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的杀线虫农用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19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的杀线虫农用组合物,其中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在所述农用组合物中的质量配比为10:1~1:20,优选为1:1~1:5。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复配使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在此配比范围内,该组合物能够有效的防治线虫病害,提高作物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的杀线虫农用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组合物领域,涉及一种杀线虫农用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的杀线虫农用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植物寄生线虫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物之一,具有隐蔽性、多寄主性、顽固性和易传播等特点。其种群增长迅速、防治困难,对我国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等产量和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其主要寄主作物包括大豆、马铃薯、棉花、玉米、番茄、胡萝卜和甜菜等。目前线虫危害日趋严重,对农作物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全球每年由线虫危害导致的作物减产可达14%,造成经济损失800亿~1000亿美元。我国每年因线虫侵害导致的作物减产高达12%,单由线虫引起的大豆年产量损失在5%~80%之间。寄生线虫破坏植物根部,侵染后易引发病原真菌感染,加剧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侵害,破坏植物生长,降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长期以来,生产上植物线虫通常使用化学杀线虫剂进行防治。熏蒸剂溴甲烷禁用后,常用杀线虫剂有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类杀线虫剂,如涕灭威和噻唑膦,生物杀线虫剂阿维菌素等。其中多种杀线虫剂存在高毒、高残留、抗性和残效期长等问题,被禁用或限用。氟唑菌酰羟胺作为一种新型广谱杀菌剂,是先正达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是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中最具价值的产品之一,是公司继吡唑萘菌胺、氟唑环菌胺、苯并烯氟菌唑之后上市的第4个SDHI类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自2017年上市以来,已在全球多个国家登记和上市。在多种作物上,对叶斑病(如褐斑病、黑斑病和黑星病等)和白粉病提供卓越防效;高效防治多种难防病害,如赤霉病、灰霉病、菌核病和靶斑病等。最近,先正达还开拓了氟唑菌酰羟胺的线虫防治市场,尤其对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提供卓越防效;氟唑菌酰羟胺不仅能有效防治作物病害,而且具有植物健康作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收益。其化学结构为:Cyclobutrifluram是先正达公司开发的新烟酰胺类专用杀线虫剂,由(1S,2S)-对映体和(1R,2R)-对映体组成,前者的含量不低于80%。Cyclobutrifluram的化学结构新颖,存在4种晶型,其中B和C为稳定晶型。Cyclobutrifluram可使线虫幼虫麻痹并抑制虫卵,直接施用或种子处理可有效控制黄瓜、番茄、玉米和甜菜等作物上的根结、甜菜胞囊和玉米短体等线虫。关于Cyclobutrifluram的杀线虫剂目前记载较多,大多是与另一种杀虫剂混合使用,对于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较为显著。例如,专利202010783433.4公开了一种以tioxazafen和cyclobutrifluram为有效成分的杀虫剂组合物,可长效防治所有主要农作物和各地形中的各类线虫病虫害,其杀虫效果相较于单剂使用显著提高。又如专利202010783048.X公开了一种含有噻唑膦和cyclobutrifluram的防治根结线虫的杀虫剂组合物,对于根结线虫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降低了杀灭后的繁殖率,需要使用杀虫剂组合物的次数降低,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力使用。这些都是将Cyclobutrifluram与另一种杀虫剂混配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杀虫效果,但是关于兼具杀菌和杀虫效果的氟唑菌酰羟胺与Cyclobutrifluram混合使用的案例却未见报道,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也难以知晓,这两种化合物复配使用所产生的杀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混配使用的杀线虫农用组合物,并深入的研究该组合物对线虫的防治效果及其毒力。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杀线虫农用组合物,其活性组分包括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所述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在所述农用组合物中的质量配比为10:1~1:2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易于知晓,多种农药组合使用或者联合使用时未来农药市场的主导趋势,但在农药组合物中各组分机理和机制不明的情况下,农药活性成分之间是否能够产生协同增效作用是不可预计的。本专利技术人通过共毒系数法测定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室内毒力获知,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以质量比10:1~1:20混配,表现出协同增效的作用,特别地,当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的质量比为1:1~1:5时,协同增效作用稳定,增效程度明显。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的杀线虫农用组合物,其活性组分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在所述农用组合物中的质量配比为1:1~1:5。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易于知晓,为了充分发挥农药活性组分的药效,可根据使用需要将其制备成便于施用的制剂剂型。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为活性组分的农用组合物以及加工成农业上所接受的制剂剂型,所述制剂组分包括辅助所述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药效的助剂或载体。所述杀线虫农用组合物可以配制成乳油、水分散粒剂、粉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悬浮剂、微乳剂、颗粒剂、以及具有一定缓释效果的微胶囊剂等多种剂型。在配制上述不同剂型时,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除需要使用含有供选的杀线虫活性成分外,还需要选用多种助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的农药制剂辅助成分(助剂)。所述辅助成分可以为分散介质、分散剂、乳化剂、润湿剂、增稠剂、pH缓冲剂、消泡剂、防冻剂、崩解剂、粘结剂、填料、载体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杀线虫农用组合物在植物根结线虫防治方面的用途,如上所述,在适宜的剂量配比范围内,所述杀线虫农用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杀线虫防效,可用于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番茄根结线虫、辣椒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大豆胞囊线虫等。所述杀线虫农用组合物及其制剂的施药方式多样,本专利技术不做特别的限定,可以采用喷雾、灌根、浸根、浸种、撒施、沟施、穴施等多种施药方式的一种或组合。根据作物栽培、制剂剂型以及防治对象等,土传病害线虫的防治优选为灌根、沟施、穴施等土壤处理,或者浸根、浸种和种子包衣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杀线虫农用组合物的有益效果或优点:本专利技术对现有技术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以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为活性组分的杀线虫农用组合物,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在所述农用组合物中的质量配比为10:1~1:20。在此配比范围内,该组合物能够有效的防治杀线虫害,提高作物产量。且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实验探究,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复配使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的杀线虫农用组合物,其杀线虫活性组分包括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所述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在农用组合物中的质量配比为10:1~1: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的杀线虫农用组合物,其杀线虫活性组分包括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所述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在农用组合物中的质量配比为10:1~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线虫农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唑菌酰羟胺和Cyclobutrifluram在所述农用组合物中的质量配比为1: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线虫农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线虫农用组合物配制成乳油、水分散粒剂、粉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悬浮剂、微乳剂、颗粒剂、微胶囊剂。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彦坡谢祥其任西财吴新雷戴色琴
申请(专利权)人:美丰农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