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行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605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8
一种安全行李箱,包括箱体、伸缩拉手和多个脚轮,所述伸缩拉手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多个所述脚轮滑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还包括有止刹结构,位于所述箱体底面远离所述伸缩拉手一侧的所述脚轮上设置有所述止刹结构以形成安全止刹轮,所述安全止刹轮通过一设置有弹性减震件的轮架与所述箱体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行李箱可与自动扶梯上的凹槽相配合实现止动停止的效果,同时还配置有弹性减震件减少用户手部震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行李箱
本技术涉及行李箱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行李箱。
技术介绍
行李箱是商旅生活的必备工具,在出行更加便捷的今天,旅行是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行李箱使用越来越频。同时,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枢纽处在其涉及需要上下楼的地方都设置了自动扶梯装置,以方便旅客出行,节省换乘时间。由于自动扶梯装置存在一定的倾斜坡度,人们携带的行李箱无法在扶梯梯级上固定,需要人时刻保持手持拉住的状态以防止行李箱在自动扶梯上滑落、跌落。另,由于目前现有行李箱的脚轮与箱体之间直接采用轮架固定连接,且轮架也没有设置减震结构,当行李箱的脚轮遇到连续凹洼路面时会发生严重颠簸,并通过轮架、箱体、拉手传递至用户与行李箱的手持处发生震颤,长时间震颤会使得用户手部发麻,体感不良,同时行李箱底部的脚轮、轮架结构均会产生一定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行李箱,该行李箱可与自动扶梯上的凹槽相配合实现止动停止的效果,同时还配置有弹性减震件减少用户手部震颤。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行李箱,包括箱体、伸缩拉手和多个脚轮,所述伸缩拉手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多个所述脚轮滑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还包括有止刹结构,位于所述箱体底面远离所述伸缩拉手一侧的所述脚轮上设置有所述止刹结构以形成安全止刹轮,所述安全止刹轮通过一设置有弹性减震件的轮架与所述箱体底部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止刹结构包括有一橡胶滚套,所述橡胶滚套套设在所述脚轮的圆周侧面上以形成滚动面,所述橡胶滚套在其圆周侧面上即所述滚动面上以阵列形式凹设有多个圆形凹槽,多个所述圆形凹槽的槽底和槽壁构成与自动扶梯梯级接触的止刹面。作为优选的,所述圆形凹槽的两侧槽壁相对槽底呈倾斜设置,即所述圆形凹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槽底宽度。作为优选的,所述橡胶滚套圆周侧面未开设所述圆形凹槽的部分为光滑面,所述圆形凹槽的槽壁和槽底均为摩擦面。作为优选的,还包括有辅助止刹块,所述辅助止刹块垂直固定在所述箱体底面远离所述伸缩拉手的一侧上,所述辅助止刹块未与所述箱体底面固定的一端处设置有多个止动齿,多个所述止动齿依次排列且相邻两个所述止动齿之间构成止刹空间以供自动扶梯梯级的凹槽壁嵌入。作为优选的,所述止动齿的截面呈梯形,且所述止动齿的两侧面均为摩擦面。作为优选的,所述轮架包括有固定底座、脚轮支架、轮轴,所述固定底座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底面上且其上还固定有所述脚轮支架,所述脚轮支架呈倒U型且其两侧分别开设有呈长条形的让位通孔,所述轮轴分别穿设通过所述脚轮支架两侧上所述让位通孔并与所述让位通孔的底部接触,所述安全止刹轮转动设置在所述轮轴上,所述弹性减震件设置在所述让位通孔内,所述弹性减震件的一端与所述让位通孔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弹性作用于所述轮轴上。作为优选的,所述弹性减震件为弹性柱簧,所述让位通孔的顶部朝所述轮轴方向垂直延伸有一固定柱,所述弹性柱簧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固定柱的外侧并与所述让位通孔的顶部固定,另一端弹性作用于所述轮轴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行李箱,将其底面一侧原有的脚轮替换为具有减震效果的安全止刹轮,当行李箱放置在自动扶梯的梯级上时,安全止刹轮上的多个圆形凹槽可供自动扶梯梯级上的凹槽壁嵌入以使得两者相对固定。同时将圆形凹槽设置为上窄下宽的形状,以及圆形凹槽的槽壁、槽底均为摩擦面,如此设置可有效防止安全止刹轮与自动扶梯梯级脱开。另为进一步增加止动效果,行李箱的底部增设了辅助止刹块,辅助止刹块的止动齿可与自动扶梯梯级上的凹槽相互配合实现插卡固定。安全止刹轮上还设置有弹性柱簧,当行李箱的安全止刹轮遇到连续凹洼路面时,弹性柱簧即可减少脚轮支架的震动,从而减少用户手部震颤,提高用户体验,也进一步延长行李箱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行李箱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行李箱的主视图;图3为安全止刹轮和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脚轮支架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说明:1、箱体;2、伸缩拉手;3、脚轮;4、安全止刹轮;5、橡胶滚套;6、滚动面;7、圆形凹槽;8、辅助止刹块;9、止动齿;10、止动空间;11、固定底座;12、脚轮支架;13、轮轴;14、让位通孔;15、弹性柱簧;16、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4所示,一种安全行李箱,包括箱体1、伸缩拉手2和多个脚轮3,伸缩拉手2设置在箱体1的一侧,多个脚轮3滑动设置在箱体1的底部。为了迎合目前大部分自动扶梯梯级上设置的多个凹槽,特此在箱体1底面远离伸缩拉手2一侧的脚轮3上设置了止刹结构以形成安全止刹轮4。上述止刹结构包括有一橡胶滚套5,橡胶滚套5套设在脚轮3的圆周侧面上以形成滚动面6,橡胶滚套5在其圆周侧面上即滚动面6上以阵列形式凹设有多个圆形凹槽7,多个圆形凹槽7的槽底和槽壁构成与自动扶梯梯级接触的止刹面。当行李箱放置在自动扶梯上时,自动扶梯梯级上的凹槽则会与橡胶滚套5上的多个圆形凹槽7互相配合卡入,以实现两者相对止动。同时,圆形凹槽7的两侧槽壁相对槽底呈倾斜设置,即圆形凹槽7的槽口宽度小于槽底宽度,圆形凹槽7的槽壁和槽底均为摩擦面,即可实现圆形凹槽7与自动扶梯梯级上的凹槽相互抱紧,防止滑脱。另,橡胶滚套5圆周侧面未开设圆形凹槽7的部分为光滑面,使其不影响行李箱在正常路面上滑移。当行李箱静置在自动扶梯上时,可能会因行李箱内部行李重量分布不均匀而导致倾倒,以及为了进一步增加与自动扶梯梯级的止动效果,在箱体1的底部远离伸缩拉手2的一侧上还增设了辅助止刹块8,辅助止刹块8相对于行李箱箱体1垂直设置,且其与安全止刹轮4齐平设置。在辅助止刹块8未与箱体1底面固定的一端处设置多个截面呈梯形的止动齿9,止动齿9的两侧面均为摩擦面,多个止动齿8依次排列且相邻两个止动齿9之间构成止刹空间10以供自动扶梯梯级的凹槽壁嵌入,以此与安全止刹轮4相配合,实现行李箱可安全、静置在自动扶梯上。同时,为了解决用户手部震颤、延长行李箱轮架使用寿命的问题,将安全止刹轮的轮架进行结构优化,增设了一弹性减震件并与箱体1底部固定连接。优化后的轮架包括有固定底座11、脚轮支架12、轮轴13,固定底座11固定在箱体1的底面上且其上还固定有呈倒U型的脚轮支架12。脚轮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行李箱,包括箱体、伸缩拉手和多个脚轮,所述伸缩拉手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多个所述脚轮滑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止刹结构,位于所述箱体底面远离所述伸缩拉手一侧的所述脚轮上设置有所述止刹结构以形成安全止刹轮,所述安全止刹轮通过一设置有弹性减震件的轮架与所述箱体底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行李箱,包括箱体、伸缩拉手和多个脚轮,所述伸缩拉手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多个所述脚轮滑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止刹结构,位于所述箱体底面远离所述伸缩拉手一侧的所述脚轮上设置有所述止刹结构以形成安全止刹轮,所述安全止刹轮通过一设置有弹性减震件的轮架与所述箱体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刹结构包括有一橡胶滚套,所述橡胶滚套套设在所述脚轮的圆周侧面上以形成滚动面,所述橡胶滚套在其圆周侧面上即所述滚动面上以阵列形式凹设有多个圆形凹槽,多个所述圆形凹槽的槽底和槽壁构成与自动扶梯梯级接触的止刹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凹槽的两侧槽壁相对槽底呈倾斜设置,即所述圆形凹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槽底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滚套圆周侧面未开设所述圆形凹槽的部分为光滑面,所述圆形凹槽的槽壁和槽底均为摩擦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辅助止刹块,所述辅助止刹块垂直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春元黄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