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852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长度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长度,所述网络设备在接收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时所做的时延补偿量不同;网络设备根据第一随机接入前导长度和第二随机接入前导长度,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随机接入参数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随机接入参数,第一随机接入参数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与第二随机接入参数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在时域上具有重合部分;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随机接入参数,以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减小了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时频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设备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在非陆地通信中,用户终端与卫星通信时的往返时延相差较大,对用户终端的随机接入过程造成影响。有定位功能的用户终端发起随机接入申请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位置信息和卫星的位置信息计算需要使用的定时提前量。而无定位功能的用户终端只能使用网络侧广播的公共定时提前或者部分公共定时提前量。当网络侧广播部分公共定时提前(PartialCommonTimingAdvance)时,网络侧需要对无定位功能的终端的上行信号做时延补偿。与此同时,有定位功能的用户终端能够计算得到需要使用的完整定时提前量,网络侧不需要对该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做时延补偿。因此,有定位功能的用户终端与无定位功能的用户终端在相同的随机接入时机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时,两个用户终端的随机接入前导到达卫星时会出现时间差,导致申请接入的用户终端与已经接入的用户终端的上行数据产生干扰。为了避免上述上行数据产生互相干扰,可以采取的方案是,将一类用户终端中与另一类用户终端的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时频资源不分配给其它已经接入网络的用户终端使用。该方案在用户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时,会导致需要占用两倍的时频资源,产生较大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方案时频资源浪费较大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获取第一随机接入前导长度和第二随机接入前导长度,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长度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时长,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长度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时长,所述网络设备在接收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时所做的时延补偿量不同;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长度和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长度,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随机接入参数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随机接入参数,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参数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与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参数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在时域上具有重合部分;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参数,以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参数。在上述过程中,网络设备根据获取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长度和第二随机接入前导长度,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随机接入参数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随机接入参数,使得第一随机接入参数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与第二随机接入参数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之间有重合部分,从而使得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随机接入参数进行随机接入、以及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随机接入参数进行随机接入时,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和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之间能够重合,从而减小了随机接入前导占用的时频资源的区间,减小了时频资源的浪费。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参数包括如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起始位置与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在第一时间单元的起始位置之间间隔的第一时长;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一周期;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参数包括如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起始位置与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在第二时间单元的起始位置之间间隔的第二时长;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二周期。在上述过程中,确定了第一随机接入参数包括第一时长和第一周期中的至少一个,第二随机接入参数包括第二时长和第二周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能够通过第一时长确定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在上行数据中的所在位置,能够根据第一周期确定相邻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之间间隔的时长,第二终端设备能够通过第二时长确定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在上行数据中的所在位置,能够根据第二周期确定相邻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之间间隔的时长,在网络设备将第一随机接入参数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二随机接入参数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能够根据各自的随机接入参数分别进行随机接入,使得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与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之间至少部分重合,从而减小时频资源的浪费。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时长和第三时长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长度和所述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长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其中,所述第三时长为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起始位置与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在第一时间单元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时长。在上述过程中,通过设置第一类限制条件,即第一时长和第三时长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随机接入前导长度和第二随机接入前导长度的差值的绝对值,能够使得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之间重叠的区域最大化。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周期的时长为所述第一周期的时长的M倍,所述M为正整数;或者,所述第一周期的时长为所述第二周期的时长的N倍,所述N为正整数。在上述过程中,通过设置第二类限制条件,即第一周期为第二周期的整数倍,或者第二周期为第一周期的整数倍,能够使得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重叠个数最大化。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准公共定时为第三时间单元的整数倍,所述基准公共定时为所述网络设备对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进行的时延补偿量。在上述过程中,通过设置第三类限制条件,即基准公共定时为时隙时长的整数倍,或子帧时长的整数倍,或帧时长的整数倍,能够使得第二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在网络设备侧与下行数据的定时边界对齐。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包括多个相邻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此时将这多个相邻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作为一个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进行处理。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包括多个相邻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此时将这多个相邻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作为一个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进行处理。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随机接入前导长度和第二随机接入前导长度,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长度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时长,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长度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时长,所述网络设备在接收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时所做的时延补偿量不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长度和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长度,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随机接入参数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随机接入参数,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参数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与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参数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在时域上具有重合部分;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参数,以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参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参数包括如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起始位置与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在第一时间单元的起始位置之间间隔的第一时长;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网络设备获取第一随机接入前导长度和第二随机接入前导长度,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长度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时长,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长度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时长,所述网络设备在接收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时所做的时延补偿量不同;/n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长度和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长度,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随机接入参数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随机接入参数,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参数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与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参数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在时域上具有重合部分;/n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参数,以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参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获取第一随机接入前导长度和第二随机接入前导长度,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长度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时长,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长度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时长,所述网络设备在接收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时所做的时延补偿量不同;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长度和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长度,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随机接入参数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随机接入参数,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参数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与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参数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在时域上具有重合部分;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参数,以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参数包括如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起始位置与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在第一时间单元的起始位置之间间隔的第一时长;
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一周期;
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参数包括如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起始位置与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在第二时间单元的起始位置之间间隔的第二时长;
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二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和第三时长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长度和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长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其中,所述第三时长为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起始位置与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在第一时间单元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周期的时长为所述第一周期的时长的M倍,所述M为正整数;或者,
所述第一周期的时长为所述第二周期的时长的N倍,所述N为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准公共定时为第三时间单元的整数倍,所述基准公共定时为所述网络设备对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进行的时延补偿量。


6.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随机接入前导长度和第二随机接入前导长度,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长度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时长,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长度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时长,网络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鲁罗禾佳李榕王斌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