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可刮雾护目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04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可刮雾护目镜,包括护目镜本体和刮雾条,所述护目镜本体内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刮雾条的两端分别滑动地设置在对应一侧的滑槽内;所述护目镜本体的外侧上设置有控制件,所述控制件活动穿过护目镜的镜框与所述刮雾条连接,以控制刮雾条上下刮动护目镜的镜框上的水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护目镜尤其适用于高危环境下使用,长时间佩戴时,可不用摘下护目镜即可通过刮雾条和硅胶干燥剂进行防雾去雾处理且可持续去除护目镜的水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护目镜实用性强,去雾防雾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可刮雾护目镜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可刮雾护目镜。
技术介绍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医务工作者须严格执行三级防护,密封性能良好的护目镜和N95口罩是必备的护用品,据统计,医务人员佩戴护目镜工作时间为4-6小时,因为护目镜长时间佩戴,镜片内外环境的差异,可使护目镜内产生雾气或水珠,严重影响医务人员视线,增加操作难度,影响工作效率。针对护目镜起雾的现象,目前有各种医用护目镜的防雾技巧,但佩戴前准备时间长,佩戴后舒适度差,去雾的维持时间短。尤其在工作时无法在高危环境中取下再次进行防雾处理。而目前却没有可持续去雾护目镜,因此设计具有可随时刮雾的护目镜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护目镜使用时无法高危环境中取下再次进行防雾处理去雾,护目镜防雾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可随时刮雾的一种医用可刮雾护目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用可刮雾护目镜,包括护目镜本体和刮雾条,所述护目镜本体内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刮雾条的两端分别滑动地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可刮雾护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目镜本体和刮雾条,所述护目镜本体内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刮雾条的两端分别滑动地设置在对应一侧的滑槽内;所述护目镜本体的外侧上设置有控制件,所述控制件活动穿过护目镜的镜框与所述刮雾条连接,以控制刮雾条上下刮动护目镜的镜框上的水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可刮雾护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目镜本体和刮雾条,所述护目镜本体内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刮雾条的两端分别滑动地设置在对应一侧的滑槽内;所述护目镜本体的外侧上设置有控制件,所述控制件活动穿过护目镜的镜框与所述刮雾条连接,以控制刮雾条上下刮动护目镜的镜框上的水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可刮雾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雾条中部为软性金属条,所述刮雾条位于所述软性金属条的两侧均为硬质橡胶或硬质塑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可刮雾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目镜本体内侧的上侧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刮雾条的卡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可刮雾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雾条呈弧形,所述刮雾条的外弧面与所述护目镜本体内侧镜面贴合;所述弧形刮雾条的外弧面设有擦镜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可刮雾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目镜本体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护目镜设有两个控制件,两个所述控制件分别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刮雾条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用可刮雾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妍李慧敏肖小冰梁钊涵覃春健覃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