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丽芝专利>正文

一种产科破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993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妇产科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产科破膜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安放管,安放管的内部放置有破膜针和限制框,安放管包括安放管体,安放管体的四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挡板,安放管体的一端开设有安放槽和限位槽,破膜针包括破膜针柱,破膜针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破膜针头,破膜针柱的四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挡环,限制框包括上挡板和下挡板,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限制条,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设有弹簧,设计了限制框对破膜针进行反弹,使破膜针在使用后,可以将破膜针头反弹到限制框的内部,防止破膜针头暴露在装置外部,对产妇造成伤害,设计定位挡板,防止破膜装置放入过长,对产妇和婴儿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科破膜装置
本技术涉及妇产科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产科破膜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临床产科中,对于活跃期宫缩乏力和宫缩困难的产妇,一般要借助人工破膜的方法帮助生产。人工破膜就是人为的方式干预撕破宫口处胎膜,以便观察羊水颜色,加强宫缩、加速产程进展,现有的破膜装置在破膜之后,无法将破膜针头完全隐藏,暴露在装置外的破膜针头容易对产妇造成伤害,现有的破膜器大多靠医生经验判断调节刀头的伸缩距离,由于医生经验各有不同,因此在进行破膜时,很难做到精确控制刀头完成破膜,若破膜针伸出过长会给孕妇带来危险,也可能伤及胎儿,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产科破膜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科破膜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破膜装置在破膜之后,无法将破膜针头完全隐藏,暴露在装置外的破膜针头容易对产妇造成伤害,现有的破膜器大多靠医生经验判断调节刀头的伸缩距离,由于医生经验各有不同,因此在进行破膜时,很难做到精确控制刀头完成破膜,若破膜针伸出过长会给孕妇带来危险,也可能伤及胎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产科破膜装置,包括安放管,所述安放管的内部放置有破膜针和限制框,所述安放管包括安放管体,所述安放管体的四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挡板,所述安放管体的内部开设有放针腔和过水腔,所述安放管体的一端开设有安放槽和限位槽,所述破膜针包括破膜针柱,所述破膜针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破膜针头,所述破膜针柱的四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挡环,所述挡环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制块,所述限制框包括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限制条,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之间设有弹簧。优选的,所述下挡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定位挡圈,所述定位挡圈上开设有放入口,所述限制块放置在所述定位挡圈的一侧。优选的,所述上挡板上开设有通针口,所述安放槽和所述上挡板上均开设有连接螺洞,所述破膜针头放置在所述通针口的内部。优选的,所述限制条放置在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所述上挡板放置在所述安放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破膜针柱的一端放置在所述下挡板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破膜针柱的一端开设有固定螺洞,所述固定螺洞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产科破膜装置,设计了限制框对破膜针进行反弹,使破膜针在使用后,可以将破膜针头反弹到限制框的内部,防止破膜针头暴露在装置外部,对产妇造成伤害。2、该产科破膜装置,设计了定位挡板,防止破膜装置放入过长,在使用时对产妇和婴儿造成伤害,避免意外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放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破膜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限制框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放管;11、安放管体;12、定位挡板;13、放针腔;14、安放槽;15、限位槽;16、过水腔;2、破膜针;21、破膜针柱;22、挡环;23、限制块;24、破膜针头;25、固定螺帽;26、固定螺洞;3、限制框;31、上挡板;32、下挡板;33、限制条;34、通针口;35、连接螺洞;36、定位挡圈;37、放入口;38、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中心线”、“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深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产科破膜装置,为了解决现有的破膜装置在破膜之后,无法将破膜针头完全隐藏,暴露在装置外的破膜针头容易对产妇造成伤害的问题,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安放管1,安放管1的内部放置有破膜针2和限制框3,安放管1包括安放管体11,安放管体11的四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挡板12,安放管体11的内部开设有放针腔13和过水腔16,安放管体11的一端开设有安放槽14和限位槽15,破膜针2包括破膜针柱21,破膜针柱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破膜针头24,破膜针柱21的四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挡环22,挡环22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制块23,限制框3包括上挡板31和下挡板32,上挡板31和下挡板32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限制条33,上挡板31和下挡板32之间设有弹簧38。本实施例中,下挡板32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定位挡圈36,定位挡圈36上开设有放入口37,限制块23放置在定位挡圈36的一侧,使弹簧38套在破膜针柱21,通过挡环22对弹簧38的挤压,使破膜针2可以回到未使用时的状态。进一步的,上挡板31上开设有通针口34,安放槽14和上挡板31上均开设有连接螺洞35,破膜针头24放置在通针口34的内部,方便破膜针头24伸出装置,使用螺钉通过连接螺洞35将限制框3固定在安放管1上,从而固定破膜针2的位置。具体的为,限制条33放置在限位槽15的内部,上挡板31放置在安放槽14的内部,将限制框3放入到放针腔13的内部,方便定位。除此之外,破膜针柱21的一端放置在下挡板32的内部,方便弹簧38和挡环22接触。进一步的,破膜针柱21的一端开设有固定螺洞26,固定螺洞26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帽25,方便破膜针2的安装。本技术在使用时,手持安放管体11,将安放管1的一端放入到产妇的产道中,当定位挡板12和产道的一端接触时,停止放入,用手按住固定螺帽25使固定螺帽25移动,移动的固定螺帽25带动破膜针柱21运动,运动的破膜针柱21带动挡环22和破膜针头24运动,运动的挡环22开始压迫弹簧38,运动的破膜针头24从通针口34中伸出,进行破膜,当破膜完成后,手松开固定螺帽25,压缩的弹簧38开始反弹推动挡环22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运动的挡环22带动破膜针柱21和破膜针头24运动,使破膜针头24缩回装置的内部,同时胎膜破裂后,流出的羊水通过过水腔16中流出,进行观察羊水,观察好后,将装置从产妇的产道中拿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科破膜装置,包括安放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管(1)的内部放置有破膜针(2)和限制框(3),所述安放管(1)包括安放管体(11),所述安放管体(11)的四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挡板(12),所述安放管体(11)的内部开设有放针腔(13)和过水腔(16),所述安放管体(11)的一端开设有安放槽(14)和限位槽(15),所述破膜针(2)包括破膜针柱(21),所述破膜针柱(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破膜针头(24),所述破膜针柱(21)的四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挡环(22),所述挡环(22)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制块(23),所述限制框(3)包括上挡板(31)和下挡板(32),所述上挡板(31)和所述下挡板(32)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限制条(33),所述上挡板(31)和所述下挡板(32)之间设有弹簧(3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科破膜装置,包括安放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管(1)的内部放置有破膜针(2)和限制框(3),所述安放管(1)包括安放管体(11),所述安放管体(11)的四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挡板(12),所述安放管体(11)的内部开设有放针腔(13)和过水腔(16),所述安放管体(11)的一端开设有安放槽(14)和限位槽(15),所述破膜针(2)包括破膜针柱(21),所述破膜针柱(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破膜针头(24),所述破膜针柱(21)的四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挡环(22),所述挡环(22)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制块(23),所述限制框(3)包括上挡板(31)和下挡板(32),所述上挡板(31)和所述下挡板(32)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限制条(33),所述上挡板(31)和所述下挡板(32)之间设有弹簧(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科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板(32)的内圈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丽芝
申请(专利权)人:魏丽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