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卷烟烟香气量的指标及分析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9332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通过对化学成分分析及对检测值的计算,形成对卷烟感官评吸烟香气量进行评测的指标:Q值,并提出相应的适用范围和方法,其中包括:A、使用方法,B、计算公式,C、适用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检测方法与计算方法简洁实用,能够通过化学检测结果实现对烤烟型卷烟产品烟香气量的评测,为实现卷烟产品烟香气量的客观评价提供有效的方法,为评价烟叶和卷烟产品品质提供一种新的评价手段。同时具备以下特点:对烟叶和卷烟产品品质的评测具有准确性和有效性;根据卷烟烟香气量评价指标,通过配方及相关的工艺调整,可以使卷烟产品品质得以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个通过对卷烟化学成分分析及对检测值的计算,形成对卷烟感官评吸烟香气量进行评测的指标与分折检测方法。属于烟草

技术介绍
目前对烟叶和卷烟产品品质进行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感官评吸和相关的化学检测分析。其中通过感官评吸可直接对产品品质进行评测,但是由于评吸人员抽吸喜好特性、评吸水平、自身感官条件的差异,会造成评吸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甚至不准确的结果。通过化学检测分析,虽然已可以实现对多种化学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但就单一化学成分的检测结果来看,仍不能直接有效的反映产品质量及相关特点。针对上述问题,国内的烟草科研部门现正加大对化学成分与感官评吸的关联研究,力求通过科学的分析检测手段,准确地评测卷烟产品的品质。我国的卷烟消费市场是以中式烤烟型卷烟产品为主体的。经过多年市场的发展,现在的中式烤烟型卷烟不断的向低危害、低焦油方向发展,卷烟的抽吸舒适生得以不断提升,但卷烟抽吸时,烟香气量却不断损失减少。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卷烟在减害降焦的同时,如何充分保持卷烟的烟香气量,如何获得满足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上述现况及国内自主研发技术的不足,旨在专利技术一种通过卷烟化学成分常规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以及特定的评价计算公式,构成卷烟烟香气量评价指标Q值,得出评价指标,对卷烟品质进行评测,并提出相应的适用范围,从而为卷烟产品烟香气量提供客观有效的评测方法,为评价烟叶和卷烟产品品质提供一种新的评价手段。本项专利技术立足于消费市场对卷烟烟香气量的需求,并结合化学成分分析与感官评吸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衡量卷烟烟香气量的评价指标及分析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衡量卷烟抽吸时烟香气量的评价指标的使用方法、计算公式、适用范围,具体内容如下A、使用方法确定要检测评价的目标产品并进行取样,按常规方法对分析样品中的烟碱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进行分析;通过感官评吸对卷烟产品烟香气量进行定性描述或定量打分。B、计算公式烟碱在高温和N2气流中裂解,所得产物包括碱性和中性的多种物质。其中大多数是含氮杂环化合物,如吡啶、吡咯、喹啉及其衍生物,其中也有芳烃和稠环芳烃。烟碱是烟草挥发性成分的来源之一。另外烟草中的烟碱对烟草品质的影响除提神兴奋和产生一定的香气外,还给烟气带来一定的刺激。烟草样品用石油醚作溶剂抽提可得到石油醚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是对烟草香味有影响的物质。石油醚提取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分子的脂质类,包括油脂、类脂、蜡质、萜类等,另一类为烟草挥发油成分,包括酸类、酚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其中的挥发油和树脂对烟草的香气具有重要意义,被认为是形成烟草香气的重要成分。挥发油中包含了大量低分子的烃类、醇类、酸类、酚类、醛类、酮类、酯类等。树脂被认为是由挥发油的简单分子经过氧化、聚合、缩合等化学变化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且这些物质在燃烧时产生香气。结合上述理论并根据大量实验结果及感官评价结论,本专利技术提出判断卷烟烟气烟香气量的量化值卷烟烟香气量评价指标Q=(烟碱含量+石油醚提取物含量)×100C、适用范围当烟支采用的辅料结构是盘纸透气度为60CU,水松纸透气度为120CU,嘴棒长度为24mm采用丝束规格为3.0/35000,对于中式烤烟型卷烟来说,该值在9-10范围内时,烟香浓度适中,劲头适中,刺激较小,余味也较舒适,卷烟感官烟香气量的总体感受较适宜。当Q值大于10时,随着Q值的增高,烟香香气量随之增加,但劲头和刺激也随之增大;当Q值小于9时,随着Q值的降低,烟香气量随之降低,烟香气量欠佳。按上述使用方法、计算公式、适用范围得到的评测结果,在评价烟叶和卷烟产品品质的应用过程中具备以下特点A、对烟叶和卷烟产品品质的评测具有准确性和有效性。B、根据卷烟烟香气量评价指标Q值,通过配方及相关的工艺调整,可以使卷烟产品品质得以改善。本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分析检测指标较少,分析检测方法易行,计算方法简单,评测过程快捷,同时在连续性大规模生产中具有可行性。本专利技术检测方法与计算方法简洁实用,能够通过化学检测结果实现对烤烟型卷烟产品烟香气量的评测,为实现卷烟产品烟香气量的客观评价提供有效的方法。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选取不同来源的烤烟型烟丝BF-1、BF-2、BF-3、BF-4作为实验烟。A、将实验烟进行烟碱、石油醚提取物的常规化学成分分析,检测结果见表-1。表1 B、根据卷烟烟香气量评价指标Q=(烟碱含量+石油醚提取物含量)×100,进行Q值的计算,结果见表-2。C、实验烟制成烟支,采用的辅料结构是盘纸透气度为60CU,水松纸透气度为120CU,嘴棒长度为24mm采用丝束规格为3.0/35000,针对烟香气量指标、舒适性指标进行评吸并量化打分,检测结果见表-2。D、使用效果通过感官评吸结果与卷烟烟香气量评价指标Q值的对比分析,发现对于中式烤烟型卷烟来说,当Q值大于10时,随着Q值的增高,烟香香气量随之增加,但劲头和刺激也随之增大,舒适性降低。对于这组烟中的BF-1、BF-2,其Q值为11.36-11.45,经感官评吸认为烟香气量较佳,舒适性相对较好。说明通过Q值及其适用范围,能够较好的反映卷烟感官评吸结果,二者结果相互一致。表2 实施例2选取不同来源的烤烟型烟丝CF-1、CF-2、CF-3、CF-4作为实验烟。A、将实验烟进行烟碱、石油醚提取物的常规化学成分分析,检测结果见表-3。表3 B、根据卷烟烟香气量评价指标Q=(烟碱含量+石油醚提取物含量)×100,进行Q值的计算,结果见表-4。C、实验烟制成烟支,采用的辅料结构是盘纸透气度为60CU,水松纸透气度为120CU,嘴棒长度为24mm采用丝束规格为3.0/35000,针对烟香气量指标、舒适性指标进行评吸并量化打分,检测结果见表-4。表-4 D、使用效果通过感官评吸结果与卷烟烟香气量评价指标Q值的对比分析,发现对于中式烤烟型卷烟来说,该值在9-10范围内时,烟香浓度适中,劲头适中,刺激较小,余味也较舒适,卷烟感官烟香气量的总体感受较适宜。当Q值大于10时,随着Q值的增高,烟香香气量随之增加,但劲头和刺激也随之增大;当Q值小于9时,随着Q值的降低,烟香气量随之降低,烟香气量欠佳。对于这组烟中的CF-2,其Q值为9.43,经感官评吸认为其整体质量较佳。说明通过Q值及其适用范围,能够较好的反映卷烟感官评吸结果,二者结果相互一致。实施例3选取不同来源的烤烟型烟丝XF-1、XF-2、XF-3、XF-4作为实验烟。A、将实验烟进行烟碱、石油醚提取物的常规化学成分分析,检测结果见表-5。表5 B、根据卷烟烟香气量评价指标Q=(烟碱含量+石油醚提取物含量)×100,进行Q值的计算,结果见表-6。C、实验烟制成烟支,采用的辅料结构是盘纸透气度为60CU,水松纸透气度为120CU,嘴棒长度为24mm采用丝束规格为3.0/35000,针对烟香气量指标、舒适生指标进行评吸并量化打分,检测结果见表-6。表6 D、使用效果通过感官评吸结果与卷烟烟香气量评价指标Q值的对比分析,发现对于中式烤烟型卷烟来说,该值在9-10范围内时,烟香浓度适中,劲头适中,刺激较小,余味也较舒适,卷烟感官烟香气量的总体感受较适宜;当Q值小于9时,随着Q值的降低,烟香气量随之降低,烟香气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衡量卷烟抽吸烟香气量的指标及分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1).检测指标:将需确定要检测评价的卷烟目标产品进行取样,按常规方法对卷烟分析样品中的烟碱含量、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进行分析检测,获得检测数值;    (2).按卷烟烟香气量评价指标计算公式,计算出Q值:    Q=(烟碱含量+石油醚提取物含量)×100;    (3).按获得的评价指标Q值,评价该卷烟的烟香气量:对于中式烤烟型卷烟来说,该Q值在9-10范围内时,烟香浓度适中,劲头适中,刺激较小,余味也较舒适,卷烟感官烟香气量的总体感受较适宜;当Q值大于10时,随着Q值的增高,烟香香气量随之增加,但劲头和刺激也随之增大;当Q值小于9时,随着Q值的降低,烟香气量随之降低,烟香气量欠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阴耕云魏杰李斌徐永康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