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漂浮育苗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390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良型漂浮育苗盘,包括:盘体,盘体的盘底形成收容槽;苗穴,苗穴由盘顶凹陷形成,苗穴包括多个且呈行列式阵列排布,每一苗穴包括底壁和侧壁,底壁设有吸水孔且吸水孔;吸水绳,吸水绳包括穿过吸水孔并卡持于吸水孔内的吸水绳本体、由吸水绳本体延伸至苗穴内的第一段以及由吸水绳本体延伸至外露于盘底且收容于收容槽内的第二段,收容槽的槽口尺寸小于第二段的外径以将第二段卡持于其内,每行或每列苗穴分为依次排布的多组,每组包括两个苗穴,每组中各自的吸水绳的第一段使部分穿过对应的侧壁并相互连接,各自的吸水绳的第二段相互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改良型漂浮育苗盘育苗质量高,可靠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良型漂浮育苗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育苗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型漂浮育苗盘。
技术介绍
漂浮育苗是一项新的育苗方法,利用改良型漂浮育苗盘上设置苗穴,通过在苗穴内放置育苗基质,再将秧苗植于育苗基质使其扎根生长,有效的减少移载工具,而且可节省育功用地。相关技术的漂浮育苗盘为了保证秧苗的供水,一般在苗穴底部设置通孔,当漂浮育苗盘漂浮水面时,秧苗通过通孔与水面接触实现吸水。因通孔的设置,在苗穴内填装育苗基质以及将漂浮育苗盘移至水池中时,部分育苗基质容易从通孔中掉漏出,使得苗穴内的育苗基质量不够导致营养不够,从而限制秧苗发育,降低了秧苗发育质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改良型漂浮育苗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育苗质量好且可靠性高的改良型漂浮育苗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良型漂浮育苗盘,所述改良型漂浮育苗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盘顶和盘底,所述盘底向所述盘顶方向凹陷形成收容槽;苗穴,所述苗穴由所述盘顶向所述盘底方向凹陷形成,所述苗穴包括多个且呈行列式阵列排布,每一所述苗穴包括底壁和由所述底壁周缘延伸至与所述盘顶连接的侧壁,所述底壁设有吸水孔且所述吸水孔贯穿所述盘体;以及,吸水绳,所述吸水绳包括穿过所述吸水孔并卡持于所述吸水孔内的吸水绳本体、由所述吸水绳本体的一端延伸所述至苗穴内的第一段以及由所述吸水绳本体的另一端延伸至外露于所述盘底且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的第二段,所述收容槽的槽口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外径以将所述第二段卡持于其内;每行或每列所述苗穴分为依次排布的多组,每组包括两个所述苗穴,每组的两个所述苗穴中,各自的所述吸水绳的所述第一段使部分穿过对应的所述苗穴的所述侧壁并相互连接,各自的所述吸水绳的所述第二段相互连接。优选的,所述吸水绳本体的外径大于所述吸水孔的孔径。优选的,所述吸水绳为绵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苗穴内的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苗穴的深度的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改良型漂浮育苗盘通过在与苗穴连通的吸水孔内设置吸水绳,从而堵住吸水孔,使得育苗时填充于苗穴内的育苗基质不会从苗穴内掉漏出,有效保证了秧苗具有足够获取营养的育苗基质,同时虽吸水孔被堵住,但吸水绳外露于盘底的第二段位于水中,仍可有效的吸取水份并传输至苗穴内的育苗基质,从而有效提高了秧苗的生产健康情况,育苗质量高,可靠性好;因第二段收容于盘体的收容槽内,不易与水中其它物质挂钩,避免其因长度过长而被扯出导致失效的问题,保证充分吸水的同时提高可靠性;同时,同一组中的两个苗穴中各自己的吸水绳的第一段相互连接,第二段相互连接,形成一整体环形结构,有效的避免了因外力使吸水绳从吸水孔中扯出的现象,进一步保证吸水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改良型漂浮育苗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改良型漂浮育苗盘中的部分苗穴与吸水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良型漂浮育苗盘100,所述改良型漂浮育苗盘100包括盘体1、苗穴2和吸水绳3。所述盘体1由轻质材料制成,可漂浮于水面。所述盘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盘顶11和盘底12,所述盘底12向所述盘顶11方向凹陷形成收容槽13。所述苗穴2由所述盘顶11向所述盘底12方向凹陷形成,所述苗穴2包括多个且呈行列式阵列排布。每一所述苗穴2包括底壁21和由所述底壁21周缘延伸至与所述盘顶11连接的侧壁2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苗穴2呈上径大下径小的锥形结构。所述底壁21设有吸水孔23且所述吸水孔23贯穿所述盘体1,从而使得所述苗穴2与盘底12连通,用于为苗穴2供水。所述吸水绳3包括穿过所述吸水孔23并卡持于所述吸水孔23内的吸水绳本体31、由所述吸水绳本体3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苗穴2内的第一段32以及由所述吸水绳本体31的另一端弯折延伸至外露于所述盘底12且收容于所述收容槽13内的第二段33。每行或每列所述苗穴2分为依次排布的多组,每组包括两个所述苗穴2,每组的两个所述苗穴2中,各自的所述吸水绳3的所述第一段32使部分穿过对应的所述苗穴2的所述侧壁22并相互连接,各自的所述吸水绳3的所述第二段33相互连接。上述结构使得同一组苗穴2中的吸水绳3共同形一整体环形结构,进一步有效避免了吸水绳3因外力从吸水孔23扯出的现象,有效保障了吸水可靠性。所述吸水绳3用于吸水并将水传输至苗穴2内。更优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水绳3为绵料制成,吸水效果更好。因吸水绳3的设置堵设了所述吸水孔23,使用时,当向苗穴2内填充适当量的育苗基质,避免了在填充、转移及育苗过程中育苗基质从吸水孔23中部分漏出的情况发生,而保证了秧苗具有足够育苗基质以提供营养。同时,虽然吸水绳3堵住了吸水孔,当改良型漂浮育苗盘100转置水池漂浮于水面时,吸水绳3的第二段则置于水中,有效的将水吸收并传输至苗穴2内,供苗穴2内的育苗基质吸收存储以供秧苗吸收,进而有效的保证了秧苗的发育质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槽13的槽口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段33的外径以将所述第二段33卡持于其内。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水绳本体31的外径大于所述吸水孔23的孔径,以与吸水孔23形成过盈卡设,避免吸水绳3在吸水孔23中滑动以带动苗穴2中的育苗基,从而导致秧苗松动甚至倒苗,提高了可靠性。当然,吸水绳3并不限上述方式形成卡设,也可为吸水绳本体31直径小,第一段32和第二段33直径大的方式等,这也是可行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段32位于所述苗穴2内的部分的长度小于苗穴深度的1/3,在保证水可充分传输至苗穴2内的同时,尽可能少占用苗穴2的空间,以便可以填充足够的育苗基质,进一步提高育苗质量。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改良型漂浮育苗盘通过在与苗穴连通的吸水孔内设置吸水绳,从而堵住吸水孔,使得育苗时填充于苗穴内的育苗基质不会从苗穴内掉漏出,有效保证了秧苗具有足够获取营养的育苗基质,同时虽吸水孔被堵住,但吸水绳外露于盘底的第二段位于水中,仍可有效的吸取水份并传输至苗穴内的育苗基质,从而有效提高了秧苗的生产健康情况,育苗质量高,可靠性好;因第二段收容于盘体的收容槽内,不易与水中其它物质挂钩,避免其因长度过长而被扯出导致失效的问题,保证充分吸水的同时提高可靠性;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型漂浮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型漂浮育苗盘包括:/n盘体,所述盘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盘顶和盘底,所述盘底向所述盘顶方向凹陷形成收容槽;/n苗穴,所述苗穴由所述盘顶向所述盘底方向凹陷形成,所述苗穴包括多个且呈行列式阵列排布,每一所述苗穴包括底壁和由所述底壁周缘延伸至与所述盘顶连接的侧壁,所述底壁设有吸水孔且所述吸水孔贯穿所述盘体;以及,/n吸水绳,所述吸水绳包括穿过所述吸水孔并卡持于所述吸水孔内的吸水绳本体、由所述吸水绳本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苗穴内的第一段以及由所述吸水绳本体的另一端弯折延伸至外露于所述盘底且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的第二段,所述收容槽的槽口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外径以将所述第二段卡持于其内;/n每行或每列所述苗穴分为依次排布的多组,每组包括两个所述苗穴,每组的两个所述苗穴中,各自的所述吸水绳的所述第一段使部分穿过对应的所述苗穴的所述侧壁并相互连接,各自的所述吸水绳的所述第二段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型漂浮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型漂浮育苗盘包括:
盘体,所述盘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盘顶和盘底,所述盘底向所述盘顶方向凹陷形成收容槽;
苗穴,所述苗穴由所述盘顶向所述盘底方向凹陷形成,所述苗穴包括多个且呈行列式阵列排布,每一所述苗穴包括底壁和由所述底壁周缘延伸至与所述盘顶连接的侧壁,所述底壁设有吸水孔且所述吸水孔贯穿所述盘体;以及,
吸水绳,所述吸水绳包括穿过所述吸水孔并卡持于所述吸水孔内的吸水绳本体、由所述吸水绳本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苗穴内的第一段以及由所述吸水绳本体的另一端弯折延伸至外露于所述盘底且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的第二段,所述收容槽的槽口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刚许田树江戴丽华陈怀明
申请(专利权)人:泸溪县紫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