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以及使用该定子的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888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8
定子(100)具备:磁轭(20);齿(10),其与磁轭(20)连接;以及线圈(40),其包括板状的导线,并且安装于齿(10)。线圈(40)具有绕组部(43)、第1端子部(41)以及第2端子部(42)。绕组部(43)在齿(10)上卷绕n匝(n是2以上的整数)。对于绕组部(43),在线圈(40)的第k匝(k是整数且1≤k≤n)中,在将沿着齿(10)的轴向端面的第1部分(k1)的轴向上的高度设为Ak,将从第1部分(k1)的端部延伸并且沿着齿(10)的周向端面的第2部分(k2)的周向上的宽度设为Bk的情况下,满足Ak<Bk的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定子以及使用该定子的电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定子以及使用该定子的电动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产业、车载用途中电动机的需求提高。其中,期望电动机的小型化、提高效率。作为抑制电动机的体积增加并且提高效率的方法之一,已知提高配置于定子的槽内的线圈的槽满率。通过提高线圈的槽满率,能够抑制在电动机驱动时,由于在线圈中流动的电流引起的损耗。作为提高线圈的槽满率的方法,提出将使用了铜材料的铸造线圈配置于槽内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在该结构中,为了提高槽满率,将线圈的截面设为四边形,且使其线径加粗。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德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2012212637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另外,近年来,在车辆、产业设备等中使用的电动机的数量增加,在各个电动机中要求进一步小型化。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以往的结构中,为了提高线圈的槽满率,使线圈的线径加粗。因此,线圈的轴向端部,具体来说,从槽向电动机的输出轴方向突出的部分(以下,称为线圈端部)的高度也变高,难以使线圈乃至电动机充分地小型化。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该点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降低了线圈端部的高度的定子以及使用该定子的电动机。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定子至少具备环状的磁轭、与该磁轭连接的齿以及包括板状的导线并且安装于所述齿的线圈,其特征在于,该线圈具有:第1端子部;绕组部,其与所述第1端子部电连接;以及第2端子部,其与所述绕组部电连接,所述绕组部在所述齿上卷绕n匝(n是2以上的整数),在所述线圈的第k匝(k是整数且1≤k≤n),在将沿着所述齿的轴向端面的第1部分的轴向上的高度设为Ak,将从所述第1部分的端部延伸并且沿着所述齿的周向端面的第2部分的周向上的宽度设为Bk的情况下,满足Ak<Bk的关系。利用该结构,能够降低相当于线圈端部的第1部分的轴向上的高度,并且能够使定子小型化。另外,能够不降低来自线圈的散热量,从而维持定子的散热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的特征在于,其至少具备所述定子和与所述定子隔开预定的间隔地设置的转子。利用该结构,能够降低定子的高度,能够谋求电动机的小型化。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定子,能够降低线圈端部的高度,谋求定子的小型化。另外,能够维持定子的散热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能够降低定子的高度,谋求电动机的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剖视图。图2是从径向观察线圈的第k匝的示意图。图3A是卷绕于齿的线圈的立体图。图3B是图3A的ⅢB-ⅢB线处的剖视图。图3C是图3A的ⅢC-ⅢC线处的剖视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卷绕于齿的线圈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的ⅣB-ⅣB线处的剖视图。图4C是图4A的ⅣC-ⅣC线处的剖视图。图5是变形例的线圈端部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以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本质上不过是例示,本专利技术完全没有限制其应用物或其用途的意图。(实施方式1)[电动机的结构]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剖视图。此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存在分别将电动机1000的半径方向称为“径向”、将外周向称为“周向”、将电动机1000的输出轴210的延伸方向(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称为“轴向”的情况。另外,在径向上,存在将电动机1000的中心侧称为径向内侧、将外周侧称为径向外侧的情况。电动机1000具有定子100和转子200。此外,电动机1000具有除此以外的构成部件,例如具有电动机壳体、枢转支承输出轴的轴承等部件,但为了便于说明,省略其图示以及说明。定子100具有:圆环状的磁轭20;多个齿10,其与磁轭20的内周连接,并且沿着该内周等间隔地设置;槽30,其分别设于在周向上相邻的齿10之间;以及线圈40,其容纳于槽30内,该定子100以与转子200隔开一定的间隔的方式配置于转子200的径向外侧。齿10和磁轭20例如是分别通过在层叠了含有硅等的电磁钢板后进行冲裁加工而形成的。线圈40是由截面呈四边形的铜等构成的板状的导线卷绕n匝(n是2以上的整数)而成的部件,隔着未图示的绝缘体而分别安装于多个齿10,并容纳于槽30内。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根据在线圈40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将线圈分别称为线圈U1~U4、V1~V4、W1~W4的情况。另外,线圈40相对于齿10集中卷绕。转子200具有:输出轴210,其配置于轴心;以及磁体,其与定子100相对并且N极、S极沿着输出轴210的外周方向交替地配置。此外,关于磁体的材料、形状、材质,能够根据电动机1000的输出等进行适当变更。线圈U1~U4、V1~V4、W1~W4分别串联地连接,分别向线圈U1~U4、V1~V4、W1~W4供给相互具有120°电角度的相位差的U、V、W相这3相的电流并且励磁,在定子100产生旋转磁场。该旋转磁场与设于转子200的磁体220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在转子200产生扭矩,输出轴210支承于未图示的轴承而旋转。[线圈的结构]图2表示从径向观察本实施方式的线圈的第k匝的示意图。另外,图3A表示卷绕于齿的线圈的立体图,图3B表示图3A的ⅢB-ⅢB线处的剖视图,图3C表示图3A的ⅢC-ⅢC线处的剖视图。如图3A~图3C所示,线圈40是板状的导线卷绕n匝(n是2以上的整数)而成的部件,具有第1端子部41、第2端子部42以及绕组部43。另外,在线圈40的表面设有绝缘覆膜(未图示)。另外,绕组部43中的沿着齿10的轴向端面延伸的部分相当于线圈端部44。在线圈40安装于齿10时,第1端子部41位于齿10的基端侧,第2端子部42位于齿10的顶端侧,也就是说位于比第1端子部41靠近齿10的顶端的位置。另外,绕组部43在第1连接部位41a与第1端子部41连接,在第2连接部位42a与第2端子部42连接。也就是说,绕组部43与第1端子部41和第2端子部42电连接。另外,绕组部43从第1连接部位41a到第2连接部位42a在齿10上卷绕n匝。第1端子部41和第2端子部42分别借助未图示的来自外部的电源线或中性线或搭接线(日文:渡し線)、汇流条等与其他线圈40的端子部连接。此外,在线圈40是卷绕1根导线而成的情况下,第1端子部41和第2端子部42相当于绕组部43的两端分别延长的部分。另外,也可以是,将第1端子部41和第2端子部42分别焊接于绕组部43的两端在该情况下是第1连接部位41a和第2连接部位42a等来进行安装。另外,如图2和图3A~图3C所示,线圈40的第k匝(k是整数且1≤k≤n)具有:第1部分k1,其沿着齿10的轴向端面配置;以及第2部分k2,其从第1端子部41朝向第2端子部42而位于第1部分k1的旁边,该第2部分k2从第1部分k1的端部延伸并且沿着齿的周向端面配置,第1部分k1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子,该定子至少具备环状的磁轭、与该磁轭连接的齿以及包括板状的导线并且安装于所述齿的线圈,其特征在于,/n该线圈具有:/n第1端子部;/n绕组部,其与所述第1端子部电连接;以及/n第2端子部,其位于比所述第1端子部靠近所述齿的顶端的位置,并且与所述绕组部电连接,/n所述绕组部在所述齿上卷绕n匝,n是2以上的整数,/n对于所述绕组部,在所述线圈的第k匝中,在将沿着所述齿的轴向端面的第1部分的轴向上的高度设为Ak,将从所述第1端子部朝向所述第2端子部而位于所述第1部分的旁边并且从所述第1部分的端部延伸而沿着所述齿的周向端面的第2部分的周向上的宽度设为Bk的情况下,满足Ak<Bk的关系,k是整数且1≤k≤n。/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02 JP 2018-1871951.一种定子,该定子至少具备环状的磁轭、与该磁轭连接的齿以及包括板状的导线并且安装于所述齿的线圈,其特征在于,
该线圈具有:
第1端子部;
绕组部,其与所述第1端子部电连接;以及
第2端子部,其位于比所述第1端子部靠近所述齿的顶端的位置,并且与所述绕组部电连接,
所述绕组部在所述齿上卷绕n匝,n是2以上的整数,
对于所述绕组部,在所述线圈的第k匝中,在将沿着所述齿的轴向端面的第1部分的轴向上的高度设为Ak,将从所述第1端子部朝向所述第2端子部而位于所述第1部分的旁边并且从所述第1部分的端部延伸而沿着所述齿的周向端面的第2部分的周向上的宽度设为Bk的情况下,满足Ak<Bk的关系,k是整数且1≤k≤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第1匝~第n匝各自的所述第1部分的轴向上的高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随着从第1匝朝向第n匝而所述第1部分的轴向上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额田庆一郎玉村俊幸前田裕也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