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合结构、中棒及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60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开合结构、应用该开合结构的中棒、及应用该中棒的伞。所述伞包括中棒、设于所述中棒一端的上巢及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中棒另一端的下巢,所述开合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上巢内的动滑轮、拉绳及设于所述下巢的第一定滑轮,所述拉绳的一端设于所述中棒的远离所述上巢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中棒,并依次绕过所述动滑轮和第一定滑轮,所述动滑轮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两相对槽壁均凸设有若干凸起,若干所述凸起均沿所述槽壁的周向间隔分布,且两相对槽壁的凸起呈交叉设置。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电动开收多折伞具有较好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本技术涉及伞具
,特别涉及一种开合结构、应用该开合结构的中棒、及应用该中棒的伞。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电动开收多折伞的开合结构通常包括动滑轮、拉绳、及第一定滑轮,动滑轮设于上巢内,第一定滑轮设于下巢,拉绳的一端设有中棒的远离上巢的一端,拉绳的另一端穿过中棒、并依次绕过动滑轮和第一定滑轮后,固定于上巢。但是,在开合过程中,拉绳往往会出现打滑现象,这影响了电动开收多折伞的使用可靠性。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合结构、应用该开合结构的中棒、及应用该中棒的伞,旨在保证电动开收多折伞具有较好的使用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开合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上巢内的动滑轮、拉绳及设于所述下巢的第一定滑轮,所述拉绳的一端设于所述中棒的远离所述上巢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中棒,并依次绕过所述动滑轮和第一定滑轮,所述动滑轮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两相对槽壁均凸设有若干凸起,若干所述凸起均沿所述槽壁的周向间隔分布,且两相对槽壁的凸起呈交叉设置。可选地,所述容纳槽的槽壁呈倾斜设置,使得所述容纳槽沿其底壁至其开口的方向呈渐扩设置;所述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槽壁的倾斜方向一致,且所述凸起朝向所述容纳槽开口的端面呈平面设置。可选地,所述凸起具有相对的平面端和根端,所述根端连接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所述平面端与所述根部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8mm-1.5mm;且/或,相邻交叉设置的两个凸起的平面端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拉绳的直径,所述凸起与相对槽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拉绳的直径。可选地,所述凸起沿所述容纳槽的底壁至开口的方向呈渐扩设置。可选地,所述开合结构还包括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二定滑轮设于所述上巢内,并与所述第一定滑轮相对设置,所述拉绳的远离所述伞把的一端穿过所述中棒,并依次绕过所述动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及所述第二定滑轮后,固定于所述下巢。可选地,所述开合结构还包括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蜗杆、及电机,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动滑轮的连接杆上,所述电机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可选地,所述开合结构还包括第二齿轮和与电机连接的变速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蜗杆连接,所述变速齿轮组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中棒,所述中棒包括上巢、下巢、及开合结构,所述开合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上巢内的动滑轮、拉绳及设于所述下巢的第一定滑轮,所述拉绳的一端设有所述中棒的远离所述上巢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中棒,并依次绕过所述动滑轮和第一定滑轮,所述动滑轮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两相对槽壁均凸设有若干凸起,若干所述凸起均沿所述槽壁的周向间隔分布,且两相对槽壁的凸起呈交叉设置。可选地,所述中棒还包括按座和伞把,所述按座设于所述中棒远离所述上巢的一端,所述伞把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按座;所述中棒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按座上的按钮、设于所述按座内的线路板、设于所述线路板上的开关和两端子,所述按钮能够与开关相触碰。可选地,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弹簧式电线,所述弹簧式电线的一端穿过所述中棒与电机连接,所述弹簧式电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线路板上的一端子连接。可选地,所述伞把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收容有电路板和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池;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形成有输出端口,所述线路板设置有输入端口,所述输入端口与所述输出端口电连接;且/或,壳体还开设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显露孔,所述电路板还形成有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由所述显露孔显露,用以为电池充电;且/或,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包括充电集成电路、超载断电集成电路、及电量不足预警指示集成电路。可选地,所述中棒包括外管、至少一中管及内管,所述内管、至少一中管及所述外管由内至外依次可滑动套接,所述按座固定于所述内管的一端,所述下巢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外管的外周壁,所述上巢设于所述外管的远离所述按座的一端。可选地,所述上巢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主体部和蜂巢部,所述主体部背离所述蜂巢部的一端形成有插接端,所述插接端插接于所述外管的远离所述按座的一端。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伞,所述伞包括中棒,所述中棒包括上巢、下巢、及开合结构,所述开合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上巢内的动滑轮、拉绳及设于所述下巢的第一定滑轮,所述拉绳的一端设有所述中棒的远离所述上巢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中棒,并依次绕过所述动滑轮和第一定滑轮,所述动滑轮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两相对槽壁均凸设有若干凸起,若干所述凸起均沿所述槽壁的周向间隔分布,且两相对槽壁的凸起呈交叉设置。可选地,所述伞还包括伞骨组件,所述伞骨组件包括第一伞骨、第二伞骨及拉簧,所述第一伞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巢,所述第二伞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下巢,所述第二伞骨的另一端可滑动地与所述第一伞骨连接,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伞骨和所述第二伞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开合结构包括设于上巢内的动滑轮、拉绳及设于下巢的第一定滑轮,拉绳的一端设于中棒的远离上巢的一端,拉绳的另一端穿过中棒,并依次绕过动滑轮和第一定滑轮。并且在动滑轮沿其圆周方向开设容纳槽,容纳槽的两相对槽壁均凸设若干凸起,若干凸起均沿槽壁的周向间隔分布,且两相对槽壁的凸起呈交叉设置。这样可以增加拉绳运动过程中与动滑轮之间的摩擦力,当拉绳的两端受力时,拉绳则会陷入交叉设置的凸起之间,并呈现弯弯曲曲的蛇状,防止拉绳打滑现象发生,从而保证电动开收多折伞具有较好的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中棒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中棒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中棒的剖视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上巢和开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上巢和开合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上巢和未安装有拉绳的开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上巢和未安装有拉绳的开合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滑轮、蜗杆、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开合结构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1为上巢和外管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12为内管与固定塞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13为上巢与开合结构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内胶塞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3中内胶塞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合结构,应用于伞的打开或折叠,所述伞包括中棒、设于所述中棒一端的上巢及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中棒另一端的下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上巢内的动滑轮、拉绳及设于所述下巢的第一定滑轮,所述拉绳的一端设于所述中棒的远离所述上巢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中棒,并依次绕过所述动滑轮和第一定滑轮,所述动滑轮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两相对槽壁均凸设有若干凸起,若干所述凸起均沿所述槽壁的周向间隔分布,且两相对槽壁的凸起呈交叉设置,所述凸起朝向所述容纳槽开口的端面呈平面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合结构,应用于伞的打开或折叠,所述伞包括中棒、设于所述中棒一端的上巢及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中棒另一端的下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上巢内的动滑轮、拉绳及设于所述下巢的第一定滑轮,所述拉绳的一端设于所述中棒的远离所述上巢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中棒,并依次绕过所述动滑轮和第一定滑轮,所述动滑轮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两相对槽壁均凸设有若干凸起,若干所述凸起均沿所述槽壁的周向间隔分布,且两相对槽壁的凸起呈交叉设置,所述凸起朝向所述容纳槽开口的端面呈平面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呈倾斜设置,使得所述容纳槽沿其底壁至其开口的方向呈渐扩设置;
所述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槽壁的倾斜方向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具有相对的平面端和根端,所述根端连接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
所述平面端与所述根端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8mm-1.5mm;
且/或,相邻交叉设置的两个凸起的平面端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拉绳的直径,所述凸起与相对槽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拉绳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沿所述容纳槽的底壁至开口的方向呈渐扩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结构还包括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二定滑轮设于所述上巢内,并与所述第一定滑轮相对设置,所述拉绳的远离所述伞把的一端穿过所述中棒,并依次绕过所述动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及所述第二定滑轮后,固定于所述下巢。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结构还包括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蜗杆、及电机,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动滑轮的连接杆上,所述电机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结构还包括第二齿轮和与电机连接的变速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蜗杆连接,所述变速齿轮组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连接。


8.一种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包括上巢、下巢、及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孙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源发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