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更好开伞的自动伞中棒
本技术是一种更好开伞的自动伞中棒,属于自动伞中棒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动开收三折伞通常是通过在中棒内腔设置的开伞弹簧提供伸展中棒的动力,压缩中棒,直到外管被U型扣件扣合,完成收伞,按下开伞按钮,开伞按钮推开U型扣件,释放开伞弹簧来实现开伞,收伞状态(外管被U型扣件扣合状态)开伞弹簧要压缩只有原来的1/3的长度,通常要6~8公斤的力,这个力全都作用在外管和U型扣件的接触面上,因它们接触面非常小,扣合时,U型扣件受到的压强也非常大,造成要比较大的力按开伞按钮,才可以推开扣件解扣外管,实现开伞,开收次数多了,外管的扣合处会出现破裂,U型扣件的扣合凸台也会变形,造成更难开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好开伞的自动伞中棒,以解决现有的自动开收三折伞通常是通过在中棒内腔设置的开伞弹簧提供伸展中棒的动力,压缩中棒,直到外管被U型扣件扣合,完成收伞,按下开伞按钮,开伞按钮推开U型扣件,释放开伞弹簧来实现开伞,收伞状态(外管被U型扣件扣合状态)开伞弹簧要压缩只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更好开伞的自动伞中棒,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内管(1)、中管(2)、外管(3),所述内管(1)活动套接于中管(2)内侧,所述中管(2)活动套接于外管(3)内侧,所述外管(3)下端设有与中管(2)相匹配的束口正六角形连接端(301),所述束口正六角形连接端(301)的其中一平面上设有扣合孔(302),所述扣合孔(302)下端设有向外凸出的平台(303),所述平台(303)与扣合孔(302)的边缘设有向内折弯形成的扣合平台(304),所述扣合平台(304)内端面高于束口正六角形连接端(301)内平面,所述平台(303)下端以及两侧均设有斜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更好开伞的自动伞中棒,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内管(1)、中管(2)、外管(3),所述内管(1)活动套接于中管(2)内侧,所述中管(2)活动套接于外管(3)内侧,所述外管(3)下端设有与中管(2)相匹配的束口正六角形连接端(301),所述束口正六角形连接端(301)的其中一平面上设有扣合孔(302),所述扣合孔(302)下端设有向外凸出的平台(303),所述平台(303)与扣合孔(302)的边缘设有向内折弯形成的扣合平台(304),所述扣合平台(304)内端面高于束口正六角形连接端(301)内平面,所述平台(303)下端以及两侧均设有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更好开伞的自动伞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荣湍,吴金全,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城厦门户外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