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仿真原理的强触感沙滩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57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7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仿真原理的强触感沙滩鞋,包括鞋底和固定于鞋底上表面的柔性隔离鞋垫,所述鞋底内设有多个填充有触感介质的容纳腔室,所述容纳腔室具有连通至所述鞋底上表面的上开口,所述隔离鞋垫遮盖所述容纳腔室的上开口。本申请具有兼顾对脚部的保护和提高使用者的真实触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仿真原理的强触感沙滩鞋
本申请涉及沙滩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仿真原理的强触感沙滩鞋。
技术介绍
鞋通常包括鞋底、中底和连接在鞋底上的帮面,鞋底通常由橡胶或类似材料制成。人们为了真实体验到沙滩或鹅卵石路的踩踏体验,往往将鞋子脱掉,以赤脚接触,但是这样会易导致脚部沾染脏物或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兼顾对脚部的保护和提高使用者的真实触感,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仿真原理的强触感沙滩鞋。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仿真原理的强触感沙滩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仿真原理的强触感沙滩鞋,包括鞋底和固定于鞋底上表面的柔性隔离鞋垫,所述鞋底内设有多个填充有触感介质的容纳腔室,所述容纳腔室具有连通至所述鞋底上表面的上开口,所述隔离鞋垫遮盖所述容纳腔室的上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触感介质可以为天然微沙粒或小鹅卵石,使用者的脚部可透过较为轻薄的隔离鞋垫接触到触感介质,从而能够较为直观直接地感受到触感介质的触感,有一种把沙滩或鹅卵石路穿在脚上的感觉,大大提高使用者的真实触感,适合休闲养生保健散布穿着;并且隔离鞋垫的设置,一来,能够便于使用者感受到触感介质,二来,能够对脚部起到保护作用,减少脚部沾染脏污和细菌。可选的,所述容纳腔室为沿所述鞋底宽度方向设置的条形结构,各所述容纳腔室沿所述鞋底长度方向间隔排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脚部与触感介质的接触面积,提高使用者的触感体验度。可选的,位于所述鞋底前掌部位置和后跟部位置的各容纳腔室之间的间距小于位于所述鞋底中部位置的各容纳腔室之间的间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来,能够确保鞋底中部位置的结构强度;二来,能够提高脚部的前脚掌和后跟部等较为敏感部位的触感体验。可选的,所述鞋底的外周侧面设有一一对应容纳腔室端部的倒出口和用于开闭倒出口的密封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便于将触感介质倒出,以减轻鞋子重量切换正常使用状态;或更换另一种触感介质,以便于体验不同的触感。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容纳腔室的倒出口沿所述鞋底的宽度方向错位设置,所述容纳腔室的横截面积从所述容纳腔室的封闭端至倒出口逐渐增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容纳腔室内触感介质的倒出,减少触感介质倒出过程中相堵塞挤压的情况发生。可选的,所述鞋底的外周侧面设有两组沿所述鞋底长轴线对称设置的滑轨,一组所述滑轨包括两道上下平行的滑轨;密封板与滑轨沿鞋底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以开闭所述鞋底同一侧的各所述倒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倒出触感介质时,可滑移取出密封板,即鞋底两侧的倒出口均开启,然后分别左右倾倒鞋底以倒出触感介质,方便快捷。可选的,所述密封板的外侧面朝向鞋底内部凹陷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鞋底受到脚部向下压力而形变时,密封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将朝向鞋底内部方向形变,从而更进一步密封住倒出口,以避免密封板向外形变而开启倒出口的情况发生。可选的,所述隔离鞋垫包括吸汗布垫和涂覆于吸汗布垫下表面的耐磨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减少隔离鞋垫的底面长期与触感介质接触而导致的磨损。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放置有触感介质的容纳腔室,让使用者的脚部可透过较为轻薄的隔离鞋垫接触到触感介质,从而能够较为直观直接地感受到触感介质的触感,有一种把沙滩或鹅卵石路穿在脚上的感觉,大大提高使用者的真实触感,适合休闲养生保健散布穿着;通过设置容纳腔室的结构,便于容纳腔室内触感介质的倒出和更换,一来,能够减轻鞋子重量切换正常使用状态,二来,便于使用者体验不同的触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隔离鞋垫与鞋底之间连接关系的爆炸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鞋底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鞋底;2、隔离鞋垫;3、鞋帮;11、下底;12、上底;13、容纳腔室;14、上开口;15、滑轨;16、密封板;17、倒出口;21、吸汗布垫;22、耐磨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仿真原理的强触感沙滩鞋。参照图1、图2,包括鞋底1、粘接于鞋底1上表面的柔性隔离鞋垫2和固定于鞋底1上方的鞋帮3;其中鞋底1包括耐磨橡胶制成的下底11和PU发泡体制成的上底12,以兼具耐磨和减震;隔离鞋垫2包括吸汗布垫21和涂覆于吸汗布垫21下表面的耐磨层22,耐磨层22为耐磨橡胶制成。如图2、图3所示,鞋底1内设有多个用于填充触感介质的容纳腔室13,触感介质可以为天然细沙或小颗粒鹅卵石(图中未标出),容纳腔室13具有连通至鞋底1上表面的上开口14,且隔离鞋垫2遮盖该上开口14,即使用者的脚部可透过柔软的隔离鞋垫2去感受容纳腔室13上开口14处的触感介质,从而较为真实地体验到来自触感介质的触感。如图3所示,容纳腔室13为沿鞋底1宽度方向设置的条形结构,各容纳腔室13沿鞋底1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且位于鞋底1前掌部位置和后跟部位置的各容纳腔室13之间的间距小于位于鞋底1中部位置的各容纳腔室13之间的间距,即位于鞋底1前掌部和后跟部的容纳腔室13较为密集,位于鞋底1中部位置的容纳腔室13较为稀疏,这样能够兼顾确保鞋底1自身的结构强度,又能提高感知触感的范围。如图3所示,容纳腔室13的一端与鞋底1外周侧面连通,该连通处为容纳腔室13的倒出口17,即通过该倒出口17可便于倒出容纳腔室13内的触感介质或是更换触感介质,以提高整体沙滩鞋的功能性和泛用性。并且,相邻容纳腔室13的倒出口17沿鞋底1宽度方向错位设置,即上一个容纳腔室13的倒出口17位于鞋底1的一侧,下一个容纳腔室13的倒出口17则位于鞋底1的另一侧,同时容纳腔室13的横截面积从容纳腔室13的封闭端至倒出口17逐渐增大,以便于左右倾倒鞋底1时能够将触感介质快速倒出。鞋底1外周侧面设有两组分别对应一侧的倒出口17的滑轨15,一组滑轨15包括两道上下平行的滑轨15,两道滑轨15之间设有条状的密封板16,密封板16为遇水膨胀橡胶材质,密封板16的外侧面朝向鞋底1内部凹陷设置,且密封板16与滑轨15沿鞋底1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以开闭鞋底1同一侧的各倒出口17,从而减少触感介质的外流或便于对触感介质进行更换;同时,当鞋底1受到脚部向下压力而形变时,密封板16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将朝向鞋底1内部方向形变,从而更进一步密封住倒出口17,以避免密封板16向外形变而开启倒出口17的情况发生。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者的脚部可透过较为轻薄的隔离鞋垫2接触到触感介质,从而能够较为直观直接地感受到触感介质的触感,有一种把沙滩或鹅卵石路穿在脚上的感觉,大大提高使用者的真实触感,适合休闲养生保健散布穿着;并且隔离鞋垫2的设置,一来,能够便于使用者感受到触感介质,二来,能够对脚部起到保护作用,减少脚部沾染脏污和细菌。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仿真原理的强触感沙滩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1)和固定于鞋底(1)上表面的柔性隔离鞋垫(2),所述鞋底(1)内设有多个填充有触感介质的容纳腔室(13),所述容纳腔室(13)具有连通至所述鞋底(1)上表面的上开口(14),所述隔离鞋垫(2)遮盖所述容纳腔室(13)的上开口(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仿真原理的强触感沙滩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1)和固定于鞋底(1)上表面的柔性隔离鞋垫(2),所述鞋底(1)内设有多个填充有触感介质的容纳腔室(13),所述容纳腔室(13)具有连通至所述鞋底(1)上表面的上开口(14),所述隔离鞋垫(2)遮盖所述容纳腔室(13)的上开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仿真原理的强触感沙滩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室(13)为沿所述鞋底(1)宽度方向设置的条形结构,各所述容纳腔室(13)沿所述鞋底(1)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仿真原理的强触感沙滩鞋,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鞋底(1)前掌部位置和后跟部位置的各容纳腔室(13)之间的间距小于位于所述鞋底(1)中部位置的各容纳腔室(13)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仿真原理的强触感沙滩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的外周侧面设有一一对应容纳腔室(13)端部的倒出口(17)和用于开闭倒出口(17)的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昱东黄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泉得利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