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23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组件,包括壳体、至少一个加热管、温控开关,壳体具有腔,腔沿壳体长度方向延伸,腔贯穿壳体,加热管位于腔,腔具有沿壳体长度方向的开放口,壳体具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形成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部形成有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位于第一开放口的两侧,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沿壳体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贯穿壳体;温控开关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开放口,温控开关固定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组件
本技术涉及液体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组件。
技术介绍
液体加热会通过电加热管对液体进行加热,加热管需要对水进行加热,加热温度高。加热组件需要安装温控开关,一旦电加热管处于干烧状态或者电加热管的温度过高,温控开关即可及时切断电路,因此在加热组件中需要单独设置用于安装的温控开关的安装空间和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开关安装结构相对较为简单的加热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组件,包括壳体、至少一个加热管、温控开关,所述壳体具有腔,所述腔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延伸,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所述腔贯穿所述壳体,所述加热管位于所述腔,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开放口,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形成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部形成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开放口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在所述壳体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壳体;所述温控开关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放口,所述温控开关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壳体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为所述第一安装槽所对应的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具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相对设置;所述温控开关具有第一固定位和第二固定位,所述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相对应,所述第二固定位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相对应,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螺纹件,所述第一螺纹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螺纹件具有第一外径和第二外径,所述第一外径为螺纹设置处,所述第二外径为未设置螺纹处,所述第一螺纹件的第一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一螺纹件的第二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一侧壁具有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第四凸出部,所述第三凸出部与所述第四凸出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螺纹件的第一外径大于所述第三凸出部与所述第四凸出部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一螺纹件的第二外径小于所述第三凸出部与所述第四凸出部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一侧壁具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三凸出部之间,所述第二凹部位于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所述第四凸出部之间,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之间的空间大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一螺纹件的第一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之间的空间大于所述第三凸出部与所述第四凸出部之间的空间。所述加热组件具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壳体具有壳体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端部组装固定,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端部组装固定;所述加热组件具有至少两个第二螺纹件,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螺纹件的其中一个固定所述第一支架、所述壳体,所述第二螺纹件的其中另一个固定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壳体,所述第二螺纹件的其中一个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所述第一端部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二螺纹件的其中另一个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二固定部、在所述第二端部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二螺纹件的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凹部相抵设置,所述第二螺纹件的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凹部相抵设置。所述壳体具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壳体,所述第三安装槽和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所述壳体具有弧形壁部,所述弧形壁部为所述第三安装槽对应的壁部;所述加热组件具有第三螺纹件,所述第三螺纹件固定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壳体,所述第三螺纹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螺纹件的外螺纹与所述弧形壁部相抵设置。所述加热组件具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壳体具有壳体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端部组装固定,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端部组装固定;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支脚部,所述第一支脚部与所述壳体限位设置,所述温控开关具有第一固定位和第二固定位,所述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相对应,所述第二固定位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相对应,所述第一支脚部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第一安装槽腔,所述温控开关的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一支脚部相抵接。所述加热组件具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壳体具有壳体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端部组装固定,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端部组装固定;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二支脚部,所述第二支脚部位于所述第一开放口,所述第二支脚部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脚部具有弧形定位部,所述温控开关与所述弧形定位部相抵。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支脚部,所述第一支脚部与所述壳体限位设置,所述温控开关具有第一固定位和第二固定位,所述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相对应,所述第二固定位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相对应,所述支脚部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第一安装槽腔,所述温控开关的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一支脚部相抵接;所述温控开关具有可复位温控器和不可复位温控器,可复位温控器与第一支脚部相抵,不可复位温控器与弧形定位部相抵。所述壳体具有弧形壁部,所述弧形壁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一体延伸,所述加热组件具有金属管,所述金属管位于所述弧形壁部形成的槽内,所述金属管与所述弧形壁部至少部分接触。上述技术方案的加热组件包括壳体、加热管和温控开关,壳体具有腔,加热管位于腔,第一安装部形成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部形成有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在壳体长度方向贯穿壳体,温控开关固定于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如此,温控开关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开放口,且温控开关固定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温控开关安装结构简单,加热组件整体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移去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第一支架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第二支架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第二支架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结构移去第一支架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6,图1-图6示意出一种加热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加热组件100包括壳体11,至少一个加热管12、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温控开关15,壳体11具有腔111,腔111沿壳体11长度方向L延伸,腔111贯穿壳体11,加热管12位于腔111;腔111具有沿壳体11长度方向L的第一开放口1112。壳体11具有第一开放口1112。所述壳体11具有壳体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部116和第二端部117,所述壳体11的第一端部116与所述第一支架13固定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组件,包括壳体、至少一个加热管、温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腔,所述腔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延伸,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所述腔贯穿所述壳体,所述加热管位于所述腔,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开放口,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形成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部形成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开放口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在所述壳体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壳体;所述温控开关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放口,所述温控开关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组件,包括壳体、至少一个加热管、温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腔,所述腔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延伸,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所述腔贯穿所述壳体,所述加热管位于所述腔,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开放口,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形成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部形成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开放口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在所述壳体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壳体;所述温控开关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放口,所述温控开关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为所述第一安装槽所对应的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具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相对设置;
所述温控开关具有第一固定位和第二固定位,所述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相对应,所述第二固定位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相对应,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螺纹件,所述第一螺纹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螺纹件具有第一外径和第二外径,所述第一外径为螺纹设置处,所述第二外径为未设置螺纹处,所述第一螺纹件的第一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一螺纹件的第二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具有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第四凸出部,所述第三凸出部与所述第四凸出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螺纹件的第一外径大于所述第三凸出部与所述第四凸出部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一螺纹件的第二外径小于所述第三凸出部与所述第四凸出部之间的空间;
所述第一侧壁具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三凸出部之间,所述第二凹部位于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所述第四凸出部之间,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之间的空间大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一螺纹件的第一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之间的空间大于所述第三凸出部与所述第四凸出部之间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具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壳体具有壳体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端部组装固定,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端部组装固定;
所述加热组件具有至少两个第二螺纹件,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螺纹件的其中一个固定所述第一支架、所述壳体,所述第二螺纹件的其中另一个固定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壳体,所述第二螺纹件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如国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艾尔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