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袋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025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引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引流袋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仓,固定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绑带,绑带的两端与固定仓的顶部两侧外壁紧密粘接,固定仓包括防护板,防护板的内壁紧密粘接有柔性垫,柔性垫的内壁紧密粘接有吸水层,固定仓的一侧顶部安装有引流管固定机构,引流管固定机构包括螺纹管,螺纹管的顶部设置有活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能够方便固定在腰部,从而使得引流袋固定在腰部一侧,便于患者行走时携带,不会造成对引流袋的挤压或者拉扯损坏,在放置引流袋后,通过引流管固定机构能够将引流袋上的引流管进行夹持固定,避免其活动或者脱落,能够有效避免引流管受到外力拉扯时掉落,方便患者外出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袋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引流装置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引流袋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腔积液是胸膜疾病最常见的表现,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由于恶性胸腔积液生长迅速,不易控制,造成大量的体液和蛋白质的消耗,患者常出现胸部胀痛、呼吸困难、痰中带血等症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生存期。如治疗不及时,患者通常在短期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的引流,能够改善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引流彻底后胸腔内注药,可以达到治疗恶性胸液的目的。在进行引流时需要用到引流袋,现有的引流袋直接放置在患者体外,患者行动时需要手部提拉引流袋,在行走时很容易对引流袋造成拉扯,从而引起伤口拉扯疼痛,不利于进行引流操作,且引流袋外接的引流管不方便进行固定,从而在行走时需要手部提拉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袋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引流袋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仓,所述固定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绑带,所述绑带的两端与固定仓的顶部两侧外壁紧密粘接,所述固定仓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内壁紧密粘接有柔性垫,所述柔性垫的内壁紧密粘接有吸水层,所述固定仓的一侧顶部安装有引流管固定机构,所述引流管固定机构包括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顶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活动杆的底端与螺纹管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杆的顶端一侧外壁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夹环,所述夹环呈半圆形结构且共同组成一个圆形环状结构,所述夹环的一侧与活动杆铰接,两个所述夹环的一端外壁分别紧密焊接有第一磁性片和第二磁性片,所述第一磁性片和第二磁性片磁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仓的外壁为弧形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绑带的中部内侧紧密粘接有垫片。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磁性片的一侧外壁为凸起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二磁性片的一侧外壁为凹陷的槽状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绑带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设置有收紧带,所述收紧带的两端从绑带的两端穿出。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仓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封口带,所述封口带的两端与固定仓的顶部开口处紧密粘接。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仓的一侧外壁开设以有排液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引流袋固定装置能够方便固定在腰部,从而使得引流袋固定在腰部一侧,便于患者行走时携带,不会造成对引流袋的挤压或者拉扯损坏,在放置引流袋后,通过引流管固定机构能够将引流袋上的引流管进行夹持固定,避免其活动或者脱落,能够有效避免引流管受到外力拉扯时掉落,方便患者外出时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引流管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固定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仓;11、防护板;12柔性垫;13、吸水层;14、排液口;2、绑带;21、垫片;22、收紧带;3、引流管固定机构;31、螺纹管;32、活动杆;321、外螺纹;33、夹环;331、第一磁性片;332、第二磁性片;4、封口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提供一种引流袋固定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固定仓1,固定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绑带2,用于将该装置固定在腰间,绑带2的两端与固定仓1的顶部两侧外壁紧密粘接,固定仓1包括防护板11,保证固定仓1外的强度,避免受到外力挤压变形,防护板11的内壁紧密粘接有柔性垫12,柔性垫12采用硅胶材质制成,保证内壁柔软,避免对引流袋造成损伤,柔性垫12的内壁紧密粘接有吸水层13,采用吸水海面制成,能够具有一定的吸水特性,保证很好的吸水效果,在引流袋渗出少许液体时能够吸收,保证引流袋的干燥,固定仓1的一侧顶部安装有引流管固定机构3,用于将连接引流袋的引流管固定,引流管固定机构3包括螺纹管31,螺纹管31的顶部设置有活动杆32,活动杆32的底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321,活动杆32的底端与螺纹管31螺纹连接,通过转动活动杆32能够调节高度,便于对不同引流管的固定高度进行调节,活动杆32的顶端一侧外壁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夹环33,用于将引流管夹持,夹环33呈半圆形结构且共同组成一个圆形环状结构,夹环33的一侧与活动杆32铰接,两个夹环33的一端外壁分别紧密焊接有第一磁性片331和第二磁性片332,第一磁性片331和第二磁性片332磁性连接,通过第一磁性片331和第二磁性片332的吸附能够将夹环33闭合,从而便于将引流管夹紧。具体的,固定仓1的外壁为弧形结构,便于手部触碰舒适,避免对手部造成刮伤。此外,绑带2的中部内侧紧密粘接有垫片21,能够增大与腰部的接触面积,避免腰部产生勒痕。进一步的,第一磁性片331的一侧外壁为凸起的弧形结构,第二磁性片332的一侧外壁为凹陷的槽状结构,能够便于第一磁性片331和第二磁性片332贴紧不会滑动。进一步的,绑带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设置有收紧带22,收紧带22的两端从绑带2的两端穿出,将收紧带22的两端系紧,能够进一步保证绑带2固定在腰间,适合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进一步的,固定仓1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封口带4,封口带4的两端与固定仓1的顶部开口处紧密粘接,便于将固定仓1的顶部开口封住,避免内侧的引流袋掉落。进一步的,固定仓1的一侧外壁开设以有排液口14,便于收集满后从排液口14将引流袋内的液体流出。本实施例的引流袋固定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的绑带2固定在腰间,通过收紧带22进一步系紧,再将引流袋放置在固定仓1内,通过封口带4将固定仓1顶部开口封住,接着将引流袋上的引流管卡在夹环33内侧,使得引流管固定,再将引流管的一端与患者身上的引流口连接,即可进行引流工作,在引流袋收集满后,将引流袋的排液管从排液口14穿出,即可方便进行排液工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流袋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绑带(2),所述绑带(2)的两端与固定仓(1)的顶部两侧外壁紧密粘接,所述固定仓(1)包括防护板(11),所述防护板(11)的内壁紧密粘接有柔性垫(12),所述柔性垫(12)的内壁紧密粘接有吸水层(13),所述固定仓(1)的一侧顶部安装有引流管固定机构(3),所述引流管固定机构(3)包括螺纹管(31),所述螺纹管(31)的顶部设置有活动杆(32),所述活动杆(32)的底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321),所述活动杆(32)的底端与螺纹管(31)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杆(32)的顶端一侧外壁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夹环(33),所述夹环(33)呈半圆形结构且共同组成一个圆形环状结构,所述夹环(33)的一侧与活动杆(32)铰接,两个所述夹环(33)的一端外壁分别紧密焊接有第一磁性片(331)和第二磁性片(332),所述第一磁性片(331)和第二磁性片(332)磁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袋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绑带(2),所述绑带(2)的两端与固定仓(1)的顶部两侧外壁紧密粘接,所述固定仓(1)包括防护板(11),所述防护板(11)的内壁紧密粘接有柔性垫(12),所述柔性垫(12)的内壁紧密粘接有吸水层(13),所述固定仓(1)的一侧顶部安装有引流管固定机构(3),所述引流管固定机构(3)包括螺纹管(31),所述螺纹管(31)的顶部设置有活动杆(32),所述活动杆(32)的底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321),所述活动杆(32)的底端与螺纹管(31)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杆(32)的顶端一侧外壁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夹环(33),所述夹环(33)呈半圆形结构且共同组成一个圆形环状结构,所述夹环(33)的一侧与活动杆(32)铰接,两个所述夹环(33)的一端外壁分别紧密焊接有第一磁性片(331)和第二磁性片(332),所述第一磁性片(331)和第二磁性片(332)磁性连接。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燕卢芳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