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信息检测用垫子、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以及生物体信息通信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858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4
一种生物体信息检测用垫子,其具备:空气袋,其形成为长条状,输出与来自生物体的压力相对应的空气;板状缓冲部件,其具有与所述空气袋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厚度,并在中央部形成有与所述空气袋大致相同大小的凹部,所述空气袋嵌入所述凹部;一对合成树脂板状部件,其与所述板状缓冲部件大致相同大小,能够整体弯曲地形成,并以夹持所述板状缓冲部件的方式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生物体信息检测用垫子、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以及生物体信息通信系统
本专利技术有关生物体信息检测用垫子、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以及生物体信息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先前以来,公开有一种未在人体上安装电极和导线等而收集人体的生物体信息的生物体信息收集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就专利文献1的技术而言,在将人体放置在板形状部件之上的任意位置的状态下,都能够通过无指向性扬声器或者压力传感器来检测空气袋中的空气压力,来测量呼吸次数、心跳次数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41973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需要具有可以承载人体的足够宽度的板形状部件。但是,准备可以承载人体的尺寸的板形状部件并不简单,而且搬运也不方便。另一方面,如果板形状部件的尺寸小的话,则在板形状部件与人体之间存在床垫等铺垫用品的情况下,存在无法精度良好地检测人体的生物体信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体信息检测用垫子、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以及生物体信息通信系统,可以高精度地检测目标对象的周期性的生物体信息。(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生物体信息检测用垫子具备:空气袋,其形成为长条状,输出与来自生物体的压力相对应的空气;板状缓冲部件,其具有与所述空气袋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厚度,并在中央部形成有与所述空气袋大致相同大小的凹部,所述空气袋嵌入所述凹部;一对合成树脂板状部件,其与所述板状缓冲部件大致相同大小,能够整体弯曲地形成,并以夹持所述板状缓冲部件的方式设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具备:配置在目标对象的下方的所述生物体信息检测用垫子;生物体信息检测部,其基于来自所述生物体信息检测用垫子的空气压力,检测所述目标对象的周期性的生物体信息。(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目标对象的周期性的生物体信息。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的示意性构成的主视图。图2为示出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的感应垫的构成的图。图3为示出感应板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示出主体部的功能性构成的框图。图5为测定对象的重量为2kg情况下,在铺垫用品的下方配置有气垫单体时的呼吸信号的波形图。图6为测定对象的重量为2kg情况下,在铺垫用品的下方配置有感应垫时的呼吸信号的波形图。图7为测定对象的重量为6kg情况下,在铺垫用品的下方配置有气垫单体时的呼吸信号的波形图。图8为测定对象的重量为6kg情况下,在铺垫用品的下方配置有感应垫时的呼吸信号的波形图。图9为在铺垫用品的下方配置有气垫单体的情况下的心跳信号的波形图。图10为在铺垫用品的下方配置有感应垫的情况下的心跳信号的波形图。图11为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信息通信系统的构成的图。图12为示出感应垫罩套的主视图。图13为示出感应垫罩套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10感应垫20、20A感应垫罩套30感应板31第一聚氯乙烯板32第二聚氯乙烯板33缓冲部件34气垫50主体部55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6信息发送部200生物体信息通信系统220信息终端装置230生物体信息管理服务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为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1的示意性构成的主视图。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1从生物体信息的检测目标对象(以下称为“目标对象”)检测心跳次数和呼吸次数等生物体信息,然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中,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1检测例如睡眠中的目标对象100(婴幼儿等)的每分钟的呼吸次数。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1具备感应垫10、主体部50与硅管70,所述感应垫10配置在睡眠中的目标对象100的下方,所述主体部50基于从感应垫10输出的空气压力计算目标对象100的呼吸次数,所述硅管70将从感应垫10输出的空气供给至主体部50。此外,虽然并未图示,但是在目标对象100与感应垫10之间放置有床垫等铺垫用品。图2为示出感应垫10的构成的图。感应垫10具备感应垫罩套20与收纳在感应垫罩套20内的两个感应板30。此外,作为Y字状的管的Y字连接件71接合在硅管70的端部(感应垫10侧)。另一方面,各感应板30的空气口分别经由硅管72而接合在Y字连接件71的剩下的两个接合部。因此,从各感应板30排出的空气经由各硅管72在Y字连接件处合流,然后经由硅管70向图1所示的主体部50供给。感应垫罩套20是构成为长方形状的罩套,其具备两个袋部21和盖部22。两个所述袋部21分别收纳两个感应板30。所述盖部22的作用是使感应板30不向袋部21的外部露出。各袋部21构成为能够完全收纳一个感应板30的程度的形状以及大小。并且,各袋部21以相对于在感应垫罩套2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部正交的中心轴对称的方式配置。因此,感应垫罩套20在各袋部21中收纳有感应板30的状态下可以在上述的中心轴处进行对折折叠。感应板30配置在目标对象100所在的铺垫用品的下方。感应板30输出与目标对象100的呼吸运动和脉动等体动相对应的空气并经由硅管70等将其供给至主体部50。图3为示出感应板30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感应板30为大致正方形状的板状部件,输出与目标对象100的呼吸运动和脉动等体动(压力)相对应的空气。感应板30具备第一聚氯乙烯板31以及第二聚氯乙烯板32、缓冲部件33与气垫34。第一聚氯乙烯板31以及第二聚氯乙烯板32为例如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的板状的聚氯乙烯。第一聚氯乙烯板31以及第二聚氯乙烯板32具有硬质的面,并以整体上可以弯曲的方式形成。第一聚氯乙烯板31以及第二聚氯乙烯板32的厚度为例如1mm。对第一聚氯乙烯板31以及第二聚氯乙烯板32的角实施例如5mm的R加工。此外,可考虑使用亚克力板或者胶合板代替第一聚氯乙烯板31以及第二聚氯乙烯板32。但是,胶合板由于不能弯曲,因此并不适合代替第一聚氯乙烯板31以及第二聚氯乙烯板32使用。另一方面,如果亚克力板形成为可弯曲的厚度的话,则可以代替第一聚氯乙烯板31以及第二聚氯乙烯板32使用。也就是说,作为第一聚氯乙烯板31以及第二聚氯乙烯板32的替代品,只要是整体上可弯曲地形成的合成树脂原材料的板状部件即可。作为这样的合成树脂原材料,除了上述的以外,例如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也符合。缓冲部件33为由例如具有5mm厚度的聚氨酯原材料形成。缓冲部件33形成为与第一聚氯乙烯板31以及第二聚氯乙烯板32大致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的板状。在缓冲部件33的沿着对称轴的中央部形成有气垫34恰好可以进入的大小的凹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体信息检测用垫子,其特征在于,具备:/n空气袋,其形成为长条状,输出与来自生物体的压力相对应的空气;/n板状缓冲部件,其具有与所述空气袋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厚度,并在中央部形成有与所述空气袋大致相同大小的凹部,所述空气袋嵌入所述凹部;/n一对合成树脂板状部件,其与所述板状缓冲部件大致相同大小,能够整体弯曲地形成,并以夹持所述板状缓冲部件的方式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622 JP 2018-1193011.一种生物体信息检测用垫子,其特征在于,具备:
空气袋,其形成为长条状,输出与来自生物体的压力相对应的空气;
板状缓冲部件,其具有与所述空气袋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厚度,并在中央部形成有与所述空气袋大致相同大小的凹部,所述空气袋嵌入所述凹部;
一对合成树脂板状部件,其与所述板状缓冲部件大致相同大小,能够整体弯曲地形成,并以夹持所述板状缓冲部件的方式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检测用垫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袋在其内部具有缓冲原材料,所述缓冲原材料具有规定厚度。


3.一种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配置在目标对象的下方的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检测用垫子;
生物体信息检测部,其基于来自所述生物体信息检测用垫子的空气压力,检测所述目标对象的周期性的生物体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山直也青木靖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技独设计系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