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牦牛犊牛断奶用隔离饲养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402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牦牛犊牛断奶用隔离饲养舍,属于牦牛养殖技术领域,所述牦牛喂水装置包括牛舍外墙和位于牛舍外墙一侧的运动区,牛舍外墙内部采用护栏分隔为母牛饲养区和犊牛饲养区,母牛饲养区和犊牛饲养区之间留有过道,运动区位于犊牛饲养区一侧,犊牛饲养区与运动区内分别采用草架和分隔栏分隔为若干子犊牛饲养区和子运动区,对应的子犊牛饲养区和子运动区之间通过开有进出口连通,子犊牛饲养区内前侧通过设置开合门与过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与牦牛生活习性适应,在断奶过程中易于将母牛和犊牛进行隔离饲养,利于犊牛尽早适应断奶,且通过设置专用的食槽、供水管路及草架,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饲养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牦牛犊牛断奶用隔离饲养舍
本技术涉及牦牛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牦牛犊牛断奶用隔离饲养舍。
技术介绍
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牛种,也是藏族赖以生存的法宝之一。牦牛养殖过程中,对于犊牛常采用早期断奶的方式,可尽早训练犊牛采食粗饲料,刺激犊牛瘤胃发育,从而利于犊牛的生长发育,且大大节省了商品奶用量,节省培育犊牛时间,从而降低饲养成本,提升效率。在犊牛早期断奶过程中,饲喂需求多样,需根据犊牛的不同发育进行相应的饲喂方式,需喂以母牛初乳、结合适量精料以及草料进行饲喂,同时,在犊牛能自行站立之前,尽早将母牛与犊牛进行隔离饲养,改善喂料条件,使得犊牛能够尽快适应断奶,又有利于母牛挤奶。然而,传统牛舍一般是将各种牛群混杂饲养,不易于进行隔离区分饲养工作,不利于犊牛断奶,无法满足早期断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牦牛犊牛断奶用隔离饲养舍,能够与牦牛生活习性适应,在断奶过程中易于将母牛和犊牛进行隔离饲养,利于犊牛尽早适应断奶,满足早期断奶需求,提高饲养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牦牛喂水装置包括牛舍外墙和位于牛舍外墙一侧的运动区,牛舍外墙内部采用护栏分隔为母牛饲养区和犊牛饲养区,母牛饲养区和犊牛饲养区之间留有过道,运动区位于犊牛饲养区一侧,犊牛饲养区与运动区内分别采用草架和分隔栏分隔为若干子犊牛饲养区和子运动区,对应的子犊牛饲养区和子运动区之间通过开有进出口连通,子犊牛饲养区内前侧通过设置开合门与过道连通。作为优选,子犊牛饲养区内设置食槽,食槽内部分隔为饮水槽和料槽,过道上铺设有供水管道,供水管道上通过供水支管与食槽上的饮水槽连通,供水支管上设置有阀门。作为优选,草架整体为矩形状,中部留有存放草料的空腔,前后两侧交错设置有栅栏。作为优选,犊牛饲养区与运动区之间地面上设置漏缝地沟进行分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与牦牛生活习性适应,在断奶过程中易于将母牛和犊牛进行隔离饲养,利于犊牛尽早适应断奶,且通过设置专用的食槽、供水管路及草架,充分满足犊牛各个成长阶段的饲喂需求,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饲养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草架主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图中:牛舍外墙1、运动区2、护栏3、母牛饲养区5、犊牛饲养区6、分隔栏7、草架8、子运动区9、子犊牛饲养区10、进出口11、开合门12、栅栏13、食槽14、供水管道15、供水支管1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牦牛喂水装置包括牛舍外墙1和位于牛舍外墙1一侧的运动区2,牛舍外墙1内部采用护栏3分隔为母牛饲养区5和犊牛饲养区6,母牛饲养区5和犊牛饲养区6之间留有过道4,运动区2位于犊牛饲养区6一侧,犊牛饲养区6与运动区2内分别采用草架8和分隔栏7分隔为若干子犊牛饲养区10和子运动区9,对应的子犊牛饲养区10和子运动区9之间通过开有进出口11连通,子犊牛饲养区10内前侧通过设置开合门12与过道4连通。在饲养过程中,将妊娠母牛单独置于子犊牛饲养区10内产子,便于犊牛出生后进行护理和饲喂。而在犊牛达到断奶条件后,将母牛分出于对侧的母牛饲养区5进行集中饲养,而犊牛单独留在子犊牛饲养区10内进行单独饲养,有助于犊牛尽快适应断奶,又便于母牛挤奶。同时,每个子犊牛饲养区10对应连通单独的子运动区9,给犊牛提供运动的空间,满足犊牛每日4小时以上的运动量需求。且子犊牛饲养区10和子运动区9分隔有多个,便于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健康状况的犊牛进行分类,便于管理和饲养。子犊牛饲养区10内设置食槽14,食槽14内部分隔为饮水槽和料槽,过道4上铺设有供水管道15,供水管道15上通过供水支管16与食槽14上的饮水槽连通,供水支管16上设置有阀门。料槽用于在犊牛1月龄后,便于喂以青储料和适量营养素。饮水槽通过供水管道15和供水支管16提供清水,以为犊牛提供充足饮水。其中,草架8整体为矩形状,中部留有存放草料的空腔,前后两侧交错设置有栅栏13。在草架8投放青干草,即可任犊牛采食,满足犊牛饲草需求。且草架8两侧均能供犊牛进行采食,提升空间利用率和投喂效率。另外,在犊牛饲养区6与运动区2之间地面上设置漏缝地沟17进行分隔,避免运动区雨水积水溢入犊牛饲养区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牦牛犊牛断奶用隔离饲养舍,包括牛舍外墙(1)和位于牛舍外墙(1)一侧的运动区(2),其特征在于:牛舍外墙(1)内部采用护栏(3)分隔为母牛饲养区(5)和犊牛饲养区(6),母牛饲养区(5)和犊牛饲养区(6)之间留有过道(4),运动区(2)位于犊牛饲养区(6)一侧,犊牛饲养区(6)与运动区(2)内分别采用草架(8)和分隔栏(7)分隔为若干子犊牛饲养区(10)和子运动区(9),对应的子犊牛饲养区(10)和子运动区(9)之间通过开有进出口(11)连通,子犊牛饲养区(10)内前侧通过设置开合门(12)与过道(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牦牛犊牛断奶用隔离饲养舍,包括牛舍外墙(1)和位于牛舍外墙(1)一侧的运动区(2),其特征在于:牛舍外墙(1)内部采用护栏(3)分隔为母牛饲养区(5)和犊牛饲养区(6),母牛饲养区(5)和犊牛饲养区(6)之间留有过道(4),运动区(2)位于犊牛饲养区(6)一侧,犊牛饲养区(6)与运动区(2)内分别采用草架(8)和分隔栏(7)分隔为若干子犊牛饲养区(10)和子运动区(9),对应的子犊牛饲养区(10)和子运动区(9)之间通过开有进出口(11)连通,子犊牛饲养区(10)内前侧通过设置开合门(12)与过道(4)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潇吴东旺杨舒黎孔小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