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患者手臂拉伸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013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4
一种神经患者手臂拉伸康复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拉伸手臂无针对性的问题;包括椅子,椅子的后端设有左右方向的功能箱,功能箱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前后方向且开口向前的齿轮盒,齿轮盒内设有可前后移动的支撑杆,支撑杆的前端伸出齿轮盒且设有固定带,功能箱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主轴,主轴上同轴滑动连接有主齿轮,功能箱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传动轴,两个传动轴的相对端分别同轴设有可与主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两个传动轴的相背端分别贯穿功能箱且同轴设有位于齿轮盒内的副齿轮,副齿轮上偏心铰接有长杆,长杆的自由端与支撑杆的后端铰接连接;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患者手臂拉伸康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神经内科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神经患者手臂拉伸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一些研究中表明,神经系统有可再塑的特点,因而为了使手臂神经受损患者能够更好的康复,需要对患者进行大量的手臂运动,以保持手臂神经的活跃性,促使手臂神经系统自主的进行重塑,而且手臂神经患者运动量过少会导致手臂肌肉萎缩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手臂拉伸康复装置对于手臂神经患者来说必不可少。现存的手臂拉伸康复装置,只能进行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的拉伸,拉伸效果不佳,增加了患者的锻炼时间,只能对双臂同时进行拉伸,不能只拉伸左臂或右臂,当患者进行单臂锻炼时,另一侧装置仍可进行运动,对资源造成了浪费,当患者的患肢在一侧时,另一侧装置在运动时会伤害到患者手臂,对患者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神经患者手臂拉伸康复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拉伸手臂无针对性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椅子,椅子的后端设有左右方向的功能箱,功能箱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前后方向且开口向前的齿轮盒,齿轮盒内设有可前后移动的支撑杆,支撑杆的前端面伸出齿轮盒且设有固定带,功能箱内转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主轴,主轴上同轴滑动连接有主齿轮,功能箱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传动轴,两个传动轴的相对端分别设有可与主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两个传动轴的相背端分别贯穿功能箱且同轴设有位于齿轮盒内的副齿轮,副齿轮上偏心铰接有长杆,长杆的自由端与支撑杆的后端铰接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主齿轮与从动齿轮的设置,不仅可以双臂同时进行锻炼,还可以对单一侧的手臂进行锻炼,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患者手臂进行康复锻炼,支撑杆与齿轮盒的设置,便于患者多方位、多角度的进行锻炼,把手、固定带的设置便于固定患者的手臂,确保了患者在锻炼的过程中不会造成脱落,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切左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阶梯剖切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图3中B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椅子1,椅子1的后端设有左右方向的功能箱2,功能箱2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前后方向且开口向前的齿轮盒3,齿轮盒3内设有可前后移动的支撑杆4,支撑杆4的前端伸出齿轮盒3且设有固定带5,功能箱2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主轴6,主轴6上同轴滑动连接有主齿轮7,功能箱2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传动轴8,两个传动轴8的相对端分别同轴设有可与主齿轮7啮合的从动齿轮9,两个传动轴8的相背端分别贯穿功能箱2且同轴设有位于齿轮盒3内的副齿轮10,副齿轮10上偏心铰接有长杆11,长杆11的自由端与支撑杆4的后端铰接连接。为了使主轴6转动,所述的功能箱2内设有与主轴6同轴的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端与主轴6固定连接。为了使主齿轮7左右滑动,所述的主轴6上同轴滑动连接有圆盘13,圆盘13与主齿轮7经滑键固定连接,功能箱2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前后贯通的横槽14,横槽14内滑动连接有开口向前的拨叉15,圆盘13的后侧插入拨叉15内。为了对拨叉15的位置进行限定,所述的功能箱2后侧壁上开设有三个沿左右方向分布且与横槽14连通的竖槽16,拨叉15可插入竖槽16内,拨叉15的后端设有垫圈17,垫圈17的直径大于竖槽16的宽度。为了使齿轮盒3摆动,所述的功能箱2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可与其对应侧的副齿轮10啮合的小齿轮18,小齿轮18的外端面上偏心铰接有摆杆19,摆杆19的自由端与齿轮盒3铰接连接。为了便于固定患者的手臂,所述的支撑杆4的前端设有上下方向的把手20,固定带5自由端的内表面上设有魔术母贴21,固定带5自由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可与其对应侧的魔术母贴21相粘合的魔术子贴22。本技术在使用时,本装置的初始状态为齿轮盒3水平放置,拨叉15位于中间的竖槽16内;患者坐在椅子1上,两条手臂分别放置在其对应侧的支撑杆4上,手掌握住把手20,拉动固定带5的自由端使魔术母贴21与其对应侧的魔术子贴22粘合,将支撑杆4与患者的手臂固定;当患者需要锻炼双臂时,启动电机12,电机12带动主轴6顺时针转动,主轴6带动主齿轮7顺时针转动,主齿轮7带动两个从动齿轮9逆时针转动;从动齿轮9经传动轴8带动副齿轮10逆时针转动,副齿轮10经长杆11带动支撑杆4向后移动,支撑杆4带动患者的手部向后移动,使患者的手臂弯曲;在支撑杆4向后移动的同时,副齿轮10带动小齿轮18顺时针转动,小齿轮18经摆杆19带动齿轮盒3向上摆动,齿轮盒3经支撑杆4带动患者的手臂向上摆动,使患者的手臂做拉伸运动;随着主齿轮7的转动,副齿轮10经长杆11带动支撑杆4向前移动,支撑杆4带动患者的手臂拉伸,同时副齿轮10经小齿轮18带动摆杆19向下摆动,齿轮盒3经支撑杆4带动患者的手臂向下摆动,随着电机12不断的转动,上述动作不断重复,患者的手臂不断的做拉伸舒展运动,使得患者手臂得到锻炼;当患者只需要锻炼左手臂时,向上拨动拨叉15使其滑出中间的竖槽16,向左拨动拨叉15,拨叉15经圆盘13带动主齿轮7向左滑动,主齿轮7与右侧的从动齿轮9脱离啮合,当拨叉15移动到左侧的竖槽16上方时,拨叉15插入左侧的竖槽16内,此时主轴6只与左侧的从动齿轮9啮合,启动电机12,对患者的左臂进行锻炼,若患者要自主的对右臂进行锻炼,则可手动拉动右侧的把手20进行自主锻炼;当患者只需要锻炼右手臂时,向上拨动拨叉15使其滑出中间的竖槽16,向右拨动拨叉15,拨叉15经圆盘13带动主齿轮7向右滑动,主齿轮7与左侧的从动齿轮9脱离啮合,当拨叉15移动到右侧的竖槽16上方时,拨叉15插入右侧的竖槽16内,此时主轴6只与右侧的从动齿轮9啮合,启动电机12,对患者的右臂进行锻炼,若患者要自主的对左臂进行锻炼,则可手动拉动左侧的把手20进行自主锻炼;当患者需要自主锻炼双臂时,不启动电机12,双手拉动对应侧的把手20即可进行双臂的自主锻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主齿轮与从动齿轮的设置,不仅可以双臂同时进行锻炼,还可以对单一侧的手臂进行锻炼,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患者手臂进行康复锻炼,支撑杆与齿轮盒的设置,便于患者多方位、多角度的进行锻炼,把手、固定带的设置便于固定患者的手臂,确保了患者在锻炼的过程中不会造成脱落,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患者手臂拉伸康复装置,包括椅子(1),其特征在于,椅子(1)的后端设有左右方向的功能箱(2),功能箱(2)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前后方向且开口向前的齿轮盒(3),齿轮盒(3)内设有可前后移动的支撑杆(4),支撑杆(4)的前端伸出齿轮盒(3)且设有固定带(5),功能箱(2)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主轴(6),主轴(6)上同轴滑动连接有主齿轮(7),功能箱(2)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传动轴(8),两个传动轴(8)的相对端分别同轴设有可与主齿轮(7)啮合的从动齿轮(9),两个传动轴(8)的相背端分别贯穿功能箱(2)且同轴设有位于齿轮盒(3)内的副齿轮(10),副齿轮(10)上偏心铰接有长杆(11),长杆(11)的自由端与支撑杆(4)的后端铰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患者手臂拉伸康复装置,包括椅子(1),其特征在于,椅子(1)的后端设有左右方向的功能箱(2),功能箱(2)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前后方向且开口向前的齿轮盒(3),齿轮盒(3)内设有可前后移动的支撑杆(4),支撑杆(4)的前端伸出齿轮盒(3)且设有固定带(5),功能箱(2)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主轴(6),主轴(6)上同轴滑动连接有主齿轮(7),功能箱(2)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传动轴(8),两个传动轴(8)的相对端分别同轴设有可与主齿轮(7)啮合的从动齿轮(9),两个传动轴(8)的相背端分别贯穿功能箱(2)且同轴设有位于齿轮盒(3)内的副齿轮(10),副齿轮(10)上偏心铰接有长杆(11),长杆(11)的自由端与支撑杆(4)的后端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患者手臂拉伸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箱(2)内设有与主轴(6)同轴的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端与主轴(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患者手臂拉伸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6)上同轴滑动连接有圆盘(13),圆盘(13)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佰景许糯尹王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