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争专利>正文

运行于手持智能设备上的临床医学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8999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系统是一种运行于手持智能设备的临床医学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软件针对大量的漏诊和误诊现象,本系统以症状为线索,以层次型的树状关系给出症状间的关系。根据某症状系统能自动给出该症状关联的下一级症状,从而提示医生作进一步检查或判断。当经过儿级的症状判断或检查后,系统给出疾病列表,提示医生在这些疾病中选择,从而做出最终诊断结论。疾病列出后还要列出该疾病出现的可能性,以百分比的数值形式给出。表征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某中疾病出现的可能性,辅助医生作最后的诊断结论。针对海量医学知识,本系统把症状、疾病、病原学、实验室检查、药品有效地组织在一起,相互可以交叉查询,方便医生查询任意信息。通过药品和药厂的交叉联接关系,本系统成为一个药品尤其是处方药的广告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第一章
本系统是临床医学和软件工程相结合的产物。具体说来,本系统首先组织各临床学科的专家进行讨论,组织材料,按照系统要求把个症状组织为层次结构,对给出疾病列表中的每种疾病进行打分,评出其出现的可能性。然后把这些信息用软件工程的方法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系统软件,并发行于手持式智能段备上,供医生随时查询使用。第二章
技术介绍
涉及临床医学和软件工程●临床医学 首先是临床医学只是,各种疾病的症状、病因、资料、诊断、用药;病原学知识;实验室检查知识;药品的药理、毒理、用法和剂量。●软件工程 智能设备系统软件开发、源代码管理、版本控制、软件加密、智能升级、软件发行、培训、服务第三章
技术实现思路
1、软件特点本项目通过PDA(掌上电脑)这种便捷的平台为医生提供一种方便的、功能强大的智能诊断工具。医生只需根据病人的主诉,用输入笔在PDA上输入症状,系统即可在瞬间把每种症状所对应的疾病列出来,同时列出这些症状对疾病贡献(百分比)。当输入一定数量的症状后,诊断结论建议即可给出(少量的疾病列表),最终结论由医生做出。对做出的结论可继续获得相应的治疗方法、相关药物。还可进一步获得有关病源学、药物、实验室结果方面的信息。另外,用户也可选择一组症状进行直接查询,系统将给出与这些症状有关的所有疾病列表。同时本系统还将是一本实用医学手册大全,在任何时候医生都可以随时查阅任意病症的相关信息发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手段、相关药品、病源学的相关理论。另外,对于刚刚从事医疗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刚刚走出校门,各方面的经验都非常欠缺。通过本系统的使用,可以帮助他们在短期内迅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这对他们的成长是很有意义的。针对上述情况,本系统能在病情—病症—治疗之间迅速锁定相关信息、数据,协助医生迅速做出正确的结论,有效的避免误诊、漏诊(中国的误诊率高居不下的原因是传统医学依然没有真正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而造成的)。同时也是一本翔实的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大全,因此也是医生平时的好助手。2、系统功能特点●根据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结果,给出最有可能的一些诊断结论。●症状对疾病贡献(百分比)●可查询每一种疾病的一般知识、临床表现特点、鉴别诊断、诊断依据、主要的实验室检查及其结果意义、治疗用药、剂量及用法。●可查询每一种药物的适应症、用法、剂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可查询病原学的各种信息●可查询实验室结果的各种信息●上述几类信息若有关联的信息,相互之间可以交叉查询。●系统每月进行更新。●本系统是运行在PDA、智能手机等便携式掌上设备平台之上的。3、同类产品之比较目前国内尚无同类产品美国目前已有两家公司有类似产品,他们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字,可以查到某种疾病,进而可以得到该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治疗方法、实验室检查、用药●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字,可以查到实验室结果●基本上是一个专业医学字典。●由于都是刚刚投放市场,全是英文版。我们的特点●根据病人主诉,在症状体征逐步输入的过程中逐渐把相关的疾病罗列出来●病人叙述的症状越多,罗列的疾病越少●各症状对疾病的贡献以数字的形式给出(由相关专家讨论决定)●医生可根据罗列出的疾病,结合实验室检查、检验,最后作诊断结论●根据输入的关键字查询疾病、实验室结果、病原学、药品,进而得到相应的详细内容。在查询这一点上,和国外同类产品是相同的。但是我们增加了病原学、药品。●由于有药品的内容,产品将来将成为处方药的广告平台。(目标用户是临床医生)。●先做中文版,继而出英文版等外语版本。●网上数据更新、升级。4、软件原理本系统首先组织医学专家(著名医院的科主任、名流大学的教授、研究员)对疾病、药物、病原学、实验室结果进行论证,并以科学的逻辑关系把上述数据组织起来,然后通过软件的形式加以实现,并运行在PDA(掌上电脑、智能终端)上。便于系统迅速找到所需结果。通过本系统的使用,临床大夫可以养成良好的临床思维习惯,减少或避免漏诊和误诊。当在临床医生这一专业领域基本普及后,本系统将面向大众提供医疗咨询。普通人群可以通过本系统获得四方面的信息服务1)输入自我感觉的症状(可能的话可以输入在医院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获得对自身不适的大概认识(大概是什么病)。2)对医院已作出的诊断结论,可以获得该疾病的症状、治疗、用药、病原学、实验室结果,从而有效地避免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3)通过用药一节的内容可以获得药品的药效、毒理、计量、用法以及生产厂家的信息(甚至药品的价格),从而有效地避免医生乱开药。4)通过实验室检查一节可以获得该疾病所必须实施的检查,从而避免医生乱开检查项目。5)面向大众提供医疗信息咨询将不再局限于智能终端设备,而是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无线网络(尤其是3G网)。因此,本产品首先在后台维护一个庞大的数据,并以有效的结构组织起来。这个数据又分为台式机版本以及智能型设备版本。两个版本的结构、内容是一致的,但是各自适用于对应平台。台式机版本主要为维护(添加、删除、整理数据间关系)之用。智能型版本为最终发行版本,运行于用户的智能型设备上。数据分为症状、疾病、药物、病原学、实验室结果。其中●症状 包括人类已知疾病表现出来的所有症状。为使系统运行便利,系统又为其追加了“顶级症状”属性。所谓“顶级症状”就是指那些容易被患者所感知、容易被检测出来、容易被医生所想到的症状,并且绝大多数可以不需要关联其他症状即可出现。而“非顶级症状”则需要在关联症状出现后才能发生。如此设置可以让系统在前几级界面显示的数据量少,方便使用。症状还拥有“编码”属性,采用国际标准统一编码。●疾病包括名称及属性信息。疾病属性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实验室检查。其中治疗包含有药物的用法及剂量。●药物包括名称、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其中适应症里包含药物的用法及剂量。●病原学 包括名称、一般性状、所致疾病类型、检测方法。●实验室结果包括名称、正常值范围、临床意义。●药厂 这是广告内容。药物信息和药厂的产品是关联的,即通过药品名称可以查出药厂名称,进而得到药品的某种对应商品名。●症状间关系 不同疾病对应不同症状,同一疾病的症状间是有前后、主次关系的。这使得我们可以从症状的关系中得出诊断结论。这实质上就是临床思维。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如果病人出现黄疸,那么接下来就要判断是否有肝肿大;若有肝肿大,则要判断肝肿大的程度;若为轻度或中度,则要判断有无发热腹痛或肝压病;若无腹痛或肝压病,则要判断有无胆囊肿大;若无胆囊肿大,则要判断有无皮肤色素沉着;若无皮肤色素沉着,则要判断有无水肿或腹水;至此,所谓的临床思维中的症状判断就已结束。系统可以给出诊断结论。至于是何种结论,在下一组数据设置里给出。可以看出,症状间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多叉树结构。因此系统数据里将包含大量的这种多叉树关系,进而对它的操作将大量涉及递归运算。5、运行流程图. 运行分为PDA本机运行操作以及升级。升级流程图见图2本机运行分为诊断和查询诊断流程图见图3说明进入该画面,系统列出所有症状供用户选择;当用户选择某症状后,系统列出两类信息与该症状有关的疾病以及出现该症状后患者还会出现的症状;继续选择,到某一定程度,系统将只列出疾病,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系统是一种运行于手持智能设备的临床医学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软件,根据患者症状间的层次关系查询得到对应的症状列表,同时给出疾病出现的可能性(百分比)。还把症状、疾病、病原学、实验室检查、药物、药厂建立了交叉对应关系,相互之间都有关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争冯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曾争冯金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