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与四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39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与四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氟唑菌酰羟胺与四霉素,氟唑菌酰羟胺与四霉素的重量比为1:50‑50:1。氟唑菌酰羟胺与四霉素的重量之和占杀菌组合物的1%‑90%,优选为1%‑50%。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分合理,杀菌效果好,且其活性和杀菌效果不是各个组分的简单叠加,与单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对作物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与四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杀菌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与四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防治农作物病害的应用,属于农药

技术介绍
小麦赤霉病(Fusariumgraminearum)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麦穗和茎秆。苗期侵染种子形成苗枯;成株期形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以穗枯为害最重。种子带菌引起苗枯症状,使根鞘及芽鞘呈黄褐色水渍状腐烂,地上部叶色发黄,重者幼苗未出土即死亡。茎基腐则主要发生于茎的基部,使其变褐腐烂,严重时整株枯死;秆腐初发病时穗部以下1-3节的叶鞘上出现淡褐色病斑,节部变褐,病节以上枯黄,形成枯白穗。病株极易从病节处折断,严重时产生粉红色霉层;穗腐发生时通常在小穗颖壳基部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小穗或多个小穗,小麦病小穗或病穗成枯黄色。小麦赤霉病不仅严重影响小麦高产、稳产,而且发病后产生的真菌毒素(DON)污染麦粒,影响小麦质量安全,对人畜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氟唑菌酰羟胺,英文通用名为pydiflumetofen,化学名称为:3-(二氟甲基)-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与四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氟唑菌酰羟胺、四霉素,氟唑菌酰羟胺与四霉素的质量比为1:50-5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与四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氟唑菌酰羟胺、四霉素,氟唑菌酰羟胺与四霉素的质量比为1:50-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氟唑菌酰羟胺与四霉素的质量比为1:20-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氟唑菌酰羟胺与四霉素质量比为1:3-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活性成分重量之和占杀菌组合物的1%-9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可制备成适合农业上允许的制剂剂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家成杨志鹏巨翠红吕文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