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学科专利>正文

一种地热能吸收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935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热能吸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锥形桶,所述锥形桶的左侧包括有第一导热管、转杆、风叶、阻挡板、毛细孔和法兰圈,所述第一导热管的右端与锥形桶的左侧插接,所述转杆的一端与第一导热管内壁的右侧插接,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小型地热源不能有效得到温室植物培养利用的问题,该工作中通过设置的锥形桶,以及破土圈、吸热铜皮、限位套、连接杆、下挡板、上挡板、转轴、偏心轮、排热管、种植架和电机的配合设置,使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将锥形桶底部的破土圈插入小型地热源的上方,从而使小型地热源能够向锥形桶内放热,从而使锥形桶内的吸热铜皮能够吸热聚热,从而使用户开启电机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热能吸收循环利用系统
本技术属于能源利用
,具体为一种地热能吸收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地球内部的温度高达7000℃,而在80至100公英里的深度处,温度会降至650至1200℃。透过地下水的流动和熔岩涌至离地面1至5公里的地壳,热力得以被转送至较接近地面的地方。高温的熔岩将附近的地下水加热,这些加热了的水最终会渗出地面。运用地热能最简单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这些热源,并抽取其能量。但是目前现有技术中心的地热源有大有小,利用地热源进行温室植物培养的地热源大多为大型地热源,而能够作为温室植物培养的大型地热源少之又少,小型地热源又难以得到利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地热能吸收循环利用系统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地热能吸收循环利用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小型地热源不能有效得到温室植物培养利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热能吸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锥形桶,所述锥形桶的左侧包括有第一导热管、转杆、风叶、阻挡板、毛细孔和法兰圈,所述第一导热管的右端与锥形桶的左侧插接,所述转杆的一端与第一导热管内壁的右侧插接,所述风叶的一侧与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阻挡板的一侧与第一导热管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毛细孔位于挡板的中部开设,所述法兰圈的右侧与第一导热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桶的内部包括有吸热铜皮、聚热板、限位套、连接杆、下挡板、转轴和偏心轮,所述吸热铜皮的外侧与锥形桶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聚热板的一侧与锥形桶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的一侧与锥形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限位套的中部插接,所述下挡板的中部与连接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锥形桶内壁的一侧插接,所述偏心轮的上部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桶的右侧包括有第二导热管和卡接槽,所述第二导热管的左端与锥形桶的右侧插接,所述卡接槽位于第二导热管的右端开设。优选的,所述锥形桶的顶部包括有上挡板、排热管和种植架,所述排热管的下端与锥形桶的顶部插接,所述上挡板的底部与排热管的顶部搭接,所述种植架的底部与锥形桶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上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锥形桶中部的一侧包括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锥形桶的顶部包括有破土圈,所述破土圈的顶部与锥形桶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偏心轮的外侧与下挡板底部的一侧搭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工作中通过设置的锥形桶,以及破土圈、吸热铜皮、限位套、连接杆、下挡板、上挡板、转轴、偏心轮、排热管、种植架和电机的配合设置,使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将锥形桶底部的破土圈插入小型地热源的上方,从而使小型地热源能够向锥形桶内放热,从而使锥形桶内的吸热铜皮能够吸热聚热,从而使用户开启电机后,电机能够转动转轴,从而使转轴带动偏心轮进行转动,从而使偏心轮可以抵住下挡板,从而使偏心轮在转动过程中使得下挡板上下推动连接杆和上挡板,从而使上挡板和下挡板上移时能够盖在排热管的底部,当上挡板和下挡板下移时,上挡板能够盖在排热管的顶部,从而使锥形桶内的热量能够在上挡板与下挡板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排热管向种植架上发热,从而使种植架上的温室植物能接受到热量进行发育,从而有效使小型地热源能够得到利用;2)、通过设置的第一导热管,以及转杆、风叶、挡板、毛细孔、法兰圈、聚热板、第二导热管和卡接槽的配合设置,使用户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上的法兰圈和卡接槽,可以将多个锥形桶连接在一起,第一导热管内挡板上的毛细孔,能够借助毛细作用,通过第一导热管吸收锥形桶内富余的热量,从而使第一导热管通过毛细作用在内部产生气流,从而使气流能够带动转杆上的风叶进行旋转,从而使风叶能够加速第一导热管抽取锥形桶内的热量,从而使第一导热管内的热量能够向另一个锥形桶上的第二导热管排热,从而使第二导热管能够向锥形桶内排热,从而使聚热板能够聚热吸收排入的热量,从而有效使依靠地热源进行培养的植物能够借助单一的小型地热源即可进行培养种植。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锥形桶;2、破土圈;3、第一导热管;4、转杆;5、风叶;6、阻挡板;7、毛细孔;8、法兰圈;9、吸热铜皮;10、聚热板;11、限位套;12、连接杆;13、下挡板;14、上挡板;15、转轴;16、偏心轮;17、排热管;18、种植架;19、电机;20、第二导热管;21、卡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由图1-4给出,本技术包括锥形桶1,锥形桶1的顶部包括有破土圈2,所述破土圈2的顶部与锥形桶1的底部固定连接,锥形桶1中部的一侧包括有电机19,所述电机19的输出轴与转轴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锥形桶1的顶部包括有上挡板14、排热管17和种植架18,所述排热管17的下端与锥形桶1的顶部插接,所述上挡板14的底部与排热管17的顶部搭接,所述种植架18的底部与锥形桶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桶1的左侧包括有第一导热管3、转杆4、风叶5、阻挡板6、毛细孔7和法兰圈8,所述第一导热管3的右端与锥形桶1的左侧插接,所述转杆4的一端与第一导热管3内壁的右侧插接,所述风叶5的一侧与转杆4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阻挡板6的一侧与第一导热管3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毛细孔7位于阻挡板6的中部开设,所述法兰圈8的右侧与第一导热管3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桶1的内部包括有吸热铜皮9、聚热板10、限位套11、连接杆12、下挡板13、转轴15和偏心轮16,所述吸热铜皮9的外侧与锥形桶1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聚热板10的一侧与锥形桶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11的一侧与锥形桶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与限位套11的中部插接,连接杆12的上端与上挡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挡板13的中部与连接杆1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5的一端与锥形桶1内壁的一侧插接,所述偏心轮16的上部与转轴15的一端固定连接,偏心轮16的外侧与下挡板13底部的一侧搭接。所述锥形桶1的右侧包括有第二导热管20和卡接槽21,所述第二导热管20的左端与锥形桶1的右侧插接,所述卡接槽21位于第二导热管20的右端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热能吸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锥形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桶(1)的左侧包括有第一导热管(3)、转杆(4)、风叶(5)、阻挡板(6)、毛细孔(7)和法兰圈(8),所述第一导热管(3)的右端与锥形桶(1)的左侧插接,所述转杆(4)的一端与第一导热管(3)内壁的右侧插接,所述风叶(5)的一侧与转杆(4)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阻挡板(6)的一侧与第一导热管(3)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毛细孔(7)位于阻挡板(6)的中部开设,所述法兰圈(8)的右侧与第一导热管(3)的左侧固定连接;/n所述锥形桶(1)的内部包括有吸热铜皮(9)、聚热板(10)、限位套(11)、连接杆(12)、下挡板(13)、转轴(15)和偏心轮(16),所述吸热铜皮(9)的外侧与锥形桶(1)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聚热板(10)的一侧与锥形桶(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11)的一侧与锥形桶(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与限位套(11)的中部插接,所述下挡板(13)的中部与连接杆(1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5)的一端与锥形桶(1)内壁的一侧插接,所述偏心轮(16)的上部与转轴(15)的一端固定连接;/n所述锥形桶(1)的右侧包括有第二导热管(20)和卡接槽(21),所述第二导热管(20)的左端与锥形桶(1)的右侧插接,所述卡接槽(21)位于第二导热管(20)的右端开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能吸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锥形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桶(1)的左侧包括有第一导热管(3)、转杆(4)、风叶(5)、阻挡板(6)、毛细孔(7)和法兰圈(8),所述第一导热管(3)的右端与锥形桶(1)的左侧插接,所述转杆(4)的一端与第一导热管(3)内壁的右侧插接,所述风叶(5)的一侧与转杆(4)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阻挡板(6)的一侧与第一导热管(3)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毛细孔(7)位于阻挡板(6)的中部开设,所述法兰圈(8)的右侧与第一导热管(3)的左侧固定连接;
所述锥形桶(1)的内部包括有吸热铜皮(9)、聚热板(10)、限位套(11)、连接杆(12)、下挡板(13)、转轴(15)和偏心轮(16),所述吸热铜皮(9)的外侧与锥形桶(1)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聚热板(10)的一侧与锥形桶(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11)的一侧与锥形桶(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与限位套(11)的中部插接,所述下挡板(13)的中部与连接杆(1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5)的一端与锥形桶(1)内壁的一侧插接,所述偏心轮(16)的上部与转轴(15)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锥形桶(1)的右侧包括有第二导热管(20)和卡接槽(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科姚铄陈照赵全智王超杨涛肖伟男
申请(专利权)人:张学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