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及通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894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能够适当地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终端(200)中,控制部(211)根据对于下行数据的响应信号的要求条件,决定对于响应信号或用于发送响应信号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处理方式。发送部(216)基于所决定的处理方式,使用上行控制信道来发送响应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终端及通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及通信方法。
技术介绍
3GPP(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已完成了版本(Release)15NR(NewRadioaccesstechnology,新无线接入技术)的规格的筹划制定,用于实现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5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s)。NR在支持作为移动宽带的高度化(eMBB:enhancedMobileBroadband,增强型移动宽带)的基本的要求条件的高速及大容量的同时,还支持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UltraReliableandLowLatencyCommunication)(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4)。作为3GPP所定义的版本15中的对于URLLC的要求条件,要求单向0.5ms以下的用户面延迟,且要求保证一定的可靠性,并实现1ms以下的延迟。在版本15NR中,通过灵活地控制子载波间隔或发送码元数而缩短TTI(TransmitTimeInterval,发送时间间隔),由此,实现低延迟。另外,设定或通知用于实现低目标误块率(BLER:BlockErrorRate)的调制编码方式(MCS: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调制和编码方案)或信道状态报告(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由此,实现高可靠的数据传输。例如,关于目标错误率(或者,目标BLER),可设定通常模式(例如,BLER=10-1)和高可靠模式(例如,BLER=10-5)。现有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3GPPTS38.211V15.2.0,"NR;Physicalchannelsandmodulation(Release15),"March2018.非专利文献2:3GPPTS38.212V15.2.0,"NR;Multiplexingandchannelcoding(Release15),"June2018.非专利文献3:3GPPTS38.213V15.2.0,"NR;Physicallayerprocedureforcontrol(Release15),"June2018.非专利文献4:3GPPTS38.214V15.2.0,"NR;Physicallayerproceduresfordata(Release15),"June2018.非专利文献5:H.Shariatmadari,Z.Li,S.Iraji,M.A.Uusitalo,andR.Jantti,“Controlchannelenhancementsforultra-reliablelow-latencycommunications,”Proc.The10thInternationalWorkshoponEvolutionalTechnologiesandEcosystemsfor5GandBeyond(WDN-5GICC2017),May2017.非专利文献6:山本哲矢、河内凉子、汤田泰明、铃木秀俊,“Release16NRURLLCのための1シンボル上り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に関する一検討,”電子情報通信学会大会2018,September2018.
技术实现思路
在NR中,针对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尚未充分地研究。本专利技术的非限定性的实施例有助于提供能够适当地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终端及通信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包括:电路,根据对于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要求条件,决定对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或用于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处理方式;以及发送机,基于决定的所述处理方式,使用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来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对于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要求条件,决定对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或用于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处理方式,基于决定的所述处理方式,使用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来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此外,这些总括性的或具体的方式可由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电脑程序或记录介质实现,也可由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电脑程序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的组合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能够适当地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更多优点和效果将通过说明书和附图予以阐明。这些优点和/或效果分别由若干个实施方式以及说明书及附图所记载的特征提供,但未必需要为了获得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相同特征而全部提供。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一部分的结构的方框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结构的方框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站及终端的处理的时序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ACK/NACK的发送处理的一例的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选项(Option)1的ACK/NACK的映射例的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选项2的ACK/NACK的映射例的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选项3的ACK/NACK的映射例的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选项4的ACK/NACK的映射例的图。图10A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选项1的ACK/NACK的发送处理的一例的图。图10B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选项1的ACK/NACK的发送处理的一例的图。图11A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选项2的ACK/NACK的发送处理的一例的图。图11B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选项2的ACK/NACK的发送处理的一例的图。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ACK/NACK的发送处理的一例的图。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ACK/NACK的发送处理的一例的图。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ACK/NACK的发送处理的另一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或NR中的eMBB的用例中,要求将小区吞吐量或频率利用效率最大化。在此种情况下,一般会将数据的目标错误率设定为较高的值(例如,BLER=10-1)而加以运用。原因在于:应用了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在eMBB中,例如允许在考虑由利用HARQ的多次重发产生的合成增益后,最终实现高可靠的分组传输(例如,BLER=10-5)。另一方面,在URLLC中,要求以1ms以下的延迟实现高可靠的分组传输(例如,BLER=10-5)。例如,对于上述HARQ,在数据传输产生了错误的情况下会引起重发请求,数据被重发,因此,延迟时间会根据重发次数的增加而变长,从而无法满足低延迟的要求条件。由此,在URLLC中,为了可不利用HARQ进行重发而实现高可靠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路,根据对于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要求条件,决定对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或用于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处理方式;以及/n发送机,基于决定的所述处理方式,使用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来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01 JP 2018-144982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根据对于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要求条件,决定对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或用于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处理方式;以及
发送机,基于决定的所述处理方式,使用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来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
所述电路对于所述要求条件不同的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应用不同的编码方法,
所述发送机将编码后的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复用到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中进行发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中,
所述要求条件包含可靠度或延迟要求,
从要求更高的所述可靠度的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起,按要求的可靠度的顺序,或从在所述延迟要求中要求更低延迟的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起,按对低延迟的要求的顺序,将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依次映射到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其中,
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先在频率方向上再在时间方向上按顺序被映射到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中,
基于被复用到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中的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编码后的比特数的总计,决定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中,
针对对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所述要求条件的每一个,设定最大编码率。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中,
表示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中,在所述要求条件不同的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之间共享的资源所占的比例的信息从基站被通知给所述终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
所述电路对于所述要求条件不同的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哲矢李宏超铃木秀俊岩井敬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