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017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包括第一抱箍装置、第二抱箍装置、钢筋件及模板,第一抱箍装置与第二抱箍装置呈间隔布置,第一抱箍装置沿周向方向设有若干个第一插孔,第二抱箍装置沿周向方向设有若干个与第一插孔对应的第二插孔,若干个钢筋件插设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内;第一抱箍装置上设有若干个第一紧顶件,第一紧顶件可紧顶或松开位于第一插孔内的钢筋件,第二抱箍装置上设有若干个第二紧顶件,第二紧顶件可紧顶或松开位于第二插孔内的钢筋件;模板套设于各钢筋件的外侧,模板连接于第一抱箍装置和第二抱箍装置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成本低、预制件生产难度低以及可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模板与钢筋工程是房屋建筑主体工程中的至关重要的两个分项工程,相关研究对房建住宅工程中标准层中相关分项工程的建造用时做过测定,发现模板和钢筋工程所花费的时间占比是最大的,两块合起来的时间约占一个标准层建造时间的50-70%。且钢筋工程量越大(高密度钢筋),这个环节就越重要,但是现实工程中,项目工期是不容有任何时间浪费。这两块时间是可以做针对性的技术优化处理的,如钢筋工程中目前主推成型钢筋技术,可较好的解决传统钢筋现场制作费时的问题,但受限于设备制造、运输和存储等因素制约,目前成型钢筋以二维的钢筋制品(钢筋网片、箍筋、弯起钢筋等)应用较为普遍,而三维的钢筋制品(柱、梁等定型钢筋笼)只在某些领域(地下工程的桩钢筋笼、桥梁工程的墩帽钢筋笼等)、某些国家应用得比较多,我国成型钢筋技术的发展仍有待提高;又如近年国家力推的装配式建筑,使钢筋工程和模板工程施工方式质的改变,有实现构件工业化生产、减轻现场劳动量投入、减少建造时间等优点,但受限于装配式建筑在策划、设计、生产、施工、检测等环节的问题较多,存在成本高居不下和施行过程的易建性较差这两突出问题,普遍存在叫好不叫座的情况。近年国内出现较多了新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如“灌芯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免模装配一体化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和“SPCS全装配式建筑体系”,他们具有的技术共同点可以简单概括为:空腔、连接体以及现浇。以上述的“免模装配一体化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PI体系)”为叙述对象,从他的构件生产过程来看,单个预制构件普遍需要翻转、浇筑、等强、脱模的环节,生产效率是非常低下,不利于工业化流水线生产,且其构件价格并不会比一般预制构件价格低。同样,PI笼模在工程中的应用也是很难避免目前装配式建筑技术所遇到的窘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预制件生产难度低以及可提高工作效率的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成本低以及工作效率高的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包括第一抱箍装置、第二抱箍装置、钢筋件及模板,所述第一抱箍装置与所述第二抱箍装置呈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抱箍装置沿周向方向设有若干个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抱箍装置沿周向方向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插孔对应的第二插孔,若干个所述钢筋件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内;所述第一抱箍装置上设有若干个第一紧顶件,所述第一紧顶件可紧顶或松开位于所述第一插孔内的所述钢筋件,所述第二抱箍装置上设有若干个第二紧顶件,所述第二紧顶件可紧顶或松开位于所述第二插孔内的所述钢筋件;所述模板套设于各所述钢筋件的外侧,所述模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抱箍装置和所述第二抱箍装置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将模板与钢筋件组合成为整体,可在工厂一体化制作(游牧式生产)成为自平衡的笼模预制件,实现传统柱钢筋绑扎恶劣施工环境(施工工作面)向室内环境的转变,且预制件生产难度低,可实现预制件工业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现场劳动量投入,减少建造时间;本专利技术利用第一抱箍装置和第二抱箍装置,采用第一紧顶件和第二紧顶件紧顶固定于钢筋件上,无须绑扎,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避免了传统绑扎钢筋骨架吊运过程发生位移、变形、扭曲、错位、脱落等问题。较佳地,所述第一抱箍装置包括第一外侧框件及第一内侧框件,所述第一外侧框件具有若干个第一外半孔,所述第一内侧框件具有若干个第一内半孔,所述第一外侧框件与所述第一内侧框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外侧框件位于所述第一内侧框件的外侧,所述第一外半孔与所述第一内半孔拼接并形成所述第一插孔,所述第一紧顶件可移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外侧框件上;借由所述第一紧顶件移动伸入或退出所述第一插孔,以紧顶或松开位于所述第一插孔内的所述钢筋件。较佳地,所述第一外侧框件包括第一外模块,若干个所述第一外模块拼接并形成第一外框结构,所述第一内侧框件包括第一内模块,若干个所述第一内模块拼接并形成第一内框结构,所述第一外模块与所述第一内模块可拆卸地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一外模块与所述第一内模块之间设有第一锁定件,借由所述第一锁定件将所述第一外模块和所述第一内模块锁定或释锁,以将所述第一外模块和所述第一内模块固定或拆卸。较佳地,所述第一外模块呈U形结构,两个所述第一外模块拼接并形成所述第一外框结构,所述第一内模块呈块状结构,四个所述第一内模块依次拼接并形成所述第一内框结构。较佳地,所述第一外侧框件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模板插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较佳地,所述第二抱箍装置包括第二外侧框件及第二内侧框件,所述第二外侧框件具有若干个第二外半孔,所述第二内侧框件具有若干个第二内半孔,所述第二外侧框件与所述第二内侧框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外侧框件位于所述第二内侧框件的外侧,所述第二外半孔与所述第二内半孔拼接并形成所述第二插孔,所述第二紧顶件可移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二外侧框件上;借由所述第二紧顶件移动伸入或退出所述第二插孔,以紧顶或松开位于所述第二插孔内的所述钢筋件。较佳地,所述第二外侧框件包括第二外模块,若干个所述第二外模块拼接并形成第二外框结构,所述第二内侧框件包括第二内模块,若干个所述第二内模块拼接并形成第二内框结构,所述第二外模块与所述第二内模块可拆卸地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二外模块与所述第二内模块之间设有第二锁定件,借由所述第二锁定件将所述第二外模块和所述第二内模块锁定或释锁,以将所述第二外模块和所述第二内模块固定或拆卸。较佳地,所述第二外模块呈U形结构,两个所述第二外模块拼接并形成所述第二外框结构,所述第二内模块呈块状结构,四个所述第二内模块依次拼接并形成所述第二内框结构。较佳地,所述第二外侧框件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模板插接于所述第二凹槽内。较佳地,所述第二抱箍装置上设有吊耳。较佳地,所述模板为FRP板。较佳地,所述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还包括钢筋胎座,所述钢筋件的一端抵顶于所述钢筋胎座上。较佳地,所述钢筋胎座的上表面凸设有若干个凸起,各所述钢筋件呈错落地抵顶于所述凸起或所述钢筋胎座的上表面上。较佳地,所述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还包括箍筋,若干个所述箍筋沿所述钢筋件的长度方向绑扎于所述钢筋件的外侧,所述模板围设于所述箍筋的外侧。较佳地,所述钢筋件上设有若干个保护层垫块。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第一抱箍装置、第二抱箍装置及钢筋件,所述第一抱箍装置沿周向方向具有若干个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抱箍装置沿周向方向具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插孔对应的第二插孔,将若干个所述钢筋件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内;(2)在所述第一抱箍装置上设置若干个第一紧顶件,在所述第二抱箍装置上设置若干个第二紧顶件,将所述第一紧顶件紧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抱箍装置、第二抱箍装置、钢筋件及模板,所述第一抱箍装置与所述第二抱箍装置呈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抱箍装置沿周向方向设有若干个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抱箍装置沿周向方向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插孔对应的第二插孔,若干个所述钢筋件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内;所述第一抱箍装置上设有若干个第一紧顶件,所述第一紧顶件可紧顶或松开位于所述第一插孔内的所述钢筋件,所述第二抱箍装置上设有若干个第二紧顶件,所述第二紧顶件可紧顶或松开位于所述第二插孔内的所述钢筋件;所述模板套设于各所述钢筋件的外侧,所述模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抱箍装置和所述第二抱箍装置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抱箍装置、第二抱箍装置、钢筋件及模板,所述第一抱箍装置与所述第二抱箍装置呈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抱箍装置沿周向方向设有若干个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抱箍装置沿周向方向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插孔对应的第二插孔,若干个所述钢筋件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内;所述第一抱箍装置上设有若干个第一紧顶件,所述第一紧顶件可紧顶或松开位于所述第一插孔内的所述钢筋件,所述第二抱箍装置上设有若干个第二紧顶件,所述第二紧顶件可紧顶或松开位于所述第二插孔内的所述钢筋件;所述模板套设于各所述钢筋件的外侧,所述模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抱箍装置和所述第二抱箍装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箍装置包括第一外侧框件及第一内侧框件,所述第一外侧框件具有若干个第一外半孔,所述第一内侧框件具有若干个第一内半孔,所述第一外侧框件与所述第一内侧框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外侧框件位于所述第一内侧框件的外侧,所述第一外半孔与所述第一内半孔拼接并形成所述第一插孔,所述第一紧顶件可移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外侧框件上;借由所述第一紧顶件移动伸入或退出所述第一插孔,以紧顶或松开位于所述第一插孔内的所述钢筋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侧框件包括第一外模块,若干个所述第一外模块拼接并形成第一外框结构,所述第一内侧框件包括第一内模块,若干个所述第一内模块拼接并形成第一内框结构,所述第一外模块与所述第一内模块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模块与所述第一内模块之间设有第一锁定件,借由所述第一锁定件将所述第一外模块和所述第一内模块锁定或释锁,以将所述第一外模块和所述第一内模块固定或拆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模块呈U形结构,两个所述第一外模块拼接并形成所述第一外框结构,所述第一内模块呈块状结构,四个所述第一内模块依次拼接并形成所述第一内框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侧框件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模板插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抱箍装置包括第二外侧框件及第二内侧框件,所述第二外侧框件具有若干个第二外半孔,所述第二内侧框件具有若干个第二内半孔,所述第二外侧框件与所述第二内侧框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外侧框件位于所述第二内侧框件的外侧,所述第二外半孔与所述第二内半孔拼接并形成所述第二插孔,所述第二紧顶件可移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二外侧框件上;借由所述第二紧顶件移动伸入或退出所述第二插孔,以紧顶或松开位于所述第二插孔内的所述钢筋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侧框件包括第二外模块,若干个所述第二外模块拼接并形成第二外框结构,所述第二内侧框件包括第二内模块,若干个所述第二内模块拼接并形成第二内框结构,所述第二外模块与所述第二内模块可拆卸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模块与所述第二内模块之间设有第二锁定件,借由所述第二锁定件将所述第二外模块和所述第二内模块锁定或释锁,以将所述第二外模块和所述第二内模块固定或拆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模块呈U形结构,两个所述第二外模块拼接并形成所述第二外框结构,所述第二内模块呈块状结构,四个所述第二内模块依次拼接并形成所述第二内框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侧框件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模板插接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抱箍装置上设有吊耳。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为FRP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筋胎座,所述钢筋件的一端抵顶于所述钢筋胎座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胎座的上表面凸设有若干个凸起,各所述钢筋件呈错落地抵顶于所述凸起或所述钢筋胎座的上表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箍筋,若干个所述箍筋沿所述钢筋件的长度方向绑扎于所述钢筋件的外侧,所述模板围设于所述箍筋的外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笼模装配整体式竖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件上设有若干个保护层垫块。


18.一种笼模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彤炜麦镇东周书东徐伟峰黄志明黄皓彬全锡志陈宇震余家童陈汕黄建昌刘茵茵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