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管口扩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9987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2
一种钢管管口扩张装置,包括油缸,油缸内配设有活塞,活塞的左侧安装有堵头,堵头的左侧安装有后压紧头,活塞左侧与堵头之间形成回油腔,油缸的外壁设有回油嘴,回油嘴与回油腔连通,活塞右侧与油缸之间形成压力进油腔,油缸的外壁设有进油嘴,进油嘴与压力进油腔连通,活塞的右端通过膨胀轴连接器与胀管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可以实现各种钢管管口的钟型口加工,并显著提高工效,同时可以通过调节胀管轴伸缩位置来控制管道的管径尺寸,为后续核电安全壳在管道预埋过程中的管道连接与密封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确保管道在混凝土浇筑时管道密封的质量要求,从而对后续的预应力施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质量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管口扩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管口扩展
,具体涉及一种钢管管口扩张装置。
技术介绍
核电站、等建筑物采用预应力扩管连接施工工艺,通常在竖向管道安装以及水平大拱度和大垂度部位以及施工缝部位,都需要刚性管的钟型口连接过渡,因此在预应力管道预埋施工前需在车间对所需的刚性管的进行钟型口的扩管加工,以满足现场的刚性管的安装和连接,并确保管道能够顺利过渡和连接。如果没有扩管加工就无法进行现场的管道连接安装,且扩管管径不达标会导致后续混凝土浇筑时渗灰和管道阻塞的风险,对后须的预应力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有效避免管道连接的质量误差和加工误差,传统工艺是通过厂家定尺加工且无法合理有效的使用料头;成本较高且对现场管道零时更换和标高控制影响很大,此种传统方法显然效率低下,供货周期长,材料损耗大。不仅使施工进度受很大制约,而且也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管口扩张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现场的施工要求高的技术问题,并能够有效的提升施工效率,减少材料的损耗,为后续的预应力施工提供有效的保障。(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管管口扩张装置,包括油缸,所述油缸内配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左侧安装有堵头,所述堵头的左侧安装有后压紧头,所述活塞左侧与所述堵头之间形成回油腔,所述油缸的外壁设有回油嘴,所述回油嘴与所述回油腔连通,所述活塞右侧与所述油缸之间形成压力进油腔,所述油缸的外壁设有进油嘴,所述进油嘴与所述压力进油腔连通,所述活塞的右端通过膨胀轴连接器与胀管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胀管轴的外侧均匀设有胀管体且所述胀管体内壁与所述胀管轴的外壁贴合,所述胀管体的外侧设有压簧卡板,所述压簧卡板与所述油缸固定连接,所述压簧卡板与所述胀管体之间设有回程弹簧。进一步的,所述胀管轴右端内设有润滑油添加口,所述润滑油添加口通过润滑油输油管与所述胀管轴的侧壁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胀管轴为六棱锥结构且所述胀管体数目为六个。进一步的,所述膨胀轴连接器为螺纹环,所述胀管轴的前端为圆柱结构,所述螺纹环外侧与所述活塞的右端螺纹连接,内侧与所述圆柱结构焊接连接。(三)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紧凑,伸缩调节灵活方便,显著提高工效。2.扩张力强,适应大厚度大管径无缝钢管,安全可靠。3.有助于保证扩管后的直径和表观质量,保证后续的施工质量。4.体积小,功效高,并能够有效的利用料头,节约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由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扩张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回油嘴1、进油嘴2、膨胀轴连接器3、胀管轴4、润滑油输油管5、润滑油添加口6、后压紧头7、堵头8、活塞9、油缸10、压簧卡板11、回程弹簧12、胀管体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管管口扩张装置,包括油缸10,油缸10内配设有活塞9,活塞9的左侧安装有堵头8,堵头8的左侧安装有后压紧头7,活塞9左侧与堵头8之间形成回油腔,油缸10的外壁设有回油嘴1,回油嘴1与回油腔连通,活塞9右侧与油缸10之间形成压力进油腔,油缸10的外壁设有进油嘴2,进油嘴2与压力进油腔连通,活塞9的右端通过膨胀轴连接器3与胀管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胀管轴4的外侧均匀设有胀管体13且胀管体13内壁与胀管轴4的外壁贴合,胀管体13的外侧设有压簧卡板11,压簧卡板11与油缸10固定连接,压簧卡板11与胀管体13之间设有回程弹簧12;胀管轴4右端内设有润滑油添加口6,润滑油添加口6通过润滑油输油管5与胀管轴4的侧壁连通;胀管轴4为六棱锥结构且胀管体13数目为六个;膨胀轴连接器3为螺纹环,胀管轴4的前端为圆柱结构,螺纹环外侧与活塞9的右端螺纹连接,内侧与圆柱结构焊接连接。本专利技术在自由状态时,回程弹簧12将胀管体13压缩至沿着油缸10轴心位置,并紧贴至胀管轴4;同时胀管轴4沿着油缸10方向处于最大行程位置。本专利技术在工作状态时,先将胀管体13部分塞入待扩张的钢管管口内,通过油泵将油从进油嘴2注入,活塞9和胀管轴4一起沿着油缸10轴心方向回缩,胀管体13开始沿着油缸10径向方向移动,同时回程弹簧11处于压缩状态,当胀管体13扩大时,管道内径也随着增大,达到管道要求的尺寸后,停止作业,然后重复操作。通过本专利技术加工的钟型管口为后续的管道连接和安装提供便捷的安装效率,从而为后续的预应力施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义在包括本专利技术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管口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10),所述油缸(10)内配设有活塞(9),所述活塞(9)的左侧安装有堵头(8),所述堵头(8)的左侧安装有后压紧头(7),所述活塞(9)左侧与所述堵头(8)之间形成回油腔,所述油缸(10)的外壁设有回油嘴(1),所述回油嘴(1)与所述回油腔连通,所述活塞(9)右侧与所述油缸(10)之间形成压力进油腔,所述油缸(10)的外壁设有进油嘴(2),所述进油嘴(2)与所述压力进油腔连通,所述活塞(9)的右端通过膨胀轴连接器(3)与胀管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胀管轴(4)的外侧均匀设有胀管体(13)且所述胀管体(13)内壁与所述胀管轴(4)的外壁贴合,所述胀管体(13)的外侧设有压簧卡板(11),所述压簧卡板(11)与所述油缸(10)固定连接,所述压簧卡板(11)与所述胀管体(13)之间设有回程弹簧(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管口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10),所述油缸(10)内配设有活塞(9),所述活塞(9)的左侧安装有堵头(8),所述堵头(8)的左侧安装有后压紧头(7),所述活塞(9)左侧与所述堵头(8)之间形成回油腔,所述油缸(10)的外壁设有回油嘴(1),所述回油嘴(1)与所述回油腔连通,所述活塞(9)右侧与所述油缸(10)之间形成压力进油腔,所述油缸(10)的外壁设有进油嘴(2),所述进油嘴(2)与所述压力进油腔连通,所述活塞(9)的右端通过膨胀轴连接器(3)与胀管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胀管轴(4)的外侧均匀设有胀管体(13)且所述胀管体(13)内壁与所述胀管轴(4)的外壁贴合,所述胀管体(13)的外侧设有压簧卡板(11),所述压簧卡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范廖春生刘强彭建兵杨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江苏中核华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