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强度钢AerMet100的热加工锻造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9998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热加工普通模锻技术领域,涉及超高强度钢AerMet100的热加工锻造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金属充填性和金属流动性和锻件的难形成部位,确定模具型腔部位的设计需要考虑的两个因素:a.模具阶梯过渡或转角过渡的部位采用大凹圆角,以提高金属流动性;b.调整模具毛边槽的厚度,以增加金属流动阻力,使难充填部位充填完整;步骤2:根据上述两个因素,设计模具;步骤3:确定超高强钢的锻造加热制度,使锻造加热温度控制在1050℃以下;步骤4:以减少超高强钢的锻造火次,增加超高强钢的单火次的变形量为原则,确定锻造火次和变形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高强度钢AerMet100的热加工锻造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加工普通模锻
,涉及超高强度钢AerMet100的热加工锻造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AerMet100钢是美国Carpenter技术公司开发的超高强度钢,是一种时效硬化马氏体钢,具有高强度、高断裂韧度优异的抗应力腐蚀能力,是近年来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新材料。主要应用于飞机起落架,从承担的多个项目的A-100钢锻件生产过程中,发现该钢生产的锻件晶粒度不合格现象时有发生。最差时锻件局部晶粒度为5.5级,远低于标准要求的≥8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高强度钢的热加工锻造方法。能够晶粒细化,较细的晶粒能够有效的阻碍裂纹扩展,显著提高超高强钢的强韧性。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高强度钢AerMet100的热加工锻造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金属充填性和金属流动性和锻件的难形成部位,确定模具型腔部位的设计需要考虑的两个因素:a.模具阶梯过渡或转角过渡的部位采用大凹圆角,以提高金属流动性;b.调整模具毛边槽的厚度,以增加金属流动阻力,使难充填部位充填完整;步骤2:根据上述两个因素,设计模具;步骤3:确定超高强钢的锻造加热制度,使锻造加热温度控制在1050℃以下;步骤4:以减少超高强钢的锻造火次,增加超高强钢的单火次的变形量为原则,确定锻造火次和变形量。所述方法还包括:采用上述设计的模具、锻造加热制度、锻造火次和变形量进行锻造。锻造时每火次变形量不小于30%。调整模具毛边槽的厚度,包括:减小局部难填充部位毛边桥的厚度,增加金属流动阻力,使难充填部位充填完整;局部难填充部位是指填充不充分的部位。难成型部位包括:高筋与腹板相接处、高台处。优选的锻造火次为1火次。超高强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碳含量C=0.21~0.25、钴含量Co=13.00~14.00、镍含量Ni=11.00~12.00、铬含量Cr=2.90~3.30、钼含量Mo=1.10~1.30、同时含有其他微量元素S、P、Si、Mn、Al、Ti、O、N,其余为铁Fe。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处理程序,该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针对形状复杂的起落架用结构超高强钢锻件,其形状多包含两侧的加强筋,存在方向相反的高台,在锻件设计之初,必须充分考虑高筋与腹板相接处、高台处等难成型部位的金属的流动。采用增大局部凹圆角,提高金属流动性。减小局部难填充部位毛边桥的厚度,增加金属流动阻力,使难充填部位充填完整。2.高于1050℃加热时,锻件不变形区低倍组织存在粗晶。起落架用结构超高强钢锻件属异形锻件,锻荒及模锻生产时,不可避免存在局部空烧现象,因此,锻造加热温度应控制在1050℃以下为最佳。3.锻造时每火次变形量不小于30%,且应尽量减少锻造加热火次。较大的单火次变形量可以使锻件晶粒充分细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锻造处理的锻件边缘晶粒度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锻造处理的锻件心部晶粒度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高强度钢AerMet100的热加工锻造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在超高强钢锻件的模具设计时,充分考虑充填性和金属流动性,使其具有好的锻造工艺性。同时使模具结构符合模锻设备的成形特点及结构形式。模具型腔部位的设计考虑以下两个因素:a.局部采用大凹圆角,提高金属流动性;b.模具毛边槽做特殊处理,增加金属流动阻力,使难充填部位充填完整。步骤2:根据考虑因素,设计模具。步骤3:采用模具锻造,将超高强钢的锻造加热温度,控制在1050℃以下。步骤4:减少超高强钢的锻造火次,增加超高强钢的单火次的变形量;所述的步骤1中的超高强钢,超高强钢的化学成分(wt%)为:碳含量C=0.21~0.25、钴含量Co=13.00~14.00、镍含量Ni=11.00~12.00、铬含量Cr=2.90~3.30、钼含量Mo=1.10~1.30、同时含有其他微量元素S、P、Si、Mn、Al、Ti、O、N,其余为铁Fe。所属的步骤1中的锻造为普通模锻,即通过使用的模具,将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坯料经过专用锻造设备的锻打,成型为设定的的锻件形状。针对形状复杂的起落架用结构超高强钢锻件,其形状多包含两侧的加强筋,存在方向相反的高台,在锻件设计之初,必须充分考虑高筋与腹板相接处、高台处等难成型部位的金属的流动。采用增大局部凹圆角,提高金属流动性。减小局部难填充部位毛边桥的厚度,增加金属流动阻力,使难充填部位充填完整。高于1050℃加热时,锻件不变形区低倍组织存在粗晶。起落架用结构超高强钢锻件属异形锻件,锻荒及模锻生产时,不可避免存在局部空烧现象,因此,锻造加热温度应控制在1050℃以下为最佳。锻造时每火次变形量不小于30%,且应尽量减少锻造加热火次。较大的单火次变形量可以使锻件晶粒充分细化。实例1,某型飞机的起落架用超高强钢锻件:长度为500mm,重量超过315kg的超高强钢锻件的荒型由自由锻锻造制坯而成。锻造温度曲线采用800±10,保温150min,1040±10,保温150min加热曲线。制坯1火完成,模锻1火,每火次变形量为35%。得到晶粒度为8.4的锻件低倍组织如图1-2所示。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以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者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都应该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强度钢AerMet100的热加工锻造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1:根据金属充填性和金属流动性和锻件的难形成部位,确定模具型腔部位的设计需要考虑的两个因素:/na.模具阶梯过渡或转角过渡的部位采用大凹圆角,以提高金属流动性;/nb.调整模具毛边槽的厚度,以增加金属流动阻力,使难充填部位充填完整;/n步骤2:根据上述两个因素,设计模具;/n步骤3:确定超高强钢的锻造加热制度,使锻造加热温度控制在1050℃以下;/n步骤4:以减少超高强钢的锻造火次,增加超高强钢的单火次的变形量为原则,确定锻造火次和变形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强度钢AerMet100的热加工锻造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根据金属充填性和金属流动性和锻件的难形成部位,确定模具型腔部位的设计需要考虑的两个因素:
a.模具阶梯过渡或转角过渡的部位采用大凹圆角,以提高金属流动性;
b.调整模具毛边槽的厚度,以增加金属流动阻力,使难充填部位充填完整;
步骤2:根据上述两个因素,设计模具;
步骤3:确定超高强钢的锻造加热制度,使锻造加热温度控制在1050℃以下;
步骤4:以减少超高强钢的锻造火次,增加超高强钢的单火次的变形量为原则,确定锻造火次和变形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上述设计的模具、锻造加热制度、锻造火次和变形量进行锻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锻造时每火次变形量不小于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艳王玉佩郭敏刘亚妮张拓燕邓瑞刚代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