和第二水平板(32),所述第一水平板(31)和所述第二水平板(32)通过连接柱(33)连接且固定,所述第一水平板(3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水平板(32)的长度;所述第一水平板(31)沿中心轴线开设有与所述推杆(20)匹配的推杆孔(34),所述连接柱(33)沿中心轴线开设有与所述针筒(10)尾部配合的针筒槽(35),所述第二水平板(32)沿所述中心轴线开设有与所述针筒槽(35)配合的针筒孔(3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开塞露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10)、设置在所述针筒(10)内且与所述针筒(10)配合的推杆(20)以及同时设置在所述针筒(10)尾部和所述推杆(20)外侧的推块(30);所述针筒(10)前端螺纹连接有一次性的导尿管(40);
所述推块(30)包括:第一水平板(31)和第二水平板(32),所述第一水平板(31)和所述第二水平板(32)通过连接柱(33)连接且固定,所述第一水平板(3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水平板(32)的长度;所述第一水平板(31)沿中心轴线开设有与所述推杆(20)匹配的推杆孔(34),所述连接柱(33)沿中心轴线开设有与所述针筒(10)尾部配合的针筒槽(35),所述第二水平板(32)沿所述中心轴线开设有与所述针筒槽(35)配合的针筒孔(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开塞露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板(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遮挡罩(37)。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月
申请(专利权)人:资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