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揭志龙专利>正文

一种土木工程用于建筑承载力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878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于建筑承载力实验装置,试验台与箱体的顶面可拆卸连接;在试验台的顶面上设置有凸台,凸台将试验台的台面分隔成第一工作区、第二工作区;在升降块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压力传感器组件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组件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组件位于第一工作区的正上方,第二压力传感器组件位于第二工作区的正上方;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实现在测试两种材料抗压性能的实验中,一次实验即可完成实验,检测效率高,另外,同时对两种材料进行比对实验,其实验条件一致,降低了出现实验条件改变的概率,提高了抗压能力实验中,两种材料抗压能力比对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工程用于建筑承载力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施工
,特别是涉及到是一种土木工程用于建筑承载力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承载力为能力的一个衡量物理量,按随时间的变异分类可分为:1.永久作用(永久荷载或恒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加应力、混凝土收缩、基础沉降、焊接变形等。2.可变作用(可变荷载或活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如安装荷载、屋面与楼面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吊车荷载、积灰荷载等。目前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对建筑承载力实验极为重要,目前,现有的土木工程用于建筑承载力实验装置的工作头通常设置一个,检测效率低,且当需要做两种材料的对比实验时,需要先测一种材料的抗压力,在测另一种材料的抗压力,在进行两组实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实验条件改变的情况,进而可能造成二者的比对实验的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用于建筑承载力实验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用于建筑承载力实验装置,包括:箱体、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升降块、第一压力传感器组件、第二压力传感器组件、试验台、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所述试验台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面上,所述试验台与所述箱体的顶面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试验台的顶面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将所述试验台的台面分隔成第一工作区、第二工作区;在所述升降块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杆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升降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升降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齿轮组与所述第一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齿轮组与所述第二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一螺杆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在所述升降块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组件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组件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工作区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工作区的正上方;在所述箱体的一组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转板;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与所述转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顶端与所述转板转动连接。进一步的,在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组件包括、滑块、固定座、压力传感器、按压头;所述滑块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固定座的底部,所述按压头设置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所述按压头用于按压待测物件,并将反馈力传递至所述压力传感器。进一步的,第二压力传感器组件包括、滑块、固定座、压力传感器、按压头;所述滑块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固定座的底部,所述按压头设置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所述按压头用于按压待测物件,并将反馈力传递至所述压力传感器。进一步的,在所述箱体的顶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试验台的固定装置。进一步的,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套设在所述箱体上,所述保护罩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第一螺杆的中部位置平齐;所述保护罩的材质为钢化玻璃。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用于建筑承载力实验装置,包括:箱体、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升降块、第一压力传感器组件、第二压力传感器组件、试验台、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试验台设置在箱体的顶面上,试验台与箱体的顶面可拆卸连接;在试验台的顶面上设置有凸台,凸台将试验台的台面分隔成第一工作区、第二工作区;在升降块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第一螺杆通过第一螺纹孔与升降块螺纹连接,第二螺杆通过第二螺纹孔与升降块螺纹连接;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齿轮组与第一螺杆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齿轮组与第二螺杆传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均设置在箱体内,第一螺杆的底部与箱体的底壁转动连接,第二螺杆的底部与箱体的底壁转动连接;在升降块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压力传感器组件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组件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组件位于第一工作区的正上方,第二压力传感器组件位于第二工作区的正上方;在箱体的一组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在第一支撑板的顶部以及第二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转板;第一螺杆的顶端与转板转动连接,第二螺杆的顶端与转板转动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开启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同步转动,在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同步转动,进而带动设置在其上的升降块向上或向下移动,先控制上述升降块向上移动,之后,将承载台固定在试验台上,并手动调整第一压力传感器组件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组件的位置,使得第一压力传感器组件位于第一工作区的正上方,第二压力传感器组件位于第二工作区的正上方,之后,在承载台的第一工作分区以及第二工作分区上分别装载类型不同的待测物件,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来控制升降块向下移动,直至两个压力传感器组件分别按压两个待测物件,之后,控制升降块继续下降,直至将两个待测物件压裂,读取每一个待测物件的压裂时间,即得到该两种待测物件的抗压能力;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实现在测试两种材料抗压性能的实验中,一次实验即可完成实验,检测效率高,另外,同时对两种材料进行比对实验,其实验条件一致,降低了出现实验条件改变的概率,提高了抗压能力实验中,两种材料抗压能力比对结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木工程用于建筑承载力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木工程用于建筑承载力实验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土木工程用于建筑承载力实验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组件或第二压力传感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箱体、2第一螺杆、3第二螺杆、4升降块、5试验台、6保护罩、7第一驱动电机、8第二驱动电机、9凸台、10第一工作区、11第二工作区、12第一螺纹孔、13第二螺纹孔、14第一齿轮组、15第二齿轮组、16第一滑槽、17第二滑槽、18万向轮、19滑块、20固定座、21压力传感器、22按压头、23固定装置。24第一支撑板、25第二支撑板;26转板。27第一压力传感器组件、28第二压力传感器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工程用于建筑承载力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升降块、第一压力传感器组件、第二压力传感器组件、试验台、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n所述试验台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面上,所述试验台与所述箱体的顶面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试验台的顶面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将所述试验台的台面分隔成第一工作区、第二工作区;/n在所述升降块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杆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升降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升降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齿轮组与所述第一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齿轮组与所述第二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一螺杆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底壁转动连接;/n所述在所述升降块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组件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组件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工作区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工作区的正上方;/n在所述箱体的一组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转板;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与所述转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顶端与所述转板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工程用于建筑承载力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升降块、第一压力传感器组件、第二压力传感器组件、试验台、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
所述试验台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面上,所述试验台与所述箱体的顶面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试验台的顶面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将所述试验台的台面分隔成第一工作区、第二工作区;
在所述升降块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杆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升降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升降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齿轮组与所述第一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齿轮组与所述第二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一螺杆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底壁转动连接;
所述在所述升降块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组件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组件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工作区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工作区的正上方;
在所述箱体的一组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转板;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与所述转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顶端与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揭志龙刘亚菊张彭豪王付洲周晗梓
申请(专利权)人:揭志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